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31.《机械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究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联系后续专业课程的纽带,也是从职业基础课向职业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过渡的桥梁。笔者分析本课程在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项目化教学作为重要教改方法的意义,以及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比对本课程传统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具有重视过程考核,重视实际操作练习等特点。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机械制图;学生
-
18532.DX500J雕铣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随着现代制造业不断的发展,用户的个性化要求日趋强烈,专业化、专用化、高科技的机床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青睐,而雕铣机是近几年用户需求最火热的数控机床产品之一。传统模具压铸的表面已经不再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机床加工表面成为新开发的焦点。国外该类产品价格昂贵,因此,国内许多机床生产厂家都在致力开发这项产品。但是,目前,国内生产的雕铣机在结构上存在结构不紧凑,运动灵活性差等问题。分析了雕铣机现存在的结构弱点以及结合立式加工中心和龙门式加工中心的特点,开发一种新型龙门式雕铣机。该设备是适合加工计算机硬盘、平板电脑、手机外壳、MP5等各种钢材、铝材、或非金属材料。雕铣机设计主要结合雕铣机体积小、运动灵活、精...
关键词:雕铣机;加工中心;直排式刀库;动平衡;有限元分析
-
18533.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工人。在职业学校的机械制造、材料加工类专业中,《机械制图》不仅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同时也是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所必须的技能。《机械制图》主要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实际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要求,无法满足现代化工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教改研究
-
18534.新课程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新课程改革在中职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实施,为中职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发展中职教育事业,促进中职生技能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机械专业作为中职教育的热门专业,强调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是学生将来后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要求,中职机械教育应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械专业;新课程;教育思想
-
18535.变能量激光选区熔化IN718镍基超合金的成形工艺及高温机械性能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开展了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对IN718镍基超合金直接激光熔化成形的研究。将零件分为心部与轮廓区,通过改变激光线输入量进行选区熔化研究。首先,建立熔池内烧结的数值模型,改变激光线输入量,获得了激光线输入量对零件致密度的影响规律并观察了成形体中的组织生长。然后,增加轮廓部位扫描,改变激光线输入量与扫描顺序,获得其对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提高零件高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持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光线输入量为300J/m时,成形体致密度最高,为98.9%,成形体沿层间方向组织为树枝晶加等轴晶,在层内方向组织为等轴晶。采用心部+后轮廓扫描的方式,轮廓激光线输入量为100J/m时表面...
关键词:IN718镍基超合金;变能量激光选区熔化;激光成形;致密度;表面质量;高温机械性能
-
18536.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结构动态特性与声场分析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驾驶室舒适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以工程机械驾驶室为研究对象,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对驾驶室微环境舒适性的分析、评价和优化,进行研究和探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驾驶室微环境舒适性,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分析探讨了热环境、振动环境、声环境舒适性对人体和劳动工效的危害和影响。(2)针对驾驶室振动环境,基于人体受振模型,采用人体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驾驶室俯仰角、侧倾角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评价依据,建立工程机械驾驶室振动环境舒适性客观评价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本文所研究的驾驶室进行了振动舒适性测试和评价。(3)基于综合分析法,提出驾驶室白车身低阶整体模态是评价驾驶...
关键词:驾驶室;人机工程学;舒适性;振动环境;声环境;优化
-
18537.关于CAD技术在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本文分析了CAD技术在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设计图形成,设计图修改,零件装备过程的展现,设计周期的缩短。阐述了CAD技术的发展方向。同传统设计相比较,机械CAD技术具备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征,除此之外,该技术还能够达到模拟仿真的目的。传统机械设计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设计图,对绘图手册材料、图纸、绘图工具有着较高的要求,且工作效率较低。CAD技术可弥补传统设计中的不足,通过计算机便能够完成设计图绘制,且设计图绘制的准确率非常高,从而提高机械产品设计的准确度。
关键词:CAD技术;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
-
18538.基于EtherCAT总线的托卡马克内窥机械臂遥操作控制系统设计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托卡马克装置是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反应堆,是受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也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第一壁是托卡马克装置中的重要部件。由于托卡马克装置的高温、高辐射,人工完成对第一壁的观测往往存在危险性。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托卡马克内窥机械臂遥操作控制系统的设计,使用机器人技术来替代人进行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托卡马克机器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根据内窥机械臂的任务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方案,根据交互性和实时性的要求采用了Modbus/TCP和EtherCAT两层通信。其中,Modbus/TCP用于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信,EtherCAT则用于下位机和驱动器间的通信。其次,本文对...
关键词:内窥机械臂;遥操作;轨迹规划;轨迹优化
-
18539.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观察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目的比较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常频通气(CMV)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Ⅲ、Ⅳ级RDS早产儿,根据入院时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分为HFOV组和间歇指令机械通气(IMV)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各时点(0、2、12、24 h)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同时记录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暴露时间;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校正月龄18个月脑性瘫痪发生率及智力-运动发育商(DQ)。结果共纳入106例重症RDS早产儿,其中HFOV组52例,IMV组54例,93例完成了校正月龄18个...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频通气;婴儿,早产
-
18540.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目的:探索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呼吸衰竭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4.44%)、护理满意度(97.7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是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案,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最佳护理措施;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