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91.基于流体多组分传输的气体绝缘母线温度场数值计算与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气体绝缘母线的工作状态与其散热性能以及温升直接相关.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计算母线导体焦耳热损耗以及外壳涡流损耗,根据流体力学理论,采用流体多组分传输模型计算母线流场与温度场分布.利用单元映射方法实现涡流场、流场以及温度场的间接耦合,综合考虑母线与其内部绝缘气温度变化特性.针对分相封闭母线及共相封闭母线两种不同母线结构稳态与瞬态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母线与气体及外部空气边界的对流与辐射换热效应、流体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特性.针对分相封闭母线及共相封闭母线两种不同母线结构稳态与瞬态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母线与气体交界面对流与辐射换热量的比例关系、传热系数分布以及母线温升随电力负荷与时间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传统工程算法、单组分分析方法以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气体绝缘母线;有限元模型;流体多组分传输;流场;温度场
-
22592.间歇型排渣系统集渣过程的模拟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为研究间歇型排渣系统集渣过程中温度及渣的运动状况,建立三维非稳态模型,对排渣系统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冷却水量及冷却水位置对排渣系统传热及流动的影响.利用混合双流体(Mixture)模型描述二相耦合,液相采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计算,固相引入颗粒动力学原理,并利用随机轨道模型跟踪渣颗粒运动轨迹,研究颗粒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进入激冷室底部水浴的部分黑水尚未换热完全就通过黑水出口离开激冷室,温度较高,并随冷却水量的增加而下降,每增加15t/h,下降5~6℃;一个集渣周期由黑水出口排出的渣约占渣总量的31.8%,并随冷却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每增加15t/h,增加2.6%~6.9%;冷却水量越大,锁斗底部渣颗粒受冲击越大.
关键词:动态模拟;离散相;混合双流体模型;排渣系统;颗粒运动
-
22593.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容量的改进优化配置方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风能与太阳能的互补特性,相比于单独的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其输出功率波动小.合理配置风电/光伏/储能的容量,既可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又可降低系统成本.针对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考虑独立和并网两种模式,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蓄电池的容量进行最优配置.该方法充分利用风光互补特性,在系统独立运行时,只需较小的蓄电池容量即可保证高供电可靠性,并可减少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在系统并网运行时,进一步提出采用分时段优化策略来配置所需蓄电池的容量,保证负荷供电需求和入网功率的波动特性满足要求.算例验证了所提改进优化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优化配置;分时段优化策略;供电可靠性;入网功率的波动
-
22594.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WO3纳米纤维及光催化脱汞的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TiO2-WO3纳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UV-Vis)及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runauer-Emmett-Teller,BET)对其进行表征.使用制备的纤维脱除模拟烟气中的元素汞,研究了TiO2-WO3分别在无光、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脱汞率;考察了WO3的最佳掺杂比;并分析了TiO2-WO3光催化脱汞的机制.结果表明TiO2-WO3纤维中TiO2以锐钛矿相形态存在,纤维的直径约为200nm;当WO3的掺杂含量为7%时,TiO2-WO3在紫外光下的汞脱除率可达到100%; TiO2-WO3脱汞效率的稳定性好,在420 min时紫外光下的脱汞率仍保持在100%.表面酸性和有效的电荷转移是TiO2-WO3纳米纤维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TiO2-WO3;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光催化;脱汞
-
22595.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介质响应诊断技术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介质响应技术是检测油纸绝缘含水量的一种无损诊断技术,该技术通过油纸绝缘的介质响应曲线判断其含水量.为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以电介质理论为基础,对大型油纸绝缘电力变压器的介质响应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型电力变压器介质响应曲线受频率、温度、含水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规律.提出了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定性分析方法,并通过建立不同含水量、不同温度油浸纸板的复介电常数数据库及设备的X-Y模型,实现了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定量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关键词: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介质响应;复介电常数
-
22596.一种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策略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在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由于逆变器的输出阻抗以及与公共连接点的线路阻抗存在差异,应用传统下垂控制法会导致逆变器间的环流较大及功率均分精度较低.在分析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传统下垂控制法及逆变器输出阻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础上,通过引入感性虚拟阻抗,提出一种适合微网多逆变器并联的电压电流双环下垂控制策略.虚拟阻抗的引入使输出阻抗仅由滤波电感值决定,减少了逆变器输出电阻的影响;考虑线路阻抗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改进下垂控制算法,通过对下垂系数进行修正,减弱了线路阻抗差异对并联均流的影响,提高了多逆变器并联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微电网;逆变器并联;输出阻抗;感性虚拟阻抗;改进下垂控制法
-
22597.换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负荷建模与有序充电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为了建立换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负荷及优化模型,对2种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即充换电模式和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模式的结构、运营流程进行了分析.在满足用户换电需求的约束下,基于分时电价机制,提出考虑2种换电方式的以总充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的第1阶段优化模型.第2阶段优化以第1阶段求取的最小充电费用为总充电费用的上限,以日负荷曲线波动最小为目标.以中国2020年充电负荷为例进行计算,对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采用不同的换电方式,并将换电模式与充电模式的充电负荷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换电模式下无序充电情景峰荷较充电模式时增加较小,有序充电情景电网峰荷将不会增加,所提出的换电模式下有序充电模型能够有效减少充电费用及日负荷曲线波动.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换电模式;电池配送;库存管理;有序充电
-
22598.基于小信号模型的微网控制参数选择与稳定性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小信号稳定性是微网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特别是孤岛运行时,控制器结构较为复杂,且缺少大电网的电压频率支撑.为此,以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和管理(future renewable electric energy delivery and management,FREEDM)网络为对象,推导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网络线路及负荷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建立完整的微网小信号模型,分析孤岛运行时的稳定性,并根据其状态矩阵特征值及灵敏度,确定影响系统稳定的关键参数,设计配置多SST的环形微网,仿真验证选取的控制器参数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系统对负荷突变和随机波动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具有良好的环流抑制效果.所建小信号模型可用于微网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微网;小信号模型;固态变压器;下垂控制;孤岛运行
-
22599.三维叶片技术对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将弯、掠叶片的三维设计技术应用于离心风机叶轮,根据积叠线在周向和子午面内的变化,分别研究正弯、反弯、前掠、后掠、前倾、后倾、前掠正弯和后倾正弯8种叶片.通过比对不同三维设计叶片的整体气动参数、展向的总压损失分布和全周流道不同叶高的相对速度分布云图,研究不同叶片对叶栅流道气动性能和分离流动的影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后倾、前掠、正弯、前掠正弯和后倾正弯叶片对风机的气动性能起到一定的正面影响,能有效降低叶栅流道前盘端区的总压损失,控制叶轮全周的分离流动;而前倾、后掠和反弯叶片则造成叶片在气动性能上一定程度的恶化,损失沿叶高增加,叶轮全周的流动情况均一定程度恶化.
关键词:离心;风机;弯叶片;掠叶片;气动性能
-
22600.变电站状态检修决策模型与求解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在电网状态检修概念引导下,针对设备在拓扑上仅与变电站关联的设备状态检修决策问题,在假设变电站进出线状态一定的前提下,建立变电站状态检修决策模型.在对变电站实施状态检修决策必要性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在设备状态监测、预测基础上的设备状态转移马尔科夫过程,并基于此方程对前瞻时间内设备状态概率进行求解.进而给出变电站因设备状态检修时机而变动的检修风险和故障风险的数学表达.最后以故障风险与检修风险和的最小为目标,考虑满足状态检修的相关约束条件,构建了变电站状态检修决策模型,并基于成熟的遗传算法实现对该模型的求解.通过简单算例,阐明该研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该研究是电网状态检修理论的深入,是实施复杂电网状态检修分解协调决策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变电站;状态检修;故障风险;检修风险;马尔科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