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商品混凝土企业自身建设是走向“一带一路”的必需
来源:混凝土世界 发布日期:2016-09-20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需要,到国外发展成为了我国众多企业跟随国家大发展战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首选。它既解决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又带动提升了沿线国家的社会和经济水平。建筑、建材行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商品混凝土企业更是不可或缺。我们应当看到,商品混凝土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是对自身巨大的挑战,这是由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特点决定的。在走出去之前深入研究企业战略,做好准
-
这本书是写不出来的
来源:中国企业家 发布日期:2016-09-20
国资委关于"两材重组"(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的批复来了,"两材"旗下沪深、港交所十四家上市公司同时齐刷刷公告,就此"中国版"的拉法基豪瑞(Lafarge Holcim)合并拉开大幕。更重要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过剩行业去产能,水泥钢铁是产能过剩最突出的行业,这次重组是央企以实际行动来承担起它们的"国家责任"。正巧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
-
套路
来源:纺织机械 发布日期:2016-09-15
"这段时间和行业企业接触,有点回到2009年的错觉,经济指标不错,但企业家们感觉不是特别好。"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八届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表示。数据与"感觉"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纺织行业也进入深入调整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6月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去年同期放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基础产业发展
来源:国际金融 发布日期:2016-09-15
自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下行,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出现,尤其是金属、建材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日显突出。其中,钢铁的产能利用率由2008年的80%下降到2015年的不足70%;同期电解铝由80%下降到75%,玻璃由87%下降到75%左右。由于开工不足,致使对大宗原材料需求萎靡,并成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
-
优化产业组织与化解产能过剩
来源:辽宁经济 发布日期:2016-09-1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这五大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认识产能过剩的生成机理并寻求破解路径,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直面的重大实践课题。
-
如何认识港口产能过剩
来源:中国船检 发布日期:2016-09-15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业内不乏对港口产能过剩深表忧虑的声音。那么,港口产能是否过剩?近期,业界有人提出,港口已成为继钢铁、水泥、玻璃行业等第四大产能过剩行业,且港口产能过剩的规模总量预计超越前三大产业产能过剩的总和。那么,中国港口业真的面临如此尴尬境地?
-
汽车传媒;堪忧的生态
来源:汽车观察 发布日期:2016-09-15
9月1日,由搜狐汽车牵头组织的中国汽车传媒论坛在成都举办,于是在产品和观众组成的车展大生态旁边,呈现出一个由媒体人和车企代表组成的小生态。让人略感意外的是,论坛上并没有出现江湖上经常出现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论战,而是众口一致喊出了"内容为王"的共识,而这,正是传统媒体一直引以为傲并苦苦
-
关于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 发布日期:2016-09-15
针对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宜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加强顶层设计、拓展国际空间,才能有效化解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
-
2016年中期全国棉花产需形势展望
来源:中国棉麻产业经济研究 发布日期:2016-09-15
2016年是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第三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二年,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回落至140~150点,即全国棉花产业"恢复性"和"缩减性"的分化态势在延续——棉纱产量持平,纺棉弱势增长,纺织服装出口减少,原棉进口严格控制,库存减少,面积缩减,棉价下降,国内外价差缩小。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消费疲软,国内库存大、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目标价格下调,反
-
我国“僵尸企业”现状分析及处置对策
来源:商 发布日期:2016-09-14
近日,国内第一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的报告《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发布,报告称,超过51%的钢铁企业、超过44%的房地产企业是僵尸企业。随着大家对僵尸企业认识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僵尸企业。本文通过对僵尸企业含义和现状的分析,分析其发展形成的原因,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处理僵尸企业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