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91.基于双锥流量计差压信号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工艺要求较低的双锥流量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个差压式流量计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提取双锥流量计差压波动信号的无量纲特征值,利用该参数建立气相体积含率的测量模型。通过对双锥流量计差压信号均值的分析表明,Lockhart-Martinelli常数与准气相流量比存在优良的线性关系,根据该线性关系建立了双锥流量计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模型。在气水两相流装置上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相含率测量模型可在实验范围内对气相体积含率进行有效的测量,测量相对误差在8%以内;对气液两相流总流量和液相流量的测量误差可在5%以内。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流量;气相含率;测量
-
23092.热分析法研究AlH_3与固体推进剂组分的相容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用DSC研究了三氢化铝(AlH3)与固体推进剂常用黏合剂、增塑剂、固化剂和固体填料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根据DSC曲线的结果和评价相容性的标准,AlH3与硝化棉(NC)、硝化甘油(NG)、硝化甘油-1,2,4-丁三醇三硝酸酯混合物(NG-BTTN)、二缩三乙二醇二硝酸酯(TEGDN)、丁基硝氧乙基硝胺(BuNENA)和双2,2-二硝基丙醇缩甲醛-缩乙醛(BDNPA-F)的二元混合物分解反应峰温比各单独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峰温降低5.5~15.8℃,显示AlH3与上述组分的相容性较差。AlH3与常用黏合剂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四氢呋喃共聚醚(PBT)、聚乙二醇(PEG)...
关键词:物理化学;固体推进剂;三氢化铝;AlH3;相互作用;相容性;热分析法
-
23093.2014年世界新材料科技发展回顾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美国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金属材料以及非金属材料领域获得多项突破。在纳米材料领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在纳米尺度上采用一种独特的三明治结构,开发出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其整体厚度还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却可以大幅降低泡沫制品的可燃性。国家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合作,首次揭示了石墨烯插层复合材料的超导机制,并发现一种潜在的工艺能使石墨烯这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之王"获得
关键词:纳米材料;石墨烯;插层复合材料;非金属材料;新材料科技;美国国家标准;生物材料;直线加速器;斯坦福;血管支架;
-
23094.聚口恶唑烷酮/异氰脲酸酯的低温合成与耐热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以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环氧树脂(E-54)为原料,分别以Cr3+、Al Cl3和Al Cl3·HMPA为催化剂,在100℃合成了聚口恶唑烷酮/异氰脲酸酯。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异氰脲酸酯与口恶唑烷酮的反应历程,用热重分析表征了口恶唑烷酮/异氰脲酸酯的比例与耐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首先快速催化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以及异氰脲酸酯三聚环的生成;口恶唑烷酮环逐渐形成,随着受热时间延长,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和异氰脲酸酯逐渐解聚与环氧反应转化为口恶唑烷酮环。材料的耐热性能随口恶唑烷酮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最大热失重温度较环氧树脂提高了50℃,达434℃,且750℃时的残炭率...
关键词:低温合成;环氧树脂;催化剂;口恶唑烷酮;异氰脲酸酯
-
23095.超支化无皂纳米核壳硅丙乳液制备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在无乳化剂条件下,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单体,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共聚物替代乳化剂制备超支化无皂纳米核壳硅丙乳液;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配方为m(MAA)∶m(AOE)∶m(YDH)∶m(V4)∶m(MMA)=8∶9∶4∶20∶59;讨论了体系p H和引发剂用量对乳液凝胶率和粒径的影响,得出引发剂为m(K2S2O8)∶m(Na HSO3)=2∶1,用量为单体总量0.5%,p H=5±0.5时,凝胶率0.12%。用TEM和粒径分析确定该乳液为核壳结构,并且平均粒径70 nm;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环硅烷已开环聚合,且与其他单体共聚...
关键词:无皂;纳米;核壳;硅丙乳液;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
23096.国内首台碳纤维新能源车下线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我国首辆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新能源汽车日前在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公司工厂正式下线。该工厂创造了"3个中国第一":即第一个碳纤维纯电动汽车制造工厂,第一条电动汽车铝合金底盘机器人焊接线,以及第一条高温高压真空辅助碳纤维成型生产线。江苏奥新于2010年承担了江苏省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轻量化纯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在专项资金助推下,企业攻克了碳纤维车身和铝合金底盘的成型技术,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电机电控、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新能源车;制造工厂;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项目;电池管理;能源管理系统;整车控制;项目实施;
-
23097.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综述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还不完善,应对现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
-
23098.N-210型含硅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N-21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110)为主要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合成了含硅PU(聚氨酯)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4 h、R=n(—NCO)∶n(—OH)=(2.02~2.08)∶1.00、w(催化剂)=0.03%~0.05%(相对于胶粘剂质量而言)以及预聚体中w(—NCO)=2.5%时,合成的PU胶粘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3.23 MPa、断裂伸长率为387%)和粘接性能(剪切强度为3.11 MPa)。
关键词:催化剂;含硅聚氨酯;胶粘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
23099.己内酰胺原料环己酮生产工艺的技术对比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环己酮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己内酰胺,聚酰胺6的生产,目前国内环己酮的生产工艺有环己烷氧化法和环己烯水合法,就两种方法的工艺路线、生产原理、原料化剂消耗、能源动力消耗、可变成本占地做了详细的分析对比。
关键词:环己酮;环己烷氧化法;环己烯水合法;分析对比
-
23100.自增稠核壳型丙烯酸乳液的研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增稠效果的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在所制备的乳液的壳层中引入羧基,中和后具有自增稠效果;在壳层中引入交联基团羟基,可与配漆时加入的氨基树脂反应,加入水性铝粉等组分就能得到烘烤型水性金属闪光涂料。分别研究了乳化剂的组成和用量、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的加料方式和添加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体系p H对乳液增稠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水性金属闪光涂料;自增稠;核壳结构;乳液;耐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