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3-09-28]
8 月行业表现超预期。乘联会口径:8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 223.7万辆(同比+5.7%,环比+6.5%),批发销量实现 223.7 万辆(同比+6.7%,环比+8.3%)。交强险口径:8 月行业交强险口径销量为 186.1 万辆,同环比分别+2.5%/+8.0%。中汽协口径:8 月乘用车总产销分别实现 227.5/227.3 万辆,同比分别+5.4%/+6.9%,环比分别+7.5%/+8.2%。8 月整体产批零表现均超出预期,呈现淡季不淡的整体态势。出口方面:8 月中汽协口径乘用车出口 34.9 万辆,同环比分别为+34.2%/+7.1%。
[汽车制造业] [2023-09-28]
乘联会口径,23年8月全国乘用车批售223.7万辆,同/环比+6.7%/+8.3%;1-8月累计1537.6万,同比+6.8%。8月成都车展推出近1600款车型,大量优质供给和低价新车的推出再次刺激 8月车市需求释放。8月终端让利&促消费政策利好持续,后期智驾政策落地等利好叠加即将到来的国庆出行需求爆发,“金九银十”有望迎来高增态势。
[医药制造业] [2023-09-28]
2022 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达 1891 亿元,预计 2022-2030E CAGR 13.8%。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转引自爱美客 H 股招股书)及艾尔建美学与德勤《中国医美行业 2023 年度洞悉报告》,2022 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达 1891 亿元,与 2021 年基 本持平,2017-2022 年 CAGR 13.7%,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 2030 年市场规模达 5323 亿元,2022-2023E CAGR 13.8%。
[医药制造业] [2023-09-28]
从渗透率/项目数量/频次/客单等多维度看,中国医美行业空间广阔、增长确定性强。供给创造需求,新材料、新技术、监管、跨界等多因素驱动医美生物材 料日趋丰富,局部减脂、防脱发成为泛医美新赛道。生物材料企业:1)赛道孤品拓蓝海、享红利——PLLA/PCL/重组胶原等;2)红海品类,创新谋发展 ——交联技术等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批发和零售业] [2023-09-28]
2023年8月(8月1日-8月31日)沪深300下跌6.21%、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跌4.95%,申万美容护理指数跑嬴沪深300指数1.2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排第10;2023年1-8月,沪深300下跌2.75%,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跌14.87%,申万美容护理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12.12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涨幅排名第30。
[采矿业] [2023-09-28]
动力煤供紧需强,价格延续涨势。供给方面较为紧张,目前安全检查仍然频繁,产能恢复仍需一定时间,预计本月底前煤炭产能持续保持紧张。进口方面,随着海外原油及煤炭价格的反弹,进口价格走高,煤炭进口出现明显的收缩,预计后续煤炭进口将保持逐步回落。综合来看当前煤炭供给出现明显收缩,预计短期内煤炭供给边际收缩将成为供需关系的主要决定因素。
[金融业] [2023-09-28]
在2023年上半年,投资者需面对重重市场挑战,尤其是严重影响现有业务模式的高利率,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挑战、地缘政治冲突和估值受压,因此纷纷暂缓重大的投资计划,令金融科技投资异常低迷。由于短期内这些不利因素仍然存在,金融科技投资在2023年下半年将保持疲弱,但金融服务转型的长期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以下是我们对2023年下半年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预测。
[教育] [2023-09-28]
“双减”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学科类培训。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 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严格规范 K-9 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
[建筑业] [2023-09-28]
基建端,2023年 1- 8 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 6.4%,较 1-7 月减少 0.4 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继续放缓,但维持相对较高水平。根据财政部数据统计,2023 年 1-7 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 2.50 万亿元,占年度发行总目标的 65.71%。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加快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稳定投资,促进基建投资企稳回升。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023-09-28]
根据结构不同,丝杠可分为梯形丝杠、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行星滚柱丝杠是丝杠所有品类中性能最优异的子类。以价值量和竞争格局分类,梯形丝杠和 C7-C10 级滚珠丝杠属于中低端丝杠,产品价格低,国内成熟供货。C3-C5 级行星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为中高端丝杠,国产化率低于 30%。C0-C3 级别的行星滚 柱丝杠和滚珠丝杠为高端丝杠,制造难度大、产品认证周期长、价值量最高,国内仅少数厂商可供货,国产化率约 5%,日欧企业占据 90%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