-
1251.超滤膜在造纸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研究了有机高分子超滤膜处理废水(制浆黑液与造纸白水)的工艺,并对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过滤次数、废水的pH值等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超滤膜处理,可使酸析木素后制浆黑液的CODCr降为614mg/L,白水的CODcr降为460 mg/L,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而先用混凝法预处理再用超滤膜处理,当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达到2000时,酸析木素后制浆黑液的CODcr降为61 mg/L,白水的CODcr降为49 mg/L,可以达到GB3544-2008排放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超滤膜;造纸工业废水;膜分离
-
1252.制浆造纸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措施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以山东太阳纸业为例,针对制浆造纸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原料、水资源、电力资源以及其他方面制约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地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关键词:造纸工业;制浆造纸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
1253.导管黏出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随着阔叶木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阔叶木中的导管组分会在纸张印刷过程中产生导管黏出现象.本文介绍了阔叶木导管的结构和特点,探讨了含阔叶木浆纸张印刷过程中导管黏出的机理,并分析了导管黏出的原因,从原料、打浆、酶处理、湿部化学、施胶、印刷等方面给出了减少导管黏出的方案.
关键词:导管黏出;导管;阔叶木浆;打浆;酶处理;vessel picking;vessel elements;hardwood pulp;refining;enzyme
-
1254.关于铸铁烘缸破坏性试验问题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造纸机用铸铁烘缸系由脆性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其安全使用至关重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对新设计铸造压力容器要进行液压破坏性试验.本文详述了国内外主要规范对铸铁压力容器破坏性试验的规定,提出了结合铸铁烘缸实际情况的试验方法及步骤.
关键词:造纸机;铸铁烘缸;破坏性试验
-
1255.二氧化硅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厌氧污泥协同降解2,4,6-三氯苯酚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利用二氧化硅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厌氧污泥体系实现制浆造纸废水中的大量氯代芳香族难降解毒性物质的脱氯降解.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对二氧化硅包覆型纳米零价铁性能表征可知,制备的二氧化硅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呈球形,平均粒径在50 nm左右,为核壳结构;将二氧化硅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与厌氧污泥相结合,进行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pH值与氧化还原电位(ORP)呈现先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缓的趋势,并最终稳定在7.0和-400 mV左右,同时体系的电子传递体系(ETS)活性呈现先下降后稳定一段时间后再上升的趋势;2,4,6-三氯苯酚的降解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二氧化硅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厌氧污泥>厌氧污泥>二氧化硅包覆型纳米零价铁,最终降解率依次分别为96.7%、93.7%、73.2%.二氧化硅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与厌氧污泥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降解作用.
关键词:纳米零价铁;厌氧污泥;2,4,6-三氯苯酚;协同降解
-
1256.大豆蛋白聚合物对涂布纸板性能的影响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在实验室和中试工艺条件下,研究了大豆蛋白聚合物Pro-cote(R) 4610作为涂料胶黏剂和流变性改良剂对涂布纸板底涂和面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结果与中试结果较一致;与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淀粉比较,大豆蛋白聚合物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善涂布纸板的PPS粗糙度、光泽度、油墨吸收性及印刷表面强度,经同样配方涂料底涂和面涂后,涂布纸板性能达到CB/T10335.4-2004的要求;在底涂涂料配方中使用大豆蛋白聚合物可降低胶乳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关键词:大豆蛋白聚合物;涂料;纸板性能
-
1257.玻璃纤维分散性能的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主要介绍了玻璃纤维的表面性能,比较经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乙烷、硅烷偶联剂醇溶液、苯酚-四氯乙烷等溶剂或溶液处理后玻璃纤维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苯酚-四氯乙烷溶液处理的玻璃纤维分散效果最好.经不同溶剂或溶液处理后,玻璃纤维表面较处理前未发生变化,只是破坏了纤维间分子作用力.
关键词:玻璃纤维;相似相容;分散;硅烷偶联剂;glass fibers;similar compatibility;disperse;coupling agent
-
1258.麦草烧碱-蒽醌法蒸煮产生甲醇的历程及经验模型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研究了麦草烧碱-蒽醌法蒸煮产生甲醇的历程,并建立了甲醇产生量的经验模型.实验得出,当蒸煮温度低于80℃时,甲醇产生速率较慢;80~155℃的升温阶段,甲醇产生速率最快;155℃下的保温阶段甲醇产生速率略变缓,但是仍然有较多的甲醇生成.用碱量增大,甲醇的产生速率增大.当蒸煮温度升高至小放气温度(105℃左右)时,黑液中甲醇的浓度为0.2 kg/t黑液以上,约为总甲醇产生量的50%.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在常规蒸煮条件下,两个经验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对麦草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的甲醇产生量进行预测和估计.
关键词:甲醇;麦草;烧碱-蒽醌法蒸煮;历程;经验模型;methanol;wheat straw;soda-AQ cooking;formation process;experiential model
-
1259.绝缘浆酶促打浆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将半纤维素酶(HC酶)与纤维素酶(U酶)按1∶1混合,研究了混合酶预处理对未漂硫酸盐针叶木绝缘浆打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打浆度45~85°SR区间内,酶预处理打浆比未加酶打浆在提高浆料强度和节省打浆时间方面效果更明显;打浆度大于90°SR以上,酶预处理浆料和未加酶浆料的打浆度上升都非常缓慢;打浆度达95°SR时,较高温(35℃)酶预处理的打浆对浆料纤维降解剧烈,浆料的强度较差,而低温(12℃)酶预处理和未加酶打浆的浆料强度性能更好.
关键词:未漂硫酸盐针叶木绝缘浆;混合酶;预处理;酶促打浆;unbleached insulated pulp;mixed enzyme;pretreatment;enzymatic beating
-
1260.REACH法规对我国造纸化学品和造纸工业的影响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REACH法规是欧盟关于管理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一个新法规,于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规的实施,对我国乃至全世界化学品及相关产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简要介绍了REACH法规的内容及特点,分析了该法规对我国造纸化学品和造纸工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REACH法规;欧盟;造纸;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