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01.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制备方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主要介绍了PMMA/MWNT纳米复合材料、PMMA/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PMMA/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这3种常见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对每种体系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应用以及开发新的PMMA基纳米复合体系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MMA/MWNT;PMMA/层状硅酸盐;PMMA/氧化物;polymer nanocomposite;PMMA/MWNT;PMMA/layered silicate;PMMA/oxide
-
28302.氮气退火对氧化镍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K9玻璃基底上沉积氧化镍(NiO)薄膜.采用不同温度时氧化镍薄膜进行氮气退火,使用UV1700型分光光度计、JSM-649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四探针电阻计等分析退火后氧化镍薄膜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500℃退火范围内,氧化镍薄膜的透过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400℃时透过率达到最大在80%以上,且光学带隙最小,结晶度较高,薄膜成分变化较小,更适于太阳电池窗口层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磁控溅射;NiO薄膜;氮气退火
-
28303.二氧化硅表面单层自组装膜的修饰及其微加工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单层自组装膜是指溶液中的有机功能分子通过分子间及其与基体材料之间反应形成的稳定、有序的界面分子组装体系,其最大特点是有机功能分子与固体基质表面之间化学结合,稳定性高.综述了二氧化硅表面单层自组装膜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二氧化硅表面单层自组装膜的修饰及在微观上的加工技术,并对各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状况加以描述,最后展望了二氧化硅表面单层自组装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二氧化硅;单层自组装;微加工
-
28304.SnO2掺杂对MnZn铁氧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MnZn功率铁氧体,研究了SnO2掺杂对MnZr功率铁氧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SnO2可以有效提高晶粒均匀性和致密度.随着SnOz添加量的增加,起始磁导率先上升后下降,磁损耗先下降后上升.当添加量为0.5%(摩尔分数)时,μi达到最大值,损耗最低.此外,铁氧体损耗最低点所对应的温度随着SnO2掺杂量的增加向低温移动.通过对比一次掺杂和二次掺杂,发现一次掺杂的SnO2主要作用于晶粒内部,二次掺杂的SnO2主要作用于晶界处,而且一次掺杂所获得的样品性能更优.
关键词:MnZn铁氧体;SnO2掺杂;微观结构
-
28305.高分子复合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在简要介绍高分子复合材料分类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不同高分子复合隐身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及特点,并评述了高分子复合隐身材料在吸波隐身技术上的应用进展,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隐身材料;隐身技术
-
28306.Fe-Cr-Si系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介绍了Fe-Cr-Si系二元、三元合金的主要性能,对Fe-Cr-Si系合金制备技术,以及作为涂层的主要应用进行了综述.在实际应用上Fe-Cr-Si系合金的室温脆性仍是其主要问题,以Fe3-xCrxSi合金和Fe9Cr9Si2三元金属硅化物合金为例,分别通过加入新元素进行合金化和铁基固溶体强韧化处理达到增韧的目的.
关键词:Fe-Cr-Si系合金;强韧化;耐磨涂层;Fe-Cr-Si alloy;strengthening and toughening;wear-resistant coating
-
28307.共沉淀法制备的锶铁氧体磁粉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共沉淀法按照n(Fe)∶n(Sr)=10∶1合成M型锶铁氧体.通过把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下退火,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晶体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所制备的样品用FTIR、XRD、SEM和VS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1000℃时样品颗粒分布规则且比饱和磁化强度达最大值,为77.87emu/g.当退火温度为1100℃时样品颗粒变成球形且矫顽力最小,为1601Oe.此外,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可使矫顽力在1601~4591Oe范围内变化.
关键词:M型锶铁氧体;共沉淀法;纳米颗粒;磁性能
-
28308.共聚法引入甲基对聚苯胺结构及电导率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通过间甲基苯胺与苯胺在右旋樟脑磺酸水性介质中进行化学氧化共聚得到它们各自的均聚物及共聚物,在聚苯胺链段上引入甲基来改变产物的结构与电导率.用FT-IR、UV-Vis、XRD、SEM方法表征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与微观形貌,用四探针法测定聚合物电导率.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为直径100nm左右的短纤维,聚苯胺分子链上甲基的引入削弱了苯环之间的π-π共轭,使FT-IR、UV-Vis光谱特征峰发生蓝移.在单体总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调节单体比例将聚合物的电导率控制在0.02~6.50 S/m的范围内.XRD谱图分析表明,甲基还具有诱导聚苯胺分子链取向的作用,使聚苯胺链聚集态规整性提高.
关键词:聚苯胺;间甲基苯胺;共聚;电导率
-
28309.棉秆皮纤维的提取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为更有效地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资源,研究了常温常压碱处理提取天然棉秆皮纤维的技术,讨论了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温度和时间等碱提取工艺参数对棉秆皮失重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SEM、XRD等方法对优化工艺提取的棉秆皮纤维的化学成分、表面形态、结晶结构、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aOH质量浓度为15 g/L、液固比为30 mL/g、处理温度为100℃、处理时间为120min时,棉秆皮失重率较大,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等杂质去除较多.天然棉秆皮纤维结晶度为53.72%,断裂强度约1.6 cN·dtex-1,断裂伸长率为5.91%,性能接近天然纤维素纤维黄麻.
关键词:棉秆皮纤维;碱处理;成分;结构;性能;cotton stalk fiber;alkali treatment;composition;structure;property
-
28310.聚苯硫醚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非等温法测定和对比了国产及进口聚苯硫醚(PPS)树脂的热失重动力学行为.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出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指前因子Z和反应级数n),运用动力学方程估算出两种PPS切片的热分解转化率α、温度T以及时间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产PPS切片的热稳定性略优于进口PPS切片.在低于350℃时,两种切片均十分稳定,因此,在通常的纺丝条件下(300℃左右)发生热分解的可能性均很小.如果在更高的温度范围内加工PPS树脂或使用PPS的产品,热分解的影响则不容忽视.
关键词:聚苯疏醚;热重分析(TGA);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