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1.船舶起吊机械臂轨迹控制方法研究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针对船舶起吊机在对货物运输前需进行大量的装配工作,本文提出一种运动学控制方法,根据机械臂的运动学约束和结构特点,采用多机系统进行测量操作,保证测量过程中能够通过多机的联合作业达到机械臂位移测量高速准确效果。同时优化了起重位移测量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起吊机械臂进行大角度装配过程的控制精度,避免由于方位角的变化造成的控制误差。为了验证提出的机械臂运行轨迹自动控制技术的有效性,设计了对比仿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够实现轨迹跟踪,自动控制效果明显。
关键词:起吊机械臂;;运动轨迹;;自动控制技术
-
3512.冲压模具设计中对机械运动的控制和运用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文章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冲压工艺学的基础之上的,在进行大量冲压工艺运动分析之后,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几个设计要点。本文开篇就论述了冲压环节中机械运动的相关理念,之后又对冲裁、弯曲、拉深等工艺的原理进行了剖析,找到模具设计必须要把握的要素,然后还列举了一些关于模具设计在机械运动中的一些典型的案例。文末,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了进行产品工艺运动分析将会使用到的基本方法,同时说明了,对于模具设计而言,提升机械运动的控制精度和运用水平,将对设计水平的优化和冲压件的质量确保意义非凡。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机械运动;;控制;;灵活运用
-
3513.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适用性研究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目的探讨CPOT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机械通气患者,评估并记录患者翻身前和翻身时,更换深静脉敷料前和更换深静脉敷料时的CPOT评分,同时分别比较CPOT在外科术后、内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适用性。结果给予非疼痛刺激更换深静脉敷料时,观察机械通气患者CPOT总分为(0.71±0.08)分,较更换深静脉敷料前CPOT评分(0.57±0.07)无显著差异性;给予疼痛刺激翻身时,观察机械通气患者CPOT总分为(4.46±0.14)分,较翻身前CPOT评分(0.60±0.08)显著升高;同时镇静组CPOT评分(4.64±0.21)与非镇静组CPOT评分(4.25±0.17)无显著差异性。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在换深静脉敷料前CPOT评分为(0.62±0.08)分,给予非疼痛刺激更换深静脉敷料,观察CPOT总分为(0.78±0.06)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在翻身前CPOT评分为(0.65±0.07)分,给予疼痛刺激翻身时,观察CPOT总分为(4.58±0.12)分,较翻身前显著增加(P<0.05)。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在换深静脉敷料前CPOT评分为(0.49±0.06)分,给予非疼痛刺激更换深静脉敷料,观察CPOT总分为(0.68±0.07)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在翻身前CPOT评分为(0.59±0.08)分,给予疼痛刺激翻身时,观察CPOT总分为(4.32±0.09)分,较翻身前显著增加(P
关键词: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机械通气
-
3514.现阶段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农业经济建设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其对于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现状;;作用
-
3515.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机械制造业的良好发展印证着国家和民族工业的强盛,对于机械加工业来说,不断提高零件的精确度,不但有助于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更为后续投入使用提供安全保障。而零件的精度在生产中受到诸多原因影响,如从对零件的设计到零件加工过程,尤其是在机械制造的加工方面,对零件精度影响最大。采取何种方式能提高零件的精度,是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影响
-
3516.基于改进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的双机械臂协同避障规划方法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的双机械臂协同避障运动规划方法。针对静态障碍物对主臂进行避障运动规划,寻找主臂可行路径。将主臂每一时刻的运动位姿视为规划从臂运动时的动态障碍物,为从臂规划可行运动路径。为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利用节点剪枝择优和设置目标区域的方式使算法快速收敛。在MATLAB程序建模实验的基础上,在ADAMS中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双臂机器人;;改进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运动规划;;协同避障
-
3517.县区机械插秧规模化发展调查与思考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淮阴区位于江苏北部平原腹地,水稻是县区的第一大农作物。目前,县区范围的机械插秧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严重制约了水稻种植的生产效率和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江苏省淮阴区的区域现状调查,分析了县区机械插秧规模发展的问题与困境,从宣传推广、耕作理念和管理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县区机械插秧规模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淮阴区;;机械插秧;;规模化;;问题及对策
-
3518.铁基非晶态合金机械性能与结构关系的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从短程序和中程序结构的角度研究了Fe_(80-x)Ni_xP_(14)B_6(x=0,20,30,40,50 at.%)和Fe_(80-x)Mo_xP_(14)B_6(x=3,6,9 at.%)两个非晶态合金体系的机械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在第一个工作中,为调查Ni替代Fe导致Fe_(80)P_(14)B_6块体非晶态合金的塑性显著提高的结构起源,我们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Fe_(80-x)Ni_xP_(14)B_6(x=0,20,30,40,50 at.%)非晶态合金的短程序和中程序结构。结果发现,用Ni替代Fe引起B原子局域环境的显着变化。随着Ni对Fe的替换量的增加,B-B键的数量减少,并且在以B原子为中心的主要Voronoi多面体中,多面体所占的比例减少,而多面体所占的比例增加。除此之外,Fe-Ni-P-B非晶态合金的平均配位数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B-B键的数量和平均配位数的减少有利于塑性变形,这可能解释了通过Ni替换Fe导致Fe-Ni-P-B非晶态合金塑性得到提高的原因。键对分析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具有五次对称性的15xx键对所占的比例以及五边形的数量在减少,而非五次对称性的1431,142x和1311键对的数量在增加。这表明,对于Fe-Ni-P-B非晶态合金,短程序中五次对称性的减少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塑性。对中程序结构的研究表明,随着Ni替代Fe含量的增加,共点连接方式增加,共边连接方式减少,这导致原子团簇的空洞和边界增加,从而有利于Fe-Ni-P-B非晶态合金塑性的提高。(2)第二个工作中,我们对Fe_(80-x)Mo_xP_(14)B_6(x=3,6,9 at.%)非晶态合金进行模拟计算,调查了Mo少量替换Fe对Fe-Mo-P-B非晶态合金结构的影响,从而揭示该合金机械性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双体分布函数和Voronoi多面体分布可以看到,当Mo含量为6at.%时,合金中B-B键的数目、类二十面体和完美的二十面体Voronoi多面体所占的比例最多,相应的Fe_(74)Mo_6P_(14)B_6非晶态合金的强度在这个合金序列中最大,表明类二十面体Voronoi多面体的数量与目前非晶态合金的强度密切相关。随着Mo含量的增多,五边形所占的比例减少,而实验测得此时Fe-Mo-P-B非晶态合金的塑性变大,表明对于Fe-Mo-P-B非晶态合金,减少短程序中的五次对称性有利于提高塑性。态密度分析结果显示,当Mo含量为6at.%时,Fe/Mo的3d电子和P/B的p电子形成的p-d杂化键最少,这可能解释了Fe_(74)Mo_6P_(14)B_6非晶态合金塑性达到最大的实验结果。随着Mo含量的增多,Fe的3d能带负自旋极大值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情况,表明Fe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先增大后减小,与实验测得的Fe-Mo-P-B非晶态合金压缩强度随Mo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对中程序结构的分析表明,随Mo对Fe的替换量的增加,Fe-Mo-P-B非晶态合金中共点连接方式先增加后减少,共边连接方式先减少后增加,共面连接方式的变化不大,即短程序原子团簇的空穴和边界先增加后减少,这将导致Fe-Mo-P-B非晶态合金的塑性先提高后降低,其与实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非晶态合金;;第一性原理模拟;;原子排布结构;;机械性能
-
3519.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现代工程机械技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也在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项新的机械工程技术,在现代的机械工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极大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提高工程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节约运行成本,对工程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探究,并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机电一体化;;效率;;安全性
-
3520.基于科研项目的机械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7-20]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研实验项目"这一概念,充分利用科研项目的先进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并将其融入实验教学资源,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机械电子学科新试点的"4D影院动感座椅平台控制系统"实验项目为例,探索和分析了实验项目各个环节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教学实践表明,该项目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工业现场环境,激励学生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实验教学效果良好。科研实验项目的持续开发为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在同类专业中推广。
关键词:科研项目;;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工业现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