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步推进钢铁国际产能合作的对策研究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发布日期:2016-10-20
钢铁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原材料产业,投资拉动作用大、吸纳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国钢铁行业产量与消费量双双下降,钢铁主业从微利经营进入整体亏损,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本文首先研判钢铁行业国内现状与国际需求,分析了钢铁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钢铁国际产能合作的对策及工
-
适应供给侧改革新形势 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思想文化支撑
来源:冶金企业文化 发布日期:2016-10-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产能过剩的钢铁企业处境更为艰难。山钢集团坚守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坚持深化改革与思想政治工作一起抓、生产转型与思想转型一起抓,不断创新和加强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
-
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现状、原因及化解对策——基于云南省30家钢铁企业的调查
来源:时代金融 发布日期:2016-10-20
文章首先分析了云南省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其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进行了钢铁企业产能过剩案例分析,并采用DEA模型测度了5家重点钢铁企业产能过剩情况,最后对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化解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相关对策建议。
-
大力传承和发扬首钢精神 推进首钢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
来源:冶金企业文化 发布日期:2016-10-20
在首钢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首钢人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首钢精神。2015年,首钢总公司党委在充分听取广大干部职工和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传承"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表述语。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生存压力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新的发展战略
-
抓主题抓关键抓细节抓合力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 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来源:冶金企业文化 发布日期:2016-10-20
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等深层次矛盾集中爆发,致使钢铁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河钢生产经营也遭到严重冲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河钢党委以抓主题、抓关键、抓创新、抓合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引导鼓动作用。
-
基于行业特征的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分级评价
来源:现代商业 发布日期:2016-10-18
本文构建了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状况分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状况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产能利用分4级的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产能利用状况的评价结果,根据产能过剩与产能利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产能过剩程度标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4级评价。将模型用于评价2012年汽车产能过剩程度,结果显示属于橙色级,即需要加以管控和调节。
-
甘肃省部分行业去产能问题分析及信贷状况调查
来源:甘肃金融 发布日期:2016-10-15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生产经营及产能利用情况,从整体融资、信贷投放、资产质量、信贷风险趋势四个方面分析了上述行业信贷投放及风险状况,进而分析了防范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贷款集中度高,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担保有效性不足,关联交易加大信贷风险;三是行业预警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四是不良贷款处置机制尚不完善,产能过剩行业债务加
-
去产能:我国钢铁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来源:生产力研究 发布日期:2016-10-15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钢铁行业出现了供需失衡、产能过剩等现象,制约着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并伴有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为此,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如何适时调整钢铁企业战略,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机遇,成为钢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分析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及时
-
长城卓力L-HM抗磨液压油在宝钢液压设备上的应用
来源:石油商技 发布日期:2016-10-15
从钢铁行业现状看,全球都面临着严峻的产能过剩形势。2015年全球钢铁产量创出6年来的最大跌幅,其中中国贡献的跌幅最大。不少钢铁企业陷入全面亏损。作为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的降本增效压力不断加大。在与新日本制铁公司(简称新日铁)的对标活动中,宝钢认
-
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
来源:中国房地产 发布日期:2016-10-15
2003年我国提出房地产和汽车是主导产业,导致上上下下对房地产这个行业过分关注,房地产和汽车两个行业的畸形发展使得钢铁、水泥、重化工工业的供给也畸形发展,经济结构出现问题。一旦房地产和汽车的需求走下坡路的时候,这些重化工就会产能过剩,也就没办法继续向前。况且,这些年总是在需求侧想办法,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讲,使得分配结构也严重扭曲。GDP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分配比例关系,一部分是资本形成即扩大再生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