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11-1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11-18]
2024 年 11 月 6 日,在 AI 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了新一代人形 机器人 Iron。Iron 采用仿人设计,搭载自研 AI 芯片和智能系统,展示 了小鹏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最新探索。同时,小鹏也在会上进一步展 示了其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上的布局。小鹏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硬件和技术上都进行了全方位升级。相比上一代 PX5,Iron 的设计更加贴近人类形态,性能上也有了显著提升。
[综合] [2024-11-18]
10 万亿元化债规模超出市场预期,但只是前奏。预计今年 12 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房地产税收、置换债发行等第一批支持性政策将落地,而提升赤 字率和发行特别国债等第二批政策,大概率将于明年 3 月份的全国两会进行具体部署和安排。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预计明年的广义赤字将达到 12 万亿元左 右。
[金融业,综合] [2024-11-18]
11 月 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增加 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同时从 2024 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 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 4 万亿元,累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 10 万亿元。如何看待此次政策以及后续影响?
[综合] [2024-11-18]
CPI 方面,10 月 CPI 环比-0.3%处于近年同期的下沿,CPI 同比 0.3%,低于市场预期的 0.4%,较前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食品仍是主要支撑项,非食品项 CPI 继续通缩,同比较上月再下降 0.1 个百分点至-0.3%。核心 CPI 表现羸弱,同比 0.2%,环比 0%,环比处于历史同期的最低水平(同比方面,2020 年之前中国核心 CPI 通胀中枢大多维持在 1.5%-2%之间),符合我们在点评 9 月 CPI 时的预测(原文:“我们预计下半年核心 CPI 通胀同比将由上半年的 0.7%回落至 0.2%左右”)。其中核心 CPI 的主要拖累项是家用电器价格,同比较前月回落 1.3 个百分点至-3.3%,或与近期各地以价换量的消费刺激政策有关。预计 2025 年核心 CPI 有望逐季回升,摆脱通缩,但复苏高度有限,全年同比增长 0.5%。
[综合] [2024-11-18]
美国:共和党或横扫选举;美联储放缓降息步伐,鲍威尔表态偏中间路线,并捍卫美联储独立性;后续关注特朗普组阁及政策兑现节奏。欧洲:欧元区制造业 PMI 低位运行;英央行如期降息。日本:工资增长强劲,日央行表态偏鹰。美国高频指标跟踪:周度经济现状总体健康,周度就业降温,粗钢生产低位回落,零售增速上升,利率上行压制房地产需求,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较小。全球资产表现:本周伴随大选和美联储降息落地,海外“特朗普交易”开始走向分化。
[综合] [2024-11-18]
10 月 CPI 同比增速为 0.3%(前值 0.4%),低于市场和我们预期(Wind 一致预期为 0.4%),交通通信的价格是主要拖累,10 月交通通信同比下降 4.8%。10 月 PPI 同比 增速录得-2.9%(前值-2.8%),低于市场和我们预期(Wind 一致预期为-2.5%),主要受中下游供需不平衡及部分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影响。我们认为,当前通胀水平正处于筑底回升的早期阶段,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等因素带动下,有效需求恢复的弹性空间较大,预计货币政策仍有降准、降息等总量性宽松空间。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 [2024-11-17]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为大模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 必要的支持,而大模型技术的创新突破也在不 断驱动着互联网科技向更高层次演进和发展, 最终推动千行百业协同进步。 在电商行业中,大模型架构的基础层、模型层 和应用层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体系, 有效驱动着电商平台从数据获取到智能决策, 再到最终服务优化的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在线下零售行业,大模型通过精准数据分析、 供应链管理、智能硬件集成等方式,助力其实 现消费者洞察深化、服务体验优化、供应链管 理智能化的核心业务升级转型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4-11-17]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步入生成式AI时代,其标志是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这些模 型能够自主地学习和应用新知识,表现出了类似人类的创造力和推理能力。这种进步 为达到人工通用智能(AGI)奠定了基础,使大语言模型成为科技和研究机构长期关 注的重点。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语言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将成为人工智能 领域的主导力量。它不仅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还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甚至可能改变我们对智能和生命的理解。
[金融业,综合] [2024-11-15]
本轮化债有何不同?本轮化债依然用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置换,人大常委会明确将新增 6 万亿元的专项债务限额,2024 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增加到 35.52 万亿元,此外,今年起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 8000 亿元用于化债,地方化债资源直接合计增加 10 万亿元。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新增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限额,意味着本轮债务置换将隐债全部置换为专项债,化债的效率和效果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