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0464 篇 当前为第 2849 页 共 3047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8481.壳核导电骨料砂浆的电阻率与阻抗稳定性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在骨料表面包覆石墨粉制备壳核导电骨料并制备导电水泥砂浆.实验表明:壳核导电骨料水泥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大于45 MPa,远远高于石墨导电砂浆.同时研究了壳核导电骨料砂浆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达到导电渗流阈值所需石墨的掺量为3%~4%.研究了掺量低于和高于纤维临界值状况下的壳核导电骨料砂浆的电阻率稳定测量方法.通过交流频谱仪测得的阻抗图谱分析,揭示了在渗流阈值前后壳核导电骨科砂浆内部的导电机理.
    关键词:石墨;壳核;导电;交流阻抗
  • 28482.合金化元素对K4169高温合金组织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综述了合金元素对K4169高温合金高温条件下组织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对比了主要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详细分析了沉淀强化元素、固溶强化元素、微合金化元素及杂质元素对合金组织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总结了目前合金化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K4169高温合金;合金化元素;组织稳定性
  • 28483.破乳剂结构与其破乳效果及界面行为的关系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通过考察不同结构类型的破乳剂对孤岛油田模拟采出液破乳脱水及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了破乳剂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油溶性破乳剂破乳效果明显优于水溶性破乳剂,非离子型破乳剂优于阳离子型及两性破乳剂;破乳剂EO/PO值、分子链长、支化度均影响破乳剂的破乳效果.对于同类型中同结构系列的破乳剂,油水界面张力越低,其脱水率越高;同种类型破乳剂使原油的界面张力降低值与脱水率之比r呈现规律:非离子型0.2<r<0.3,两性离子型0.3<r<0.45,离子型破乳剂r>0.4;且直线型破乳剂r值大于支链型破乳剂.不同类型破乳剂对原油极性四组分界面张力降低值之和与脱水率之比有固定的比值范围;对于非离子型破乳剂,使四组分界面张力降低值之和越大,其对应的脱水率越高.
    关键词:破乳剂;构效关系;脱水率;四组分;界面张力降低值
  • 28484.海藻酸钙-金属离子凝胶球的制备及其对Cr2O72-的吸附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对SA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成球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添加铁、铝、铜等金属离子制备成SA-Ca-Fe等凝胶球.采用FTIR、TG等仪器对凝胶球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凝胶球的颜色取决于金属离子,直径为3~4mm,含水率为94%~96%.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的SA-Ca凝胶球吸附Cr2O72-的特性.结果表明:反应3h后,SA-Ca、SA-Ca-Co、SA-Ca-Ni凝胶球对Cr2O72-几乎没有吸附能力;SA-Ca-Cu、SA-Ca-Al凝胶球对Cr2O72-吸附能力较小,而SA-Ca-Fe凝胶球对Cr2O72-的去除率达到93%,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可很好地描述各类凝胶球的吸附过程.
    关键词:海藻酸钙凝胶球;吸附;重铬酸根离子;动力学;calcium alginate gel beads;adsorption;dichromate ion;kinetics
  • 28485.基于微波技术的复合材料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基于微波技术,对内部铺设金属丝复合材料的两种缺陷进行了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分别针对内部金属丝铺设密度不均缺陷、内部金属丝断裂缺陷进行了微波无损检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波技术,通过回波法测量微波特征参量——回波损耗,能够实现对内铺金属复合材料内部金属丝铺设密度不均以及内部金属丝断裂缺陷的无损检测.
    关键词: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微波无损检测;回波损耗;composite material;internal defect;microwave nondestructive testing;return loss
  • 28486.纳米碳管的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概括了目前几类常用的纳米碳管(CNTs)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原理及存在的问题,简单地描述了改性后CNTs性质的变化.权衡各方法的利弊,提出了未来CNTs改性的研究方向,即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应用,将各改性手段有机结合,提高修饰效果.同时指出,改性后的CNT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产生的环境风险尚不清楚,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充分认识改性后CNTs的理化性质,这是对其进行客观风险评价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纳米碳管;表面改性;理化性质;环境风险
  • 28487.分隔壁精馏塔分离三组分烷烃混合物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利用自制的分隔壁精馏塔小试装置对正己烷、正庚烷和辛烷三组分混合物的分离进行了实验.考察了进入侧线采出段的液体流量与进入预分离段的液体流量之比(简称液体分配比)、进料位置和出料位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与带侧线采出的精馏塔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分配比为1、进料位置为分隔壁中间、出料位置为分隔壁中间时,塔顶馏出物中正己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9.72%,侧线采出物中正庚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5.48%,塔釜液中辛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6.80%;采用分隔壁精馏塔比常规带侧线精馏塔可得到更高纯度的中间产物和塔釜产物;采用Aspen Plus流程软件对分隔壁精馏塔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分隔壁精馏塔;烷烃混合物;带侧线采出精馏塔;AspenPlus软件
  • 28488.以水滑石为前体的Co-Mn-Al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Co)∶n(Mn)∶n(Al)=4∶0∶2、4∶1∶1、4∶2∶0的CO32离子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经500℃煅烧4h得到相应的Co-Mn-Al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o-Mn-Al复合氧化物具有含Co尖晶石氧化物的结构特征,属于中孔材料,与Co-Mn-Al LDHs相比,其比表面积增大,孔容增加,孔径尺寸变小,且随着Mn与Al原子比的增加,样品结晶度及有序性均下降.
    关键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 28489.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选择纳米银溶胶材料样本,研究其与大肠杆菌作用的过程、效果和抗菌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显示溶胶液干燥后的颗粒呈球形,激光粒度仪分析发现其粒度D(0.9)为226 nm;并用原子吸收法分析了Ag的溶出量.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测试了其最小抑菌浓度值为0.2 mg/mL;配制4种浓度纳米银溶胶悬浮液与大肠杆菌作用,测试不同时间OD600值,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2 mg/mL以上的溶液OD600值都很低,且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对纳米银和大肠杆菌作用混合体进行定型,负染,用透射电镜(TEM)观测其切片前后形貌发现:纳米银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菌体模糊、破溃、胞内物质流出;切片样品发现了菌内空泡变性.分析认为纳米银溶胶有银溶出,其进入菌体内部,攻击细胞核质,使细菌细胞变性或破溃而死亡.
    关键词:纳米银溶胶;大肠杆菌;抗菌;nano-silver sol;E.coli;antimicrobial
  • 28490.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包埋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四甲氧基硅烷(TMOS)和一定比例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DMS)、三甲基甲氧基硅烷(TMMS)为硅源,采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包埋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比较了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和纯硅基介孔材料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的酶活力和保留活力,同时还比较了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和游离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的pH、温度以及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具有比纯硅基介孔材料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更高的酶活力和保留活力.其中三取代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的酶活力最高,其保留活力可达到84.9%.此外与游离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相比,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具有更好的pH、温度和储存稳定性,以及更宽的pH值和温度的酶活力范围.
    关键词:脂肪酶;有机-无机杂化;包埋;lipase;organic-inorganic hybrid;immobilization
首页  上一页  ...  2844  2845  2846  2847  2848  2849  2850  2851  2852  285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