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1.AKD纸面喷雾施胶技术的应用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对国内目前造纸企业传统应用的浆内施胶技术、AKD一体化施胶技术和AKD纸面喷雾施胶技术这3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AKD纸面喷雾施胶技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AKD;浆内施胶;一体化施胶;纸面喷雾施胶技术;AKD;sizing in pulp;integration sizing;paper spray sizing technology
-
1222.一种高速纸机新型摇振装置的设计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针对纸机成形网部的摇振装置已不适用于现代高速纸机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高速纸机的新型摇振装置的设计.通过对摇振装置进行参数计算和结构设计,这种新型该摇振装置采用胸辊摇振方式,以两组4个偏心转子为摇振主体,具有无反作用力、对相连部件振动小的特点,有效地减少纤维絮聚,提高纸张匀度,在高速纸机中仍保持很高的振动特性.
关键词:高速纸机;胸辊摇振装置;纸张匀度;high-speed paper machine;breast roll vibration device;sheet formation
-
1223.预水解因子对杨木木片相关性能的影响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在碱法制浆前对杨木木片进行热水预水解处理,并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分析(TG)等手段探讨了不同预水解因子(P因子)对木片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因子的增大,水解后木片的白度和得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处理后木片中的聚戊糖含量显著降低,酸溶木素和Klason木素含量也降低,纤维素的含量变化不大;热水预水解处理将导致木片纤维的数均长度和宽度均有所下降,且随着P因子的增大,纤维素的结晶度有所提高,但不改变纤维素晶体构型;预水解后木片表面形成较多孔隙,且纤维表面会形成由木素或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等组成的球形颗粒状物质,当P因子≥1355时,易发生物质的吸附沉积现象,在木片上形成一层光亮层;TG和发热量分析表明,经热水预水解处理后的木片,热失重要低于原木片,且预水解后木片的发热量随着P因子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热水预水解;P因子;杨木木片;SEM;hot-water prehydrolysis;P-factor;poplar chips;SEM
-
1224.嵌段共聚型固着剂的合成及其对溶解与胶体物质的聚集行为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r)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固着剂聚丙烯酰胺-b-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嵌段共聚物(P(AM-b-DADMAC)),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体积排阻色谱(SEC)等检测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浊度法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考察了该聚合物对未漂热磨机械浆白水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DCS)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采用RAFT方法可成功合成结构可控、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嵌段共聚物P(AM-b-DADMAC).与均聚物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相比,由于P(AM-b-DADMAC)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其对溶解物质(DS)和胶体物质(CS)的处理效果均要好于PDADMAC.
关键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固着剂;溶解与胶体物质;聚集;RAFT polymerization;fixatives;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agglomeration
-
1225.高固含量苯丙微乳液的合成及其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为主要原料,采用种子聚合法合成了高固含量苯丙微乳液,利用红外光谱(FI-IR)仪、粒径分析仪等对合成乳液进行了表征;以所合成的苯丙微乳液为胶黏剂制备了涂料,研究了苯丙微乳液对涂料流变性及保水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的苯丙乳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苯丙微乳液粒径主要集中分布在60~90 nm之间,平均粒径为75.8 nm.在相同剪切速率下,苯丙微乳液涂料黏度比苯丙乳液涂料黏度大;当剪切速率足够高时,两种涂料的黏度相近,且趋向一个平衡值.与苯丙乳液涂料比较,苯丙微乳液涂料的弹性模量更大,保水性更好.以苯丙微乳液为胶黏剂的涂布纸表面强度显著提高,但涂布纸的平滑度和光泽度略有下降.
关键词:苯丙微乳液;粒径;涂料;流变性能;保水性;styrene-acrylate micro emulsion;particle;coating;rheological property;water retention
-
1226.基于水夹点技术的造纸厂水梯级利用优化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为解决造纸企业面临的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水夹点技术的造纸厂水系统梯级利用优化方法,建立了某造纸厂内的高级文化用纸、卫生纸和灰纸板车间的三级梯级用水系统.改造实践结果表明,水夹点技术对该造纸厂的梯级用水系统改造有很好的帮助,通过优化改造,全厂新鲜水用量由原来的5470 t/d下降到2784 t/d,平均吨纸新鲜水用量由原来的27.5 t水/t纸下降到13.9t水/t纸,下降了49.1%,年节水量84万t,节水效果显著.
关键词:水夹点技术;梯级用水;水网络优化
-
1227.制浆造纸废水复合仿酶深度处理技术反应机理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针对制浆造纸废水的复合仿酶深度处理技术,通过对复合仿酶处理前后的总有机碳(TOC)、Fe元素变化,对复合仿酶处理废水的反应产物与废水有机污染物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质谱(GC-MS)、红外光谱图(IR),以及对复合仿酶处理废水反应产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分析研究,明晰了复合仿酶处理体系对自由基反应的控制、引导和终止路径,揭示了“适度氧化-反应沉淀”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复合仿酶;机理
-
1228.涂布颜料用丙烯酸类分散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概述了造纸涂布颜料用丙烯酸类分散剂的聚合工艺、分散机理,以及丙烯酸类分散剂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丙烯酸类分散剂;自由基聚合;分散机理;颜料分散;acrylic acid-based dispersant agent;radical polymerization;dispersion mechanism;pigment dispersion
-
1229.杨木APMP废液固形物热失重特性及热解动力学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杨木APMP废液固形物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升温速率条件下APMP废液固形物的失重特性,并进一步采用Coats-Redfern法描述了热解过程,计算了APMP废液固形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PMP废液有机物热解主要区域的反应级数为2,活化能及频率因子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微幅增大.
关键词:APMP废液;热解;热重分析;动力学;APMP effluent;pyrolysis;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kinetic
-
1230.浅层平流式气浮装置在生活用纸白水回收中的应用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2-15]
针对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白水经浅层平流式气浮装置回收处理后出水水质不稳定的现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了回流比、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气浮装置中产生大量泡沫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在使用普通浆料品种的条件下,PAM和PAC用量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对回收浆料的白度略有影响;PAM用量为2.5 mg/L、PAC用量为12.5 mg/L、回流比为10.5% ~13.5%时,气浮处理效果较好;商品浆板中二氯甲烷抽提物含量偏高会导致气浮装置中产生大量的泡沫.
关键词:浅层平流式气浮装置;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回流比;二氯甲烷抽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