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斗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来源:中国公共安全 发布日期:2016-04-15
车联网发展为北斗系统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车联网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正如近年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正在改变世界一样,"北斗+"也将成为车联网时代的一个强力引擎。"北斗+"将带出一个巨大的产业,创造出一个上千亿级的市场。卫星导航产业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全球第三个发展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
等级保护下政府部门门户网站的安全管理措施应用
来源:电脑迷 发布日期:2016-04-15
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就是电子政务,其有机结合了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工作,已经慢慢变成了现代信息化主要领域。我国在过去十年发展中,电子政务建设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对于门户网站建设这一方面,省市政府网站实际普及率和中央政府网站普及率都为100%,同时地级市政府网站实际普及率为99.1%,所有网站服务框架都基本形成。我国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多层次以及全方位发展阶段,如何让政府部门
-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来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发布日期:2016-04-15
阐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含义、特征和作用,希望对社会经济效益提供一些帮助。
-
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04-15
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适应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满足地方需要的工科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电子信息学科的特点和转型发展的大背景,遵照"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深入分析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地方应用及创新人才的特色品牌。
-
探索孵化器建设新模式 民营企业大显身手——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民营孵化器正在悄然崛起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 发布日期:2016-04-15
近年来,多元化、多渠道资金投入的民营孵化器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中的一股新生力量。他们不仅没有政府主导建设的保障优势,还要面对孵化企业和维持自身生存的双重压力,但民营孵化器却巧妙地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自身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突破了机制束缚,大胆开拓创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孵化模式。他们成
-
第30届CHINAPLAS国际橡塑展在沪举办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发布日期:2016-04-15
4月25~28日,CHINAPLAS 2016国际橡塑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序幕。据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雅琪女士介绍,CHINAPLAS在橡塑行业深耕三十余载,规模已达亚洲第一,虽然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但本届展会面积仍超过24万m~2,展商数目更是历届之冠,达到3300多家。本届展会以创新、自动
-
千亿级链条上的青岛
来源:商周刊 发布日期:2016-04-11
策划前言在深度探寻城市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城市的华丽转身,都不是一个轻易完成的1 80度。看似华丽的背后,实则有着太多的辗转腾挪,甚至艰难的探索和抉择。同样,关于青岛工业发展的思考和疑问,也从来没有终止过。以轻纺行业为代表的轻工业,是青岛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并最终塑造了这座城市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脉络。青岛工业在前行,量能在放大,但似乎又总
-
学一学重庆经验
来源:商周刊 发布日期:2016-04-11
对于致力于打造十条工业干亿级产业链,谋求工业转型升级的青岛等城市而言,重庆的做法和经验,也许会是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在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的比对总在发生。经济总量的对比,单一产业的对比,产业结构的对比,发展模式的对比等等,不一而足。对标,是为了找到同类城市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和差距,进而赶上和超过对方。以前,青岛学大连,后来青岛经济反超大连,大连也反过来学习青岛。早些年,青岛还是苏州赶超的
-
ITSS助力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发布日期:2016-04-10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转型日益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整合的趋势愈发凸显,全球产业结构呈现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制定的"本土化"标
-
北京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 发布日期:2016-04-10
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稳步增长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共有专业点512个,比2014年增加了15个,校均专业布点21.3个,比2014年时平均增加了1.4个。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新增专业点33个,撤消专业点6个,当年招生专业点(含专业方向)共计393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