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51.热淋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临床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与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0.2g,3次/d,和热淋清颗粒8g,3次/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0.2g,3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检验,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但对确定最佳疗程提高有效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热淋清颗粒;泌尿系感染;临床观察;联合治疗
-
31052.羧甲基-β-环糊精用于6种抗胆碱类药物的毛细管电泳拆分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6种抗胆碱类药物对映体。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以羧甲基-β-环糊精(carboxymethy-β-cyclodextrin,CM-β-CD)为手性选择剂,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背景电解质。结果在最佳条件下,托吡卡胺、氢溴酸后马托品、甲溴后马托品、阿托品和溴甲阿托品的分离度(R)分别为5.13、6.29、4.67、4.85和4.59,消旋山莨菪碱的分离度(R)分别为1.13、6.92和2.58。结论 CM-β-CD对6种抗胆碱类药物对映体均有较好的对映体选择性。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羧甲基-β-糊精;抗胆碱类药物;手性分离
-
31053.龟板提取物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Id1表达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观察龟板提取物在不同的时间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的影响。方法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龟板提取物分别作用于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小时、3天、7天,每个时间点分别加入0,1,3,30,100μg/ml的龟板提取物,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分别应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PCR检测Id1蛋白的表达。结果 36小时和3天时,小剂量的龟板提取物对分化抑制蛋白1的影响不大,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龟板提取物量效依赖性地促进了Id1的表达;7天时,龟板提取物对Id1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结论龟板提取物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
关键词:龟板提取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抑制蛋白1
-
31054.Macitentan(Opsumit)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2013年10月18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马西替坦(macitentan)上市,用于肺动脉高压(PAH)的治疗,以减缓疾病进展。该药由美国爱可泰隆(Actelion)制药公司研制,商品名为Opsumit[1]。马西替坦的中文化学名称:N-[5-(4-溴苯基)-6-[2-[(5-溴-2-嘧啶基)氧]乙氧基]-4-嘧啶基]-N'-丙基磺酰胺;英文化学名称:N-[5-(4-bromophenyl)-6-[2-(5-bromopyrimidin-2-
关键词:商品名;磺酰胺;肺动脉高压;制药公司;Macitentan;Opsumit;受体特异性;药物相互作用;药品监督;血管收缩;
-
31055.中医三联法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观察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介绍中医三联法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中医三联法治疗宫颈粘连的临床效果。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补佳乐及安宫黄体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三联法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停药3个月及6个月的复发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粘连的患者在用西药性激素行人工周期治疗的同时用中医辨证施治,可起到调整全身状况,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三联法;宫腔粘连
-
31056.电针对化合物48/80致小鼠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及与TRPV1的相关性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观察化合物48/80(Compound 48/80,C48/80)对正常和TRPV1敲除小鼠诱发的瘙痒反应及电针不同穴位对其的影响,明确针灸止痒效应及与TRPV1的关系。方法选用野生型C57BL/6小鼠(WT小鼠)和TRPV1敲除小鼠(KO小鼠)各30只,分为模型组、曲池组、血海组,连续两日分别于其颈部中央皮下注射C48/80,曲池组、血海组于第二日注射前给予电针治疗30min,观察电针干预前后瘙痒行为即搔痒次数/30min的变化。结果 C48/80能诱发WT小鼠和KO小鼠对注射处显著的搔抓反应,模型组WT小鼠第一日的搔痒次数为(180.69±79.00)次/30min,KO小鼠第一日的搔...
关键词:瘙痒;电针;TRPV1;C48/80
-
31057.系统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系统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22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统计,总有效率比较的RR(99%CI)Meta-分析结果为1.21(1.14,1.28),NNT(99%CI)为6.25(5.00,9.0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CI)Meta-分析结果为-3.77(-6.44,-1.10),导致头晕、腹胀的PetoOR(99%CI)分别为7.64(1.70,34.23)、7.70(1.36,...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
-
31058.疏血通脉胶囊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干湿重及APTT、PT、TT、FIB的影响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观察疏血通脉胶囊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干湿重及APTT,PT,TT,FIB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曲克芦丁组、疏血通脉胶囊低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中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高剂量组,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后开腹制作下腔静脉血栓模型,2 h后开腹抽下腔静脉血送检测APTT,PT,TT及FIB含量,同时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段,称血栓湿重后置60℃烘箱中烘干24 h精确称干重。结果疏血通脉胶囊组及曲克芦丁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疏血通脉胶囊中剂量...
关键词:疏血通脉胶囊;静脉血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
31059.HPLC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芍药苷、连翘苷、盐酸小檗碱与甘草酸铵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Zorbax SB-C18柱(5μm,250 mm×4.6 mm),乙腈为流动相A,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1%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B,甲醇为流动相C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25℃。结果栀子苷在2.88~28.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4.08%(RSD=0.6%);芍药苷在2.38~23.8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15%(RSD=1.1%);连翘苷在5.60~56.00μg·ml-1范围...
关键词:栀子苷;芍药苷;连翘苷;盐酸小檗碱;甘草酸铵;HPLC
-
31060.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61例患者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61例患者同时给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为观察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再住院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观察组TC、TG、LDL-C、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5....
关键词: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