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5-04-14]
“对等关税”对我国经济总量和结构上影响是深刻的,我们分析了“对等关税”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机制,总体上,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和净息差带来额外压力,同时资产质量能保持稳健;对银行业影响可控。“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建议积极关注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关注大行、招行和优质城农商行。
[农、林、牧、渔业] [2025-04-14]
奶牛养殖具有周期性,本轮奶价下降已超3年。奶牛养殖周期一般是5-6年,由于生产的惯性和盲从性,原奶价格也呈周期性波动。2008年以来,国内原奶周期可划分为2008-2018年年中、2018年下半年—至今两轮。本轮周期中,国内主产区生鲜乳均价自2021年9月步入下行通道,至今已下降超40个月,奶价较阶段高点跌近30%。
[金融业] [2025-04-11]
“分析师预期修正增强选股策略”从 2021 年 1 月开始样本外跟 踪,截至 2025 年 3 月底,累计绝对收益 47.73%,累计超额中证 500 收 益 58.73%。“行业轮动组合”从 2022 年年初开始样本外跟踪,截至 2025 年 3 月底,累计绝对收益 9.04%,累计超额收益 21.14%。“沪深 300 指 数增强策略”从 2009 年 6 月至 2025 年 3 月底,组合年化收益 7.75%, 相对沪深 300 指数的年化超额收益为 6.43%,超额最大回撤-10.67%。
[农、林、牧、渔业] [2025-04-11]
本周热点:2025 年 4 月 2 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 等关税”,随即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 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关税。关税变化与逆全球化趋势 下,农业板块面临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一,关税反制对部分农产品价 格存在涨价传导。
[农、林、牧、渔业] [2025-04-11]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牛肉生产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近年受海外低价牛肉进口冲击,2023-2024年国内牛肉行情 持续回落,本土肉牛养殖受制于成本和模式劣势难以为继。后续肉牛大周期预计将围绕海外进口调控和国内供给出清展开。
[农、林、牧、渔业] [2025-04-11]
2025 年 4 月 4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 商品加征 34%关税。经国务院批准,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起,对 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 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 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之前,货物已 从启运地启运,并于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至 2025 年 5 月 13 日 24 时进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农产品方面,从美国进口品种占 国内消费较大的品种依次为:高粱、大豆、棉花、牛肉和玉米;其他品种如 猪肉、鸡肉、小麦、乳制品占比均不大。
[金融业] [2025-04-11]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宣布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动荡。特朗普关税政策并非仅 针对中国,美国征收的是全球关税,如果仅对部分国家征收,那被征收国家可能 会通过未征收的国家转口贸易,从而使得美国关税政策失效。其核心目的包括: 缩减贸易逆差;通过征收关税,补充财力;重振美国制造业。
[金融业] [2025-04-11]
1. 关税冲击与中美债市。如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提到的,贸易摩擦升级使 美国股市承压,同时打击美国消费者信心。如果美联储坚持抗通胀立场, 美国消费者物价在经过短期调整后,抑制居民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概率, 要高于持续滞胀。因此,美国国债短期收益率或受价格调整影响,使其波 动性放大;长期收益率逐步回落的确定性较高。美国国债 10 年期收益率 不排除降至 4%以下,但进一步下行或需“关税对物价一次性冲击”假设获 得验证。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5-04-11]
工业燃料领域用气量在 2023 年天然气消费总量中占比近 42%,在天然气下游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在工 业领域主要用于工业窑炉和工业锅炉,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钢铁等行业。在该领域,天然气的主要替代能源 为煤炭。9M13,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拉开工业领域“煤改气”的序幕。但天然气保障供应能 力的瓶颈和煤气经济性对比致使工业领域“煤改气”的进程反复,但也变相使得工业燃料用能方面具备一定煤气 转换的灵活性。
[金融业] [2025-04-11]
经历一季度的调整,梳理二季度地方债投资的五个关键要素变化, 整体上看二季度地方债的配置价值上升,但需注意配置策略: 1.地 方债特别是专项债发行放量是必然,但发行期限基本与国债错开, 成为二季度超长债供给的主要力量;2.经过调整和恢复,当前地方 债利差重新分化,但次发达地区仍然偏向趋同;3.综合地方债换手 率看,30 年次发达地方债性价比较高;4.目前看置换债流动性最佳, 但可能与发行节奏有关,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后流动性可能 提升;5.理财回表可能助推银行配置地方债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