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2025-03-27]
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钢铁行业有三重因素有望促进行业格局改善。 供给端,政策限产+部分企业现金流压力推动行业供给加快出清。碳中和背景下, 政策端明确钢铁去产量为中长期基调,节能降碳要求有望加快落后产能出清,供给端 行业的兼并重组有望推动未来集中度的提升。
[金融业] [2025-03-27]
理财收益波动,股票 ETF 份额回落 2025 年 2 月全市场发行理财产品 4622 份,环比+2.0%;公募基金发行份额 658 亿份,环比-21.0%。股票 ETF 份额环比下降、资产净值环比提升,分 别-3%至 1.95 万亿份、+1%至 2.86 万亿元。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深化, 奠定资管产品发展基础。建议把握优质个股机遇,银行推荐零售及财富管理 标杆招行(AH),财富管理战略地位提升的宁波银行;券商推荐大财富管理 产业链具备较强优势的招商证券 H、东方证券。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 [2025-03-27]
2月轮胎上游原材料价格:2025年2月丁二烯均价11833.33元/吨,环比下降1.62%,同比上涨17.47%;天然橡胶均价 2107.89美元/吨,环比上涨3.38%,同比上涨33.89%;丁苯橡胶均价15039.29元/吨,环比下降1.21%,同比上涨 18.51%;炭黑均价7439.29元/吨,环比上涨8.94%,同比减少5.40%;锦纶帘子布均价20500.0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 减少7.8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5-03-27]
多重利好共振下实现"春节后开门红"。随着 2025 年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 政策的逐步启动,加之车企主动稳定价格预期,总体车市价格战相对往年温 和。同时受益于宏观环境改善、春节营销延续及 2024 年低基数效应,零售表 现显著强于上年节后走势。DeepSeek 撼动了依赖算力堆砌的传统 AI 发展模 式,使得大规模车端快速应用成为可能。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智能网联新能 源汽车定位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增强了智能座舱和智驾等概念的消费引导。受 节后复工和天气转暖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偏好发生转变,成为节后市场恢复主 要驱动力。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3-27]
2024 年我国软件产业增速呈现回落趋势。2024 年软件业务收入 13.7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0%,较 2023 年 13.4%的增速回落 了 3.4PCT。2024 年软件业务利润总额 16953 亿元,同比增长 8.7%,较 2023 年 13.6%的增速水平回落了 4.9 PCT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5-03-27]
俄乌停火判断再发酵。当前俄乌停火谈判虽取得初步进展,但地缘政 治博弈呈现显著不对称性,美国持续主导谈判进程,而作为关键利益 相关方的欧洲在能源安全、经济复苏等领域的核心诉求尚未得到实质 性回应。从市场影响维度观察,无论最终停火协议能否达成,俄乌冲 突已深刻重构全球能源供应链与大宗商品贸易版图,一旦停火协议达 成,油运、干散货运可能迎来全新的风险和机遇。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3-27]
新能源两年多的价格战硝烟已近散去,在这轮角逐中,我们看到了头部企业的强力、终端需求的韧性以 及技术创新的广度,当前二八分化的格局已更加清晰,行业前行的主变量正更多依托优势型企业在产品、 市场端的不断探索,政策环境的冷热变化只是一时之虞,新技术和新市场的破冰值得更多关注。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3-27]
智算需求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驱动数据中心柴发需求提升。在需求推动下,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高速增长,中国智算中心 (AIDC)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国内智算中心未来5年迎来发展窗口期,国内智算中心产业目前处于高速增长期,未来 3 年全国在建及拟建智算中心资源规模至少为截止2023 年底投产规模的五倍,增量算力规模约 770EFLOPS ((FP16), 折合市场投资超 5000 亿元。若以柴发机组在数据中心中的成本占比10%进行测算,未来三年数据中心柴发需求超500亿元。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5-03-27]
人形机器人潜力巨大,智能感知是核心子系统之一。人形机器人目前尚处于产业早期阶段,由于其拟人属性,未来有望深刻变革人类生 产生活方式,市场潜力巨大。感知层是人形机器人核心子系统之一,人形机器人通过视觉、力觉、触觉等多传感融合协调完成对环境的 感知和各种类人精细操作,成本占比约15%,地位举足轻重。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5-03-27]
GPGPU 与 ASIC 性能对比一览 我们梳理各芯片参数,得到如下结论: 1)算力方面,多数 ASIC 较少涉及高精度浮点数数据,聚焦于低精度领 域且拥有相对而言更可观的功耗控制与能效比,但尽管在低精度领域, 算力性能部分指标仍难以与同时期的 GPGPU 相媲美。2)存力方面, ASIC 算力密度高,算数强度迭代快,但在显存带宽和容量上与 GPGPU 仍有较大差距,近期表现亮眼的 LPU 则通过超高内存带宽突破性化解 传统 GPU 的内存瓶颈。3)互连方面,英伟达 NVLink 所能实现的 Scaleup 互连能力一骑绝尘,挑战英伟达 NVLink 的难度较大。ASIC 在特定 性能上表现突出,但整体来看仍较难超越英伟达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