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61.电机控制器直流侧前置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对电机驱动系统前置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后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抑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功率前馈控制策略抑制母线电压波动能力较弱的原因.对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提出一种母线电容能量外环、输出功率内环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并将输出功率的变化趋势反映到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发波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基于小信号模型分析上述两种控制策略的本质区别.小信号模型分析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实,提出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比功率前馈控制策略有更好的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能力.
关键词: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机驱动系统;直接功率控制;功率前馈控制;母线电压波动抑制
-
22562.一种可起到值班火焰作用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为了增强燃烧的稳定性,提出了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来实现值班火焰的思路.通过布置在燃烧器出口扩张段上的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等离子体,并在燃烧过程中一直保持等离子体激励器处于工作状态,这样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以起到类似值班火焰的作用——稳定燃烧、防止熄火.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功耗低、激励参数可以在线调节且不影响燃烧器结构设计等优点.基于实验研究考察了该装置对旋流扩散燃烧中不稳定抬升火焰的作用效果.火焰结构的观测通过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试系统来实现.实验中观测到随等离子体激励功率增大,火焰高度逐步降低向喷嘴出口位置靠近,且反应更趋紧凑,这初步验证了该装置可以稳定燃烧、防止熄火,表明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来实现值班火焰的设计思路可行.
关键词: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值班火焰;旋流扩散燃烧;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
22563.采用势函数法的微电网无功控制策略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由于受到微电网线路阻抗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下垂控制存在无功出力难以按照下垂增益分配的问题.分析分布式电源无功出力与空载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二级控制的微电网无功控制策略.该方案利用无功出力分配关系和空载输出电压的偏离程度构造势函数.微电网中央控制器根据势函数对各分布式电源的空载输出电压进行集中调整,达到改善无功出力分配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性能.此外,用正则环流无功概念来考察不同负荷水平对分布式电源无功出力分配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电网;分布式电源;下垂控制;无功出力分配;势函数;二级控制
-
22564.40.5kV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时过电压的产生机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近年来,35 kV电网中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时发生了多起事故,原因不明.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现场燃次数最高达128次,三相重燃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达5ms,试验的大量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经统计,单次开断中重后重燃相瞬态恢复电压上升率可高达13 kV/μs,无保护情况下相间过电压可超过8.0 pu,相对地过电压均可超过4.0 pu.结果表明,三相多次重燃和相间过电压是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基于电路理论分析并揭示了三相多次重燃过程的产生、发展和结束机制,即工频电流首先过零相的预期瞬态恢复电压幅值高,导致电弧重燃,重燃产生的高频电流经电缆的相间耦合导致其他两相发生强制熄弧.强制熄弧相预期瞬态恢复电压的幅值和初始上升率都极高,继而引发三相多次重燃过程,并产生可达相对地过电压幅值的2倍的相间过电压.
关键词:真空断路器;并联电抗器;瞬态恢复电压;重燃;过电压
-
22565.架空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计算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为了研究雷电感应过电压特性,指导架空配电线路雷电防护,分析了现有雷电感应过电压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分为雷电电磁脉冲计算和雷电电磁脉冲激励下的多导体瞬态响应计算2个步骤,考虑了大地损耗对雷电电磁脉冲和多导体传输线瞬态过程的影响以及线路带有分支和集中参数元件的实际情况.通过与火箭引雷感应过电压实测波形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该文的计算方法对雷电感应过电压进行了计算分析,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雷电感应过电压为短尾波,在导线上距离落雷点最近处最大,并延导线逐渐衰减;大地损耗越大,最大雷电感应过电压值越大,但沿线衰减越快;雷电感应过电压的最大幅值受雷电回击速度的影响较小,受线路分支影响明显,同时与线路高度、线路与落雷点间距离为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架空配电线路;雷电电磁脉冲;雷电感应过电压;传输线模型;特性分析
-
22566.系统安全背景下未来智能电网建设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印度大停电事故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中国电力工业的启示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生产运行中的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对本次印度大停电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中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思路.同时,考虑到电网智能化是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具有坚强、自愈等特点的智能电网能够有效抵御电网安全风险,提出了基于系统安全的中国未来智能电网建设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包括分布式发电并网技术、智能配电技术、智能用电技术和电力系统储能技术,能够为中国下步智能电网发展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印度大停电;系统安全;智能电网建设;经验启示
-
22567.覆冰圆柱绝缘子起弧前电位与电场分布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绝缘子覆冰闪络之所以比污秽闪络过程复杂,不仅在于电弧发展过程中放电路径不唯一,而且往往与覆冰水电导率、覆冰形态等因素有关,因此该文在人工气候室对覆冰光滑圆柱绝缘子进行了交流闪络特性试验,着重从电场的角度研究覆冰水电导率与无冰带对绝缘子起弧前沿面电位、电场分布的影响.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无冰带长度与绝缘子闪络电压成线性关系;无冰带的位置对闪络电压和沿面最大电场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覆冰水电导率越高闪络电压越低,同时电位、电场畸变越明显;较高相对介电常数的冰体、较高电导率的融冰水膜和无冰带的存在,是使绝缘子沿面电位、电场分布发生变化,进而一定条件下导致起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圆柱形绝缘子;覆冰;无冰带;覆冰水电导率;电位、电场分布;有限元
-
22568.电动公交充换电站的优化运行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公交车充换电站的优化运行涉及公交运营、电池更换和电池充电等多个方面.考虑公交车的运行规律和耗电特性等因素,定量分析了车辆的日换电需求,并基于均衡使用电池和有利于电池充电的原则,推导了电池优化更换的顺序.以充电成本最小为首要目标,综合考虑平滑充电负荷曲线,分别建立了两阶段和双目标优化充电模型.对优化充电的起始时间、备用电池数量等因素对优化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充电成本和充电负荷对电网的影响.
关键词:电动公交车;换电模式;电池更换需求;优化充电
-
22569.新能源发电串联分布式高能效变换系统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针对光伏组件、热电发电机等新能源发电模块输出电压低的特点,以系统发电功率最大化为控制目标,研究模块串联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高能效模块集成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分析不同变换器类型对系统性能和发电设备输出特性的影响;综合考虑变换器变换效率和最大功率跟踪效率,提出引入直通工作模式实现变换器全电压范围最大功率输出的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法;并提出具有直通模式的改进型升降压变换器拓扑,详细分析工作模式和设计实现.搭建由13个250W模块组成的串联分布式实验系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块集成变换器;新能源发电系统;升降压变换器;高能效
-
22570.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污垢特性实验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6-15]
以松花江水为工质,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对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与光管的传热和污垢特性进行研究,并用数值方法模拟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内流场和壁面剪切力.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Nu数的增长趋势开始变缓;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在3种流速下都出现结垢诱导期,流速高时诱导期会相对更长,说明其内肋对管型结构会延长结垢时间;管内流速约达到0.5m/s后,提高流速对污垢热阻的影响已不明显,且与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传热特性的变化趋势相关;由于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的内部流场和剪切力的周期性变化,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的换热和抗垢性能均优于光管.
关键词: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松花江水;诱导期;污垢特性;传热特性;抗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