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胸腔闭式引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

    来源:交通医学 发布日期:2017-06-20

    目的:分析胸腔闭式引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行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20例,比较患者引流前及引流后12h、24h气道压、呼吸频率、潮气量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患者呼吸机监测参数Ppeek、Pplat、Pmean、R、Vte胸腔引流后12h较引流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引流后24h各项参数进一步改善
  • 肠内营养治疗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细胞免疫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7-06-2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细胞免疫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EN组(n=35)和PN组(n=35)。观察两组患者2周内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前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结果 EN组患者机械通气时
  • 两种护理方法清除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效果观察

    来源:交通医学 发布日期:2017-06-20

    目的:探讨清除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分泌物最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吸痰管清除口腔分泌物,而观察组使用口腔抽吸刷棒,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分泌物清除效果、口面部、颈部皮肤污染情况、患者舒适度、项目成本耗费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于机械通气后第4天进行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有口腔分泌物12例,口腔粘膜损伤4例,口面部污染7例,颈部皮肤污染9例,分别低于
  •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最佳临床实践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7-06-20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ICU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构建的康复护理方案予以护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3.5±1.6)d、(12.6±3.8)d和96.0%,均优于对照组,
  •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时间段细菌谱的构成情况及环丙沙星肺组织渗透性情况分析

    来源: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发布日期:2017-06-20

    机械通气作为危重疾病抢救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往往会引发呼吸道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1-2])。环丙沙星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多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3-4])。本研究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情况进行观察,并对不同剂量环丙沙星在治疗因机械通气所致感染时患者的肺组织渗透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
  • 脑电双频指数在儿童机械通气镇静监测中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7-06-15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其评估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并接受机械通气的52例患儿,治疗期间均静脉咪达唑仑维持镇静,每4 h镇静唤醒1次,分别在达到镇静目标时、1 h、
  • 不同吸痰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患者吸痰效果影响

    来源:实用医技杂志 发布日期:2017-06-15

    成功建立人工气道,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呼吸,在治疗呼吸衰竭中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延长了抢救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气道开放实为有创操作过程,无论是经口鼻或是采取气管切开术,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正常的咳嗽反应和咳痰能力,导致气道分泌物积聚,增加肺部感染的概率。因此,如何通过吸痰方法协助患者有效咳痰,减少气道分泌物对呼吸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1-3]。本研究对重症监护病
  • 芬太尼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来源:河南医学研究 发布日期:2017-06-15

    目的探讨芬太尼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70例为研究对象,出生3 d内转入NICU科室,均出现呼吸窘迫需进行机械通气操作,根据患儿机械通气出现对抗的时间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镇静治疗,观察组给予芬太尼静脉泵注镇静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及用药后各时间段PIPP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前两组患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联合中心静脉压监测对机械通气老年危重患者的临床价值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7-06-15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资料来源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该院重症医学科及神经外科监护室内机械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40例),观察并记录二种监测方法对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h及治疗48h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
  • 颅脑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发布日期:2017-06-15

    目的:分析颅脑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颅脑疾病伴机械通气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为撤机容易组(33例)和撤机困难组(8例),分析影响撤机的因素。结果:容易组撤机前的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困难组[乳酸:(0.9±0.4)mmol/L vs(1.4±0.4)mmol/L,P=0.022;机械通气时间:(5.6±5.6)d vs(13.5±9.2)d,P=0.003
首页  上一页  ...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