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
来源:智能网联汽车 发布日期:2022-05-25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各地纷纷将其列入“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无疑会实现快速增长。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整体看将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中小型新能源车企可能会被市场淘汰。为此,必须加强对在建新建项目的规范指导,整合资源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开拓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
-
三精管理:做企业的硬功夫
来源:国资报告 发布日期:2022-04-01
在过去40年的企业生涯中,我有35年都在从事大企业的管理工作,其中做过10年厂长,做过18年央企的董事长。长期的管理实践让我逐渐认识到,企业管理者既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也要精通管理方法,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企业,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三精管理就是我在企业里带领大家长年实践和总结的成果。
-
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来源:新能源科技 发布日期:2022-03-31
政策持续支持、市场逐步认可、技术不断提升、体系日渐完善——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循环愈发成形。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天然的使用成本优势,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节点。
-
参考一下,你关注的产品今年啥走势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 发布日期:2022-02-08
2021年是我国化工品市场整体震荡上行的一年,也是化工行业产能增速放缓态势的一年。那么,2022年,这些化工产品的走势将会怎样?2021年是我国化工品市场整体震荡上行的一年,也是化工行业产能增速放缓态势的一年。根据金联创的追踪结果,乙烯、丙烯、甲醇、对二甲苯、醋酸乙酯、芳烃类产品多数产能增速放缓,醋酸仲丁酯、苯酚、丙酮等产品暂无新增产能,正丁醇、甲醇、醋酸乙烯产能增速控制在4%以内,全年产能增速超
-
供给侧背景下煤炭行业与下游产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来源:煤炭经济研究 发布日期:2021-09-28
在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以煤炭和钢铁行业作为试点的供给侧改革已拉开帷幕。利用中国2000—2017年的季度时间序列,经过平稳性、协整性和因果性等一系列计量检验,建立了关于煤炭和火电、钢铁、建材和煤化工四大下游行业的VAR模型。分析认为,变量间协整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建立滞后阶数为2的平稳向量自回归模型;煤炭和钢铁、建材行业是双向因果关系,但煤炭是火电和煤化工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
-
宏观经济波动、制度性激励与产能过剩
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09-18
厘清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周期和制度性激励因素的关系,是治理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基于29家上市钢铁企业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行业产能利用率,通过构建P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探究了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补贴、金融支持等制度性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冲击,利用方差分解方法测算了各影响因素对产能过剩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产能利用率的变动趋势与GDP周期不完全一致,在经济下行周期产能过剩有所加剧;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食品行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
来源:肉类研究 发布日期:2021-02-28
自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传统经济模式中人口、资源等因素红利逐渐消失,我国经济总体增速下降并趋于平缓。为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国内各领域都在积极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经济管理模式,食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迎来创新发展新契机。
-
规模扩张、“创造性破坏”与产能过剩——基于钢铁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经济学(季刊) 发布日期:2021-01-15
本文根据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剖析了我国钢铁企业产能代谢的内在规律及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扩张引致的是有创造性但破坏不足的创造性破坏过程,规模扩张有助于前沿产能的获取,却不利于传统产能的革新与淘汰;规模扩张通过推动前沿产能的获取提高了产能利用率,但却通过抑制传统产能的革新与淘汰降低了产能利用率,且后者占主导地位;企业特征、制度环境和市场结构等因素制约着企业产能的正常代谢。
-
我国钢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
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 发布日期:2020-12-2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铁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随着我国高新科技领域的兴起及产业结构转型,中国钢铁生产能力从盛转"剩"。而钢铁产业的盛衰与经济发展的情况息息相关,本文从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史出发,对我国钢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解析,最后提出钢铁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全球聚酯产业链的最新发展
来源:国际纺织导报 发布日期:2020-11-25
2019年,聚酯产业链充满挑战,不得不面对整个产业链上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由于上游工序压缩成本,导致价格螺旋式上升,因而利润率受到挤压甚至基本没有利润。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挑战了经历艰难一年的市场参与者的极限。然而,供应链的恢复力——尤其是聚酯行业供应链的恢复力值得关注。不仅聚酯产量没有大幅下降,中国还引领全球聚酯在下游市场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在低迷的经济形势下,这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了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