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综合,农副食品加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07-20]
本文讨论了河北省石家庄城乡一体化的乡村产业体系。在城乡融合过程中,河北省石家庄形成了新型的“农工互补”的乡村经济生态体系,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就地城镇化”奠定了基础;而“半工半耕”的家庭生计模式是这一体系的微观经营机制,家庭在兼顾农业生产的同时,在本地非农就业与外出务工之间灵活选择,形成了一个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外出-回流”机制。
[房地产业] [2021-07-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房地产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涨价潮,第一次是2003年“非典”之后,第二次是2008年4万亿刺激政策启动后,第三次是2015年底去库存政策实施后。高房价带来虹吸效应,导致经济过热、房产泡沫加剧、社会资源配置失衡、贫富分化加剧,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和社会问题。通过对欧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房地产政策及实施经验的分析,探究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为政府破解高房价决策提供思路和借鉴。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7-20]
1-6月,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用电增速均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平均水平;全国15个省份全社会用电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日均用电量创历史新高;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1-07-19]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新经济、新业态背景下,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保险市场的产品大同小异,培养高素质的保险从业人员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保险业的教育培训对象除了客户之外,重点集中于保险的从业人员。本文以保险业教育培训市场为研究对象,从体系、要素、销售模式、疫情对其影响等多个方面探求我国保险业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在未来的发展中,保险业教育培训市场将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各大保险公司也将应时而变,完善线上培训体系,积极开拓线上业务,并随之产生一系列关于线上销售的新型产品。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7-19]
一个企业所支付的薪酬水平高低无疑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吸引和留住人才之能力的强弱,进而影响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薪酬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①广东省高收入群体的薪酬水平的增长相对较快,中低收入群体的薪酬水平增长相对缓慢,收入差距出现扩大的趋势;②金融业平均薪酬持续领跑,行业间薪酬差距仍然明显,行业内收入差距逐渐扩大;③职工薪酬同企业规模、学历和工龄呈正相关,影响作用明显;④合同制度用工与劳务派遣用工的薪酬水平差距有所扩大。
[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 [2021-07-19]
建设县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稳定就业、服务经济、发展人才的功能至关重要。本报告主要通过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特征,实地调研部分地区县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情况,总结当前县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独特的功能目标与业态布局、扶持政策与制度建设、运营情况与存在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县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树立科学的建设和运营理念、充分发挥园区平台载体作用、积极争创省级园区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县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7-19]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一个地理、经济概念上的区域,其区域政策当然不能脱离中国的整体制度环境,东北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也服从于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因此我们回顾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征的历史演变,必须先研究全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背景下,了解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在不同时期受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呈现出的较为明显的特征性现象。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教育,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021-07-19]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前,东北地区面临经济增速下滑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人才流失严重,就业形势严峻,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职业选择、地域分布、薪酬水平等,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了解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学视角探求其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地政府制定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当地高校开展大学毕业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当地企业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招聘工作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为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找准工作定位等提供切实帮助和科学指导。本书期望通过系统研究,了解目前东北地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从现状出发、由问题入手,探讨其经济学原因。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7-19]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去年出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正式开启;各地文旅消费券层出不穷……近两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如何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也一直是业界重点关注的话题。近日,由中国旅游报社、常州市政府主办,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深融合•扩消费•高质量”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论坛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以及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意义,深入探讨文旅消费热点话题,并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7-19]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眼下红色旅游势头正猛。随着暑期的到来,各地红色旅游市场相继迎来出游高峰。相比往年,在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的加持之下,红色旅游在内容打造方面更加注重场景化,通过戏剧、园区或特色小镇氛围打造等方式,不断赋予传统红色旅游IP更多的生命力。某在线旅游平台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目前,超过40%的年轻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兴趣点在于“喜欢沉浸式的体验”,从深度讲解到科技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他们不曾了解到的历史知识。事实上,要想获得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青睐,首先就要读懂他们的“心”,而如今,诸如剧本杀、深度游、灯光秀等精品化文化消费活动正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