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099 篇 当前为第 84 页 共 210

所属行业:金属制品业

  • 831.高寒山区铁路站房太阳能利用节能设计研究

    [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 [2019-08-21]

    铁路客站是随着铁路的诞生而产生的,是从事铁路客运业务和客车行车与整备作业的地方,是供乘客乘降的场所,同时它也是一个城市的主要建筑之一,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铁路客站成为城市立体交通的枢纽,对铁路站房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客站的热舒适性和服务质量逐步增加,照明、空调采暖能耗等也将大幅度提高。铁路客站的热舒适性如何提高,能耗如何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如何减少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中国高海拔地区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采暖期长、采暖资源缺乏,然而该地区日照率高、太阳辐射强度大,是中国太阳能利用的最佳区域。拉林线上的拉萨、林芝、朗县和成兰线上的黄胜关均为寒冷地区高原客运站房,站房所处地区均属于高海拔寒冷地区,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因此若能够合理的对建筑进行设计,则可以达到室内热环境所要求的基本标准。拉林铁路、成兰铁路以及其他青藏高原铁路站房受地域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铁路客站仅仅需需冬季进行供暖,维持室内的热舒适。目前中国该地区采取的供暖方式主要采用燃气、燃油、电采暖、空气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等等。由于该地区地广人稀,车站使用人群极少,使用传统供暖方式人均成本极高。本文在理论研究软件模拟的基础上,寻求合理利用太阳能的途径与方式,即:通过合理布置建筑朝向、设计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选择等方式来实现太阳能利用的最优化策略。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地调研和建立模型进行日照、太阳能辐射等分析,利用ECOTECT等软件对建立的太阳能建筑模型进行能耗分析,研究出适合高寒山区的采暖方案,使该地区小型铁路客站空间利用、能源使用及效果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研究出适合高寒山区的采暖方案。
    关键词:高寒山区;;铁路客站;;太阳能利用;;节能设计
  • 832.浅析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金属制品业,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9-08-21]

    在这个科学技术、政治经济都在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行业也已经是一个热门的行业。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工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工程质量引起的建筑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尤其是现在我们国家现在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施工单位的建筑安全质量检测中,材料质量检测也变成了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方法
  • 833.微生物固碳钢渣建材制品矿化胶凝机制与调控技术基础研究

    [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 [2019-08-21]

    钢渣是钢铁冶金工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钢渣中的重金属元素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潜在的威胁。我国同时是世界上煤炭和水泥生产消费大国,一直面临CO_2减排的巨大压力。本文从自然界微生物主动参与碳循环、激发碳化现象中得到启发,发现一种微生物其分泌的生物酶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水化速率提升10~7倍。本文利用该微生物的酶催化作用,提升钢渣的固碳效率和固碳速率,以矿物态形式固定二氧化碳,并使固碳矿物具有胶凝特性,制备出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耐久性优良的新型生物碳化砖等建材制品。本文首先开展了微生物矿化制备固碳钢渣建材制品可行性研究,论证了在溶液和钢渣两种环境中微生物加速钢渣矿化的可行性。探明了微生物在钢渣配制的高碱性溶液中中复苏、生长以及存活规律,详细分析比较了化学法与微生物法沉积出来的碳酸钙晶型、形貌、结晶度和胶凝特性,发现两种碳酸钙均为方解石晶型,但形貌和结晶程度存在巨大差异。化学法主要以颗粒之间无粘结性的六方体型碳酸钙为主,而微生物法主要以球状方解石为主,伴随着方状、层状型,并且颗粒上附着部分胶质,微生物充当晶核,促使颗粒相互胶结。在砂浆体系中,本文采用酚酞染色法和Image J量化法表征钢渣碳化效果,发现微生物可以显著提升碳化速率和碳化效率。微生物最佳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0%(以干质量计),此时碳化加速作用最明显,可在1.5h内快速完成碳化,且2d内基本完成强度增长,抗压、抗折强度分别可达11.2MPa和3.15MPa,较无微生物碳化组分别提高了26%和52%。其次,湿含量对微生物固碳钢渣建材制品的碳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剩余水灰比表征钢渣碳化体系中的湿含量。通过在线监测碳化反应温度,从显色反应程度、增重率、固碳效率、微观结构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剩余水灰比对微生物加速钢渣体系的碳化产物、碳化反应速率和碳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剩余水灰比的降低,CO_2在试件内部的传输加快,碳化反应导致钢渣体系内部温度逐渐升高,碳化反应速度加快,但最终的碳化程度却越来越低,微生物的加速作用越来越弱,而钢渣制品的抗压、抗折强度随着剩余水灰比的降低先快速提高后缓慢降低。当剩余水灰比为0.20时,既利于CO_2在试件内部的传输,又利于微生物加速CO_2的水合作用提高碳化反应速率和碳化程度。碳化产生的纳米级碳酸钙可有效填充0~90nm和140~180nm范围内空隙,提高钢渣制品的耐久性,养护1天后经4h碳化后,2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高达25MPa和5.2MPa,同时每吨微生物固碳钢渣制品可以固定3.72kg CO_2,按照年产10亿块标准砖(200mm×100mm×55mm)计,每年大约可以消耗1万吨CO_2气体。同时,微生物固碳钢渣建材制品中如何最大资源化利用钢渣体系内部钙源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外掺钙源、利用弱酸加速提高钢渣内部钙源溶出两种技术方案研究了钙源对微生物固碳钢渣制品碳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剩余水灰比为0.20时,外掺钙源Ca(OH)_2对于微生物酶加速作用影响不大,但可以有效提高制品强度和碳酸钙的结晶程度、产率。随着醋酸浓度的提高,微生物的加速作用越发明显。通过XRD,SEM,BET,TG-DSC等微观测试分析发现,碳化过程中醋酸根离子会迁移至试件外层,率先形成致密层,导致内部碳化不完全,产生环箍效应,但可显著提高试件的抗折强度。采用0.5mol/L的醋酸溶液等量替代拌合水,碳化4h后,试件的2d抗压、抗折强度可分别达到28.58MPa和5.95 MPa。最后本文采用优化后的配比成功制备了200×100×55mm尺寸的微生物固碳钢渣砖。碳化前经过1天预养护控制砖体的剩余水灰比为0.20,8h碳化后,2d抗压强度高达25.30MPa,2d抗折强度高达7.86MPa,砖体吸水率均低于6%,安定性合格,比强度高达0.017,符合MU10级建筑砖的要求。
    关键词:钢渣;;二氧化碳;;微生物;;矿化;;碳化;;剩余水灰比;;环箍效应
  • 83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

    [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 [2019-08-21]

    近年来,气候变化显著,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温室气体重要的贡献源之一,然而,关于该贡献源的碳排放研究长期以来被忽略,缺乏系统准确的估算及分析。本文阐述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对象,利用实测法获得的甲烷排放因子来改良《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推荐值,并通过《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获取其它排放因子以及参考相关文献中有关污泥的计算方法,总结完善了生活污水处理中二氧化碳间接排放、生活污泥处理建材综合利用和土地利用的核算方法,给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提出了预测模型,同时估算2020年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排放。最后,探讨江苏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低碳运行策略。研究发现,2015年江苏省城镇生活污水碳排放总量为80.14万吨,其中,CH4排放量为1.52万吨,N2O排放量为0.25万吨,CO2间接排放量为78.37万吨;以CO2当量表示,碳排放总量为186.41万吨,CH4排放CO2当量为42.61万吨,N2O排放CO2当量为65.42万吨,CO2间接排放量为78.37万吨;以GHG和CO2当量表示,CO2间接排放都是主要贡献源。2010-2015年江苏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各种温室气体碳排放量累计达到440.18万吨,以C02当量表示,碳排放总量为1075.33万吨,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是CO2间接排放占96.82%,次要贡献者是CH4排放量占2.83%,最少贡献者是N20排放量占0.35%,其平均碳排放水平为0.1818kgGHG/t污水(CO2当量平均碳排放水平为0.4960 kgCO2/t污水)。2015年江苏省污泥处理碳排放总量为152.93万吨,其中,污泥焚烧占据主要部分,为113.96万吨;较少的是污泥土地利用处理方式,为0.12万吨。2009-2015年江苏省污泥处理碳排放量为788.35万吨,CO2当量为1476.8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57%,污泥处理平均碳排放水平为0.42489tGHG/t污泥(CO2当量平均碳排放水平为0.82082tCO2/t污泥),污泥五种处理方式的碳排放水平中,焚烧较高、土地利用较低。预计到2020年,江苏省污水和污泥处理产生碳排放将分别达到89.65万吨和179.88万吨(共计269.53万吨),CO2当量分别为244.58万吨和336.98万吨(共计581.56万吨)。
    关键词:排放因子;;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碳排放
  • 835.三项涂料领域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工作会在京召开

    [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 [2019-08-21]

    日前,由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委托中国建材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绿色建材评价建筑墙面涂覆材料》《绿色建材评价反射隔热涂料》《绿色建材评价树脂地坪材料》等三项涂料领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工
    关键词:绿色建材;涂料领域;
  • 836.《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杂志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隆重推出《烧结砖瓦工艺800问》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建筑业] [2019-08-21]

    本刊讯由砖瓦行业专家赵镇魁先生编著的《烧结砖瓦工艺800问》已经完稿,将在2018年上半年出版。本书内容包括十个方面:1.烧结砖瓦的基础知识;2.原材料及处理;3.产品;4.成型;5.干燥;6.焙烧;7.自动控制;8.环境保护;9.燃料;10.机械设备。日前,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砖瓦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持利用适用技术装备进行节能改造,推广大断面隧道窑和自动焙烧技术;鼓励利用工业
    关键词:建筑节能;砖瓦行业;烧结砖瓦;赵镇魁;建材工业;杂志社;出版社;墙材革新;
  • 837.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初探

    [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 [2019-08-21]

    近年来,由于碳排放急剧增加而导致的环境恶化成为全球的首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了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性。建筑在建造、使用及拆除、消亡的全生命周期中始终会消耗能源排放二氧化碳,全球三分之一的碳排放与建筑行业有关,因此发展低碳建筑对于节能减排十分必要。建筑师进行低碳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对于发展低碳建筑最好的回应,但当前建筑师面临的问题是低碳建筑的复杂性使得传统建筑设计中的经验判断等设计手段不足以支撑设计生成。然而,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作为辅助建筑师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本文以此为落脚点,系统研究各类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的应用属性及特点,结合低碳建筑设计流程,对构建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应用体系提出构想。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梳理建筑设计工具发展背景的三次变化,从时间轴线上分析建筑设计工具的演化过程,将论文后续的研究范围界定为非物质性的计算机软件工具;(2)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建筑设计相关人员使用绿色建筑设计分析工具的真实情况,分析总结了适用于建筑师的工具特征并对工具开发者提出优化建议;(3)对比分析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在设计流程、人员组成以及设计分析工具使用方面的差异,剖析低碳建筑设计与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之间的关联;(4)将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与低碳建筑设计流程相结合,从过程式模块和关联性链接两条线索对构建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应用体系提出构想,并以实践项目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验证,进一步对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的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设计分析工具;;低碳建筑;;应用体系
  • 838.基于ISM方法的温州新型建材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研究

    [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 [2019-08-21]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中国社会三大能源消耗行业之一,建筑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人们的发展思想开始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时候,绿色建筑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建材行业作为建筑业的关联产业,密切配合建筑业的转型和升级。但是目前我国建材工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新型建材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建材行业科技创新步履艰难。鉴于此,本文拟以温州新型建材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型建材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对温州新型建材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对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做了回顾,总结了国内外技术创新障碍因素的相关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进行调研,根据温州新型建材企业的特点,分析了制约温州新型建材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接着,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关联表,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方法运算,构建了温州新型建材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将存在相互影响的复杂的因素关系分解为层次清晰的多级递阶形式,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解释。最后,通过相关案例对模型的各层因素,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验证。本文得出的结论为:资金因素、人才因素、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因素等22个因素都会制约温州新型建材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基于企业访谈获得的两个新的技术创新障碍因素:产业特征限制因素和地域特征限制因素,经由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案例获得验证。模型表明外部因素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影响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
    关键词:新型建材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 839.烧结制品在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探索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金属制品业] [2019-08-21]

    烧结制品作为我国传统的建材,面临着混凝土在建材市场的挤压,如何在装配式建筑兴起的时代,提高技术水平,开发烧结材料部品应用及系统集成技术,需要每个烧结制品企业积极面对。
    关键词:烧结制品;;装配式建筑
  • 840.延安市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金属制品业] [2019-08-21]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过快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频频发生,生态环境面临着史上最严峻的考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以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并制定计划恢复生态环境。延安市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开展生态恢复和重建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延安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园林作为地球“绿肺”,对生态环境的调控和恢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公园是城市最重要的园林绿地,承担着修复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重任。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在进行园林设计和建设时要充分体现生态性。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延安市枣园公园、延安市胜利广场、延安市石佛沟河滨公园作为目标公园,依据园林要素分别进行实践。并且在每个公园中选取典型性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态学实验,分别采集植物群落下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通过定性评价以及实验分析,探讨目标公园设计的优缺点,对不足之处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延安市城市公园植物设计应以落叶乔木+灌木+草坪的群落形式作为基础,突出乡土植物,适当运用外来植物和经济树种,重视季相变化和垂直绿化,合理布置开敞及封闭空间,创造文化性、生态性、艺术性兼具的植物景观。(2)延安市城市公园山水设计要以模仿自然为前提,依据公园面积合理选择山水景观,山石设计应融入文化内涵,水体设计应引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并结合周边河道构建公园水系统,也可利用枯山水或旱溪代替水景,注重生态驳岸的建造。(3)延安市城市公园建筑与小品设计应关注基址环境的保留与改造,注意使用环保建材和当地建材,做好建筑细部设计,引入清洁能源。设计的重中之重在于展现文化内涵,除了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都应持开放态度,并处理好文化间的关系。(4)延安市城市公园园路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划分园路等级,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路面,优先考虑生态园路的铺设。设计应结合其他园林要素,在确保功能和美观的基础上,还应留出生态廊道。(5)延安市城市公园地形设计要以保留和改造为原则,综合各种人群的游园需求,土方平衡和排水问题尽量就地解决,处理好地形与其他园林要素的关系,通过地形的丰富变化营造多样的景观。(6)延安市城市公园应做好宣传,号召游人带走随身垃圾,防止污染土壤;还要加强管理,及时清除土壤中杂物,适当施用有机肥,从而改善土壤环境,美化城市公园面貌,提升城市公园品位。
    关键词:延安市;;园林;;城市公园;;生态设计
首页  上一页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