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护理效果研究

    来源:系统医学 发布日期:2017-07-20

    目的研究对于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6月间ICU科室收治患者中,随机抽取33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一般组,为患者做好科室内常规生命体征监护等护理流程;于2016年1—6月间科室随机抽取33例机械通气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为患者提供创新型护理流程,对照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评估
  • 急性脑血管病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现代实用医学 发布日期:2017-07-2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出现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拔管后24 h内是否发生吞咽障碍将82例急性脑血管病机械通气患者分为障碍组与正常组,对多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拔管后吞咽障碍发病率为62.19%。障碍组患者的年龄、脑干病变、气管切开、带管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干病变、气管切开及鼻
  • 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对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的指导意义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7-07-20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对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108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撤除机械通气的时机分为A、B、C组,A、B组分别在呼吸功能评分为3~4分和5~6分时撤除呼吸机,C组主要根据医师的经验判断,比较3组机械通气总时间、直接撤机成功率、总撤机成功率、重新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A、B组机械通气总时间和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或0.05
  •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的护理

    来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7-07-19

    目的针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进行人工通气的期间对人工气道的护理办法做出探讨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10月收治的18例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机械通气期间使用的人工气道进行管理。结果患儿住院时间为17.3天。在接受护理治疗后,痊愈17例,1例终止治疗离开医院,痊愈率为94.44%。结论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机械通气的治疗期间,对人工通气管道的护理,有助于患儿
  • 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对比分析

    来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7-07-19

    目的探究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以及开放式吸痰的效果对比,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15年4月~2016年7月中机械通气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吸痰,实验组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对两组患者吸痰后心率、经皮氧饱和度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痰后其心率以及经皮氧饱和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
  • 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发布日期:2017-07-15

    目的:分析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细化组(n=50)和基础组(n=50)。在治疗期间,对基础组50例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对细化组50例患者进行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细化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
  •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吸引压力、不同深度吸痰效果的研究

    来源:临床医学工程 发布日期:2017-07-15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吸引压力、不同深度的吸痰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吸引压力分别为-20 KPa、-30 KPa和-40 KPa,再随机将各组患者分为Ⅰ、Ⅱ两个亚组,分别采用浅吸痰和改良式深吸痰。结果各组的Ⅱ亚组吸痰后5 min的生命体征(HR、RR、VT、SpO2、PAP、SBP)均优于Ⅰ亚组(P<0.05)。B组的
  • 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发布日期:2017-07-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本院1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70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方案治疗,A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方案进行干预,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血气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
  • 集束化护理在HIV感染并发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7-07-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合并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68例HIV感染合并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以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 全程护理管理防控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发布日期:2017-07-15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管理防控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893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的患者2037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特级护理,干预组采用全程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VAP发生率,记录2组VAP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为26.10例/1000机械通气日,低于对照组
首页  上一页  ...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