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发布日期:2018-03-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82例伴有环池结构消失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内压(ICP)、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中心静脉压和下腔静脉扩张指数评价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容量状态的临床探讨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8-03-18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和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评价脓毒症患者容量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脓毒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利用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净超量初始为8 ml/h/kg,逐渐增加净超量直至患者的CVP降至12 cm H2O,测定CVP、dIVC指标变化。结果患者实施CBP治疗后,8小时内CVP降低至目标
-
机械通气对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8-03-16
目的机械通气对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ICU内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术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C组、SIMV组以及PSV组三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脱机成功与否的相关指标。结果与A/C组比较,SIMV组和PS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滞留时间缩短,脱机成功率较高,48h重新插管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发布日期:2018-03-15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VC)是一种新型的智能通气模式。PRVC具有定时、限压、持续气流、容量控制等特点,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主要探讨了PRVC的工作原理、对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对人体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及PRVC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便为新生儿的机械通气治疗提供参考。
-
高频振荡通气法与机械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发布日期:2018-03-15
目的 :比较用高频振荡通气法与机械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资中县中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儿分为高频通气组(n=35)和机械通气组(n=35)。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法对高频通气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机械通气法对机械通气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其PaO_2(动
-
机械通气治疗婴儿重症肺炎临床分析
来源:首都食品与医药 发布日期:2018-03-15
目的探讨1岁以下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月~1岁婴儿重症肺炎患者30例,均合并有多器官功能不全,所有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抗感染、拍背吸痰、保护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治疗。临床观察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发绀、肺部体征好转情况及血气分析、脏器功能动态检测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儿经治疗均有好转,21例治愈
-
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发布日期:2018-03-15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患者腹内压(IAP)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FI)的相关性及IAP对F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进行治疗的110例气管插管的MV患者进行调查,于患者肠内营养开展前及之后的前3天测量患者的IAP,并评估患者EN过程中FI(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泻、24 h胃残余量、便秘、呕吐/返流、胃肠道出血)的发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原因分析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8-03-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撤机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78例AECOPD病人的病情资料,根据病人撤机成功与否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COPD病程、有创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入住ICU时间、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与撤机失败的关系。结果:78例病人
-
不同潮气量的机械通气对老年肺癌病人术后的影响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8-03-15
目的:探索不同潮气量的机械通气对老年肺癌病人手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肺癌手术病人100例,根据病人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的不同分为6 m L/kg组(A组)、8 m L/kg组(B组)和10 m L/kg(C组),分析比较3组病人术后血气分析指标、相关炎症因子及呼吸指标的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T2、T3时间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指标B组和C组均低于A组(P<0.
-
对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气道护理的效果研究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发布日期:2018-03-15
目的 :探讨对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气道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气道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PaO_2和PaCO_2的水平、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