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7-11-20
目的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医院ICU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按镇静镇痛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S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唤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吗啡注射次数少
-
不同吸痰负压在老年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来源:实用老年医学 发布日期:2017-11-20
接受机械通气的老年病人因严重呼吸道感染容易产生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而长期卧床又导致其主动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下降,使得分泌物堆积在病人呼吸道中,吸痰是一种有效清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畅通、改善病人呼吸状况的基本手段[1-2]。但吸痰的负压标准各异,相互间的效果难以保障。本研究拟对接受机械通气老年病人采用不同吸痰负压,为临床选择合适有效的吸痰负压提供数据支撑。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
-
比较两种声门下吸引方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7-11-20
目的:比较两种声门下吸引方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间断声门下吸引(间隔时间4 h),对照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声门下吸引量,吸引物细菌涂片阳性率,吸引物隐血实验阳性率,刺激性呛咳发生次数,吸引管阻塞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
-
咪达唑仑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7-11-17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实施地西泮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上述治疗后在PH、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清醒时间、脱机时间等观察指标方面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癫痫控制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可达到较长的癫痫控制时间,但
-
程序化撤机在机械通气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山东医药 发布日期:2017-11-17
目的观察程序化撤机在机械通气(MV)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MV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65例,呼吸机撤机过程中采用程序化撤机方法撤机者35例(程序组),采用经验性撤机方法撤机者30例(经验组)。对比观察两组的撤机成功率、MV时间、住ICU时间、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程序组、经验组撤机成功率分别为68.6%(24/35)、33.3%(10/30),两组相比,P<
-
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新生儿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17-11-16
机械通气新生儿由于建立人工气道,咳嗽反射减弱,不能自行将痰液咳出,有效吸痰可以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新生儿气管插管内吸痰有两种方式,即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开放式吸痰在吸痰过程中需要将呼吸机与患者人工气道暂时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容易发生缺氧引起病情反复或加重。密闭式吸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使用,后引入我国,首先应用于成人重症监护
-
小儿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
发布日期:2017-11-16
倡导合适时间有效吸痰,增加患儿机械通气护理质量,查看患儿病情的变化,主动做好患儿的呼吸道的管理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监测呼吸机的工作情况,保证患儿呼吸道内畅通,增加患儿抢救的成功率。
-
循证护理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中的效果分析
发布日期:2017-11-16
目的:对经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的COP D危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8月间来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104例,经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循证护理的效果。对治疗效果,患者依从度,一般病情及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循证护理后的患者治疗效果、依从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改善(P
-
无缝隙转运在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发布日期:2017-11-15
目的研究无缝隙转运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转运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3—6月共34例实施机械通气并由急诊抢救室转运到ICU或手术室的成人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以2016年9—12月转运的38例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转运,比较两组转运时间及转运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时间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转运能缩短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的转运时间、减少转
-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
来源:临床医学工程 发布日期:2017-11-15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HMD患儿,随机分为A组(nSIMV治疗)和B组(机械通气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 H值,PaCO_2、PaO_2水平,通气失败、脑出血、VAP、VILI发生率以及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 H值及PaCO_2、PaO_2水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