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报告

找到报告 1992 篇 当前为第 11 页 共 200

报告分类:中文技术报告 所属行业:纺织业

  • 101.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对改性聚硅氧烷的影响

    [纺织业] [2014-11-11]

    为改善氨基硅油乳液漂油及其整理织物易黄变和疏水等问题,以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和聚醚胺(ED-600)为原料,通过环氧基与胺基的亲核开环反应,合成一种嵌段型聚醚胺改性聚硅氧烷。研究了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分子中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对环氧基转化率、乳液性能及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了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了改性聚硅氧烷乳液及其整理棉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为4 300时,环氧基转化率高;产物数均分子质量为1.73×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改性聚硅氧烷乳液稳定不漂油,平均粒径为54 nm,粒径分布集中;与氨基硅油和侧链型聚醚改性氨基硅油相比,改性聚硅氧烷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亲水性以及较低的黄变性。
    关键词:氨基硅油;聚硅氧烷;聚醚改性;柔软剂
  • 102.应用原位聚合法的PTT/毛/聚苯胺复合导电纱制备与性能

    [纺织业] [2014-11-11]

    采用了一种基于原位聚合法的连续制备导电纱线的新型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PTT)/毛混纺纱为原料,制备了PTT/毛/聚苯胺(PANI)复合导电纱线,探讨了反应液浓度对复合导电纱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液浓度的提高,复合导电纱中的聚苯胺含量增大;红外分析表明复合导电纱是PTT、羊毛与聚苯胺的共混体系;纱线电导率随反应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最高可达1.08×10-2S/cm;纱线经导电处理后,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初始模量均有所提高,但屈服应力和屈服伸长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关键词:PTT/羊毛混纺纱;聚苯胺;原位聚合;电导率;表面形貌;红外光谱;力学性能
  • 103.羊毛交叉长度的数字化测试方法

    [纺织业] [2014-11-11]

    羊毛交叉长度是毛纺生产中确定各道工序牵伸总隔距的依据,牵伸总隔距最终影响纤维条牵伸后的条干均匀度,快速准确测得交叉长度对毛纺工艺的制定至关重要。为此,利用梳片式纤维长度分析仪测试原始数据,在理论分析和逻辑推导的基础上,运用Excel软件绘制羊毛长度分布数字排列图,并通过添加趋势线得到多项式曲线回归方程。该方程的拟合精度相关系数达到0.994,其测试结果与传统手工排图法相比,误差率只有0.77%,可以认为羊毛交叉长度数字化测试法方便快捷,准确高效。
    关键词:梳片法;羊毛交叉长度;数字化测试法;多项式曲线回归方程
  • 104.复配分散剂对分散红60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纺织业] [2014-11-11]

    采用研磨分散法制备了超细分散红60,研究了聚苯乙烯马来酸酯化物(PSMA)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协同作用对分散染料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SMA制备超细分散染料的粒径为207 nm,而采用PSMA与AE复配分散剂,在相同条件下制备超细分散染料的粒径为166 nm,且分散速率常数从-2.88提高到了-3.48;采用PSMA/AE复配制备的超细分散染料热稳定性较PSMA提高了6%,离心稳定性提高了4%;PSMA/AE复配制备的超细分散染料的染色速度和匀染效果明显优于PSMA制备的超细分散染料。
    关键词:复配分散剂;分散染料;协同作用;分散稳定性
  • 105.施载方式对单向复合材料抗拉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纺织业] [2014-11-11]

    为探究施载方式对单向复合材料抗拉能力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根据拉力方向与纱线轴向平行或垂直这2种施载方式,分别建立单向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在一恒速力作用下纵向与横向挠度随时间的变化历程、载荷分布以及渐进变形过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施力方向对单向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显著。在拉力方向与纱线轴向平行的情况下,材料的抗拉性能较好。在设计抗拉性复合材料时,应尽量使材料受力方向与纤维或纱线增强相的轴向保持一致,以获得最优的抗拉性能。
    关键词:单向复合材料;抗拉性能;施力方式;有限元分析
  • 106.基于HVI数据棉纤维品质指数模型的构建

    [纺织业] [2014-11-11]

    为用棉纤维性能指标预测成纱强度,运用路径分析法研究了原棉性能与成纱强度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成纱强度的关键指标为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并在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强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出拟合效果较好的纤维品质指数模型IFQI,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纤维品质指数模型FQI,再运用高维数据拟合法将IFQI模型改进为IFQIM。经过检验证明3个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很高,拟合优度好。3个模型都具有自变量少、结构简洁、机制性强、通用性好的特点,可综合反映原棉的品质并预测成纱强度。
    关键词:棉纤维品质指数;成纱强度;大容量纤维测试仪;结构方程模型;数据拟合
  • 107.碳纳米管导电蚕丝的制备及其性能

    [纺织业] [2014-11-11]

    利用碳纳米管改性蚕丝,以蚕丝体积比电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确定制备碳纳米管导电蚕丝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碳纳米管导电蚕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3.0,浴比1∶500,反应时间1.5 h,碳纳米管质量分数0.07%,温度70℃,此时蚕丝体积比电阻为7.15×10-3Ω·cm,导电性大幅提高。耐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导电耐久性良好;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均匀分布有颗粒状导电物质;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导电蚕丝的α螺旋与β折叠结构均有所增加;导电蚕丝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织物服用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导电蚕丝结晶度有所下降,但幅度较小;TG分析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碳纳米管;蚕丝;改性;导电
  • 108.碳纳米管/CeO2静电自组装制备及其抗紫外线性能

    [纺织业] [2014-11-11]

    织物中纳米粒子的团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混酸氧化法制备表面带负电荷的羧基化碳纳米管分散体系,与带正电荷的Ce3+进行静电自组装;以NaOH为沉淀剂,经煅烧制得碳纳米管(MWNT)/CeO2复合材料;通过改变碳纳米管与CeO2质量比,采用织物涂覆工艺运用于纺织品,研究其抗紫外线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光分度计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粒径为4~6 nm的CeO2粒子通过静电自组装均匀分布在碳管表面,包覆层厚度可达12 nm;碳纳米管与CeO2质量比为1∶25时,抗紫外线性能最佳,其紫外线吸收率比纳米氧化铈高30%。
    关键词:静电自组装;CeO2;碳纳米管;抗紫外线
  • 109.应用DMF加合结晶的涤纶碱减量废渣中对苯二甲酸回收

    [纺织业] [2014-11-11]

    为有效回收涤纶碱减量废渣中的对苯二甲酸(TPA),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经蒸馏提纯后,在降温过程中使溶液中的TPA以加合结晶的形式分离出来,然后将加合结晶产物烘干,使其分离出来,实现对TPA的回收。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酸值滴定法分析了回收产物的基团、纯度和酸值等。当蒸馏温度为164℃、烘干温度为105℃时,回收的TPA产品纯度接近于标准试剂,酸值达到了标准试剂的96.82%。研究结果表明,烘干温度对回收产物TPA有较大的影响,采用DMF溶剂通过加合结晶能够有效地回收碱减量废渣中的TPA。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回收;N,N-二甲基甲酰胺;碱减量;加合结晶
  • 110.荧光增白纺织品的白度评价

    [纺织业] [2014-11-11]

    为减少纤维材料中含有天然或因后续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黄色杂质,需要对纤维进行化学漂白和荧光漂白。为提高生产效率,基于白度视觉评估开发出白度指数公式,用于仪器对材料的白度进行测量。通过讨论荧光增白纺织品白度的视觉评估与仪器测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影响荧光增白纺织品仪器测量白度的可能因素;提出了优化白度的视觉评估与仪器测量之间相关性的可行性方案,以提高荧光增白纺织品仪器测量白度的准确性。
    关键词:纺织品;荧光增白;白度测量;恰可察觉差
首页  上一页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