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肺炎患者的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因素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成功脱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从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因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共59例。入选患者根据最后结局分为脱机成功组(n=31)和脱机失败组(n=28)。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开始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细菌学结果。将所有指标进行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其对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结果:单因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01月收治的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心率、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
SIMV+PSV机械通气模式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研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观察组以SIMV+PSV模式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天肺功能、血气分析、氧代谢三组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氧代
-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研究
来源:中国处方药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比较研究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64例。A组使用咪达唑仑给予患者镇静,B组使用丙泊酚给予患者镇静,对比观察两组镇静的效果。结果在镇静效果的观察上,丙泊酚的起效时间和镇静评分均明显优于咪达唑仑(P<0.05);而在血压的观察上,使用丙泊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而使用咪达唑仑的患
-
机械通气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数理医药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提高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针对并发呼吸衰竭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某院6例神经内科疾病中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在机械通气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和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结论: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时,应该尽早进行机械通气,以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
对进行机械通气的急性肺损伤患者实施控制性肺膨胀治疗的效果研究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探讨对进行机械通气的急性肺损伤患者实施控制性肺膨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40例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同时实施控制性肺膨胀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其气道平台压(Palat)及平均气道压(Pmean)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在进行控制性肺膨胀治疗后,患者的PH及Pa CO2,R、Pmean,P
-
口咽通气道联合面罩机械通气在患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在患儿日间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日间手术患儿,年龄6~12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口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M组)和喉罩通气(L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诱导,术中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术中维持通气RR 16~20次/分,调节VT,维持PETCO235~40mm Hg。记录诱导前(T1)、置入口咽通气道或喉罩时(T2)、手术开始时
-
垫圈式气管内导管固定法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发布日期:2015-01-10
机械通气是目前ICU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老年患者由于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或由于疾病所致处于意识模糊状态,患者经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容易造成意外拔管[1]。同时,老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牙情况,使用传统胶布固定法,牙垫会随着口腔的活动而回缩入口腔内,不仅起不到防止患者咬管的作用,引起气管内导管位置的偏移,牙垫置入过深还会导致口腔黏膜损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总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鼻饲法的护理进展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发布日期:2015-01-10
目前,国内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治疗趋向于低龄化、复杂化。先心病患儿术前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状况,加上矫正心脏畸形手术的创伤,使术后的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术后常需要机械通气,为保证营养的摄入,满足患儿生长及代谢需要,临床上常对机械通气患儿进行营养支持。但临床实践发现,进行肠内营养时,如鼻饲方法不当,容易造成患儿腹胀、恶心呕吐和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严重后果。提示我们需要寻找
-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来源:重庆医学 发布日期:2015-01-10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探讨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相比单纯药物疗法、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疗效,并评估其对早产儿住院期间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确诊为胎龄37周以下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75例,将其分为药物组(氨茶碱联合纳洛酮)、NCPAP组和机械通气组。其中药物组静脉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俯卧位、吸氧等处理,NCPAP组选用德国公司生产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