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301.基于叶片挤出机加工的PP/PS共混体系相形态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应用最新研制的叶片挤出机,研究了PP/PS共混体系经叶片挤出机挤出的相形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叶片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加工PP/PS共混体系的最终相形态,以及挤出转速对PP/PS共混体系分散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单螺杆挤出机相比,经叶片挤出机加工的共混物的分散相粒径更小、更均匀,且受共混体系组分的影响更小.叶片挤出机的转速,会影响PP/PS共混体系的分散混合效果.在本实验中,加工转速为60 r/min时,PP/PS (70/30)共混体系的分散相粒径平均尺寸达到最小,约为0.65μm,且分散最均匀.
关键词:叶片挤出机;拉伸流场;聚丙烯;聚苯乙烯;分散混合
-
94302.气体辅助共挤出矩形截面PP双层型材的实验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为实验研究气体辅助共挤成型工艺的特性,建立了气辅共挤成型实验系统,通过气辅共挤和传统共挤出矩形截面的聚丙烯PP (2.0HC)/PP (T300)双层型材,在挤出胀大、黏性包围、挤出产量及制品表面质量四4个方面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气辅共挤制品的挤出胀大率接近于0,黏性包围程度相比传统共挤减小了60%;在相同生产条件下,气辅共挤出产量高于传统共挤,而气辅共挤制品的表面质量与传统共挤制品无明显差别.研究证明了气体辅助共挤能显著改善共挤制品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气辅共挤;实验;聚丙烯;黏性包围;挤出胀大
-
94303.粉煤灰合成P型沸石及其对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碱熔融-水热法改型合成沸石,利用XRD、SEM、TEM等检测手段对产物进行性能检测并进行氨氮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碱熔融-水热法合成的粉煤灰沸石主要以P型沸石为主,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孔道结构排列规则,沸石颗粒的比表面积可达148.81 m2/g,平均孔径为3.82 nm,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能力随溶液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pH值为6~8,吸附30 min后,其去除率可达68.2%.
关键词:粉煤灰;沸石;氨氮;吸附
-
94304.秸秆燃烧排放的正构烷烃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为了探讨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正构烷烃化学组成及其碳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对4种玉米秸秆进行了室内焚烧实验,用GC-MS和GC/C/IRMS方法对燃烧前后的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中正构烷烃的碳数为C13~C35,分布形态为单峰型,主峰碳数为C31.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值为1.1~5.3,平均碳链长度(ACL)为25.1~28.8.明火烟尘中正构烷烃的碳数为C14~C35,呈双峰型分布,2个主峰碳数分别是C18和C31.其CPI值为10~2.4,ACL值为23.0~26.8.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为-20.1‰~-33.5‰.闷烧烟尘中正构烷烃的碳数是C12~C35,CPI值为2.2~4.8,ACL 值为26.6~28.9.其含量呈双峰式分布,2个主峰碳数分别是C22/C23、C31.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为-21.5‰~32.5‰.在明火烟尘和闷烧烟尘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原秸秆中同碳数正构烷烃的差值分别为-13.8‰~5.4%、-6.7‰~-5.1‰.2种烟尘中正构烷烃的化学组成与碳同位素分布都与原玉米秸秆有着显著的差别.
关键词:玉米秸秆;烟尘;正构烷烃;碳同位素
-
94305.一种改进型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控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0-15]
针对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注入支路中存在阻塞谐波电流注入的阻抗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注入支路的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使谐波注入支路上不存在影响补偿谐波电流注入电网的阻抗.根据该新型电路结构,通过分析谐波补偿和基波有功电流控制的原理,得出有源部分逆变器输出电压目标值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一种新的定频滞环电压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从而间接地实现了谐波补偿电流和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精确控制.最后,通过PSIM仿真实验和物理装置模拟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新型注入支路和定频滞环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注入支路;谐波电流;固定频率;滞环控制
-
94306.纳米SiO2包覆SiC填充改性UHMWPE的热性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纳米粒子表面包覆处理技术制备了纳米碳化硅/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SiC/UHMWPE)复合材料,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C经包覆处理后表面有一层均匀致密的SiO2,包覆处理能改善SiC在UHMWPE基体中的分散效果.当SiC质量分数为5%时,UHMWPE/SiC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和热导率,这是由于纳米粒子包覆改性纳米SiC与UHMWPE基体均匀分散并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增加了填料对UHMWPE的成核作用,提高其结晶度和耐热性能.
关键词:纳米包覆;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化硅;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热性能
-
94307.模内扭转层叠器单元结构中的压力损失分析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针对塑料熔体通过自制的模内扭转层叠器时压力损失大的问题,采用Moldex3D模流分析软件对扭转层叠器单元中塑料熔体的流动情况进行模拟,研究了层叠器的流道沿挤出方向的长度、流道出口与入口垂直挤出方向的距离、层叠器分流数等结构参数对层叠器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发现,层叠器压力损失均随上述3种结构参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层叠器分流数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最为明显.该研究结果为微纳层叠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挤出成型;微纳层叠;压力损失;Moldex3D
-
94308.脱铝HY分子筛酸中心结构与酸性的固体NMR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与酸性质密切相关,其酸性质与酸中心结构紧密相关.制备不同温度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利用固体核磁共振结合探针分子技术,探讨了脱铝HY型分子筛的酸中心结构(Al的配位状态)、酸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焙烧NH4Y时,焙烧温度越高,形成的非骨架铝物种越多;高温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中存在3种非骨架铝物种,分别为四配位、五配位和六配位非骨架铝.铝配位状态决定了酸类型及酸强度,骨架四配位铝对应于B酸位,非骨架六配位、五配位及四配位铝物种均对应于L酸位;非骨架铝物种的存在导致了B酸位的酸性增强.
关键词:固体核磁共振;探针分子;脱铝HY分子筛;非骨架铝物种;L酸;B酸
-
94309.电磁隔爆除铁器设计方法的探讨
[采矿业] [2013-10-15]
通过举例论证和理论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各种隔爆除铁器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磁路、机械设计和工艺的角度出发,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提出了使用氧化膜铝线,将磁系做成双线圈结构,磁系下方加防护托板,采用真空浸漆和真空环氧灌注工艺,外加局部刷漆的一种设计方法.采用该设计方法能在保证热态磁场性能的同时,保证除铁器的散热效果,降低温升,提高热态磁场性能,提高除铁器的吸力,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关键词:隔爆除铁器;磁场;温升;环氧灌注
-
94310.多流型新型提升管冷模实验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在高8.1m、扩径段直径120 mm和等径段直径50 mm的提升管冷模实验装置上对一种底部变径结构和设置有内部导流筒的新型提升管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其轴向和径向固含率与颗粒速度的影响,以及导流筒及环隙内的固含率和颗粒速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升管相比,该新型提升管内可同时存在多种流型,提升管底部扩径段内为径向较为均匀的密相床,上部等径段为稀相床;导流筒的存在对从斜管下来的固体颗粒产生重新分配的作用;导流筒和环隙内存在较大的固含率和颗粒速度差;由于导流筒的抽吸作用,在提升管底部扩径段内,管中心处催化剂颗粒向上运动,边壁处催化剂颗粒向下运动.
关键词:多产乙烯丙烯(MPE);组合进料;导流筒;循环流化床;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