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通气及相关因素对腹内压影响的研究
来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7-12-04
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行连续动态的腹内压监测来探究机械通气及相关因素对腹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100例,采用膀胱测压法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腹内压力进行记录,并注意记录呼吸机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分析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危险因素。结果进行机械通气2 h后,腹内压升高患者的氧合指数显著低于腹内压正常的患者(P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观察
来源:北方药学 发布日期:2017-12-0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于我院行ICU机械通气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治疗。观察两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目标镇静时间以及停药后唤醒时间等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
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气道护理进展
来源:当代护士(下旬刊) 发布日期:2017-12-01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小儿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情重,进展快,可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儿重型肺炎合并心衰时,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气体交换严重障碍,缺氧,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临床研究证明:临床上运用机械通气是治疗小儿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1]),人工气道是抢救各种通气障碍、维持患者有
-
分析超声监测膈肌位移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能力的效果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发布日期:2017-12-01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膈肌位移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2例,均采取超声监测膈肌位移方式,60例撤机成功,22例撤机失败,比较两组各项监测指标。结果:撤机成功组浅快呼吸指数、P0.1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平均膈肌位移明显长于撤机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测膈肌位移可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能力予
-
机械通气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7-12-01
目的分析研讨机械通气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抽取78例纳入到研究中,并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区分治疗方式,对照组(3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39例)接受机械通气+PS,观察治疗状况,如并发症、呼吸参数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
-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呼吸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7-12-01
目的探析系统呼吸护理应用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后采取机械通气干预的呼吸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系统呼吸护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肺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生活能力与肺功能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
-
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效果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7-11-30
目的探析盐酸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氧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氧合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
-
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发布日期:2017-11-30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ICU病房120例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调查,于患者肠内营养前及肠内营养后前3天测量患者的腹内压,并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喂养不耐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泻、胃残余量、便秘、呕吐/反流、胃肠道出血)的发生情况。采用偏相关分析腹内压与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确定腹内压预测患
-
脑电双频指数结合Ramsay、SAS评分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监测评价
来源:海南医学 发布日期:2017-11-2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结合镇静评分(Ramsay)、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ICU科住院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均静脉泵注丙泊酚,监测BIS及Ramsay评分和SAS评分,分析BIS值与Ramsay评分和SA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镇静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镇静后患者生命体征较治疗前平稳,心率(HR)、
-
无创辅助呼吸在ICU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实用医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7-11-24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呼吸对撤机困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ICU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撤机困难患者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以及使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撤机困难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心率、p H、Pa O_2、Pa CO_2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机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