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4-01-15]
聚碳酸酯(PC)是具有优异性能的工程塑料,2015 年以来快速国产化,大量企业进入 PC 产业,2022 年以前产能保持快速增长,但始终维持大量进口状态,2019-2021 年进口量都在 150 万吨以上。2023 年以来 PC 行业的供需格局出现若干积极向好变化:(1)PC 供应端产能增速回归理性;(2)国内产业链企业普遍 完成了一体化配套和新产品开发,产业竞争力增强;进口替代过程显著加速,进口替代叠加反向出口有望带动百万吨量级的国内产量;(3)2022 年以来 PC 价格有较大幅度下跌,与其他竞争性材料相比性价比大幅提升;(4)PC 在终端下游,尤其是消费电子的新应用层出不穷,拉动了下游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批发和零售业] [2024-01-15]
当前阶段,电商渠道增速放缓,分流影响减弱,渗透率提升斜率有所降低;同时购百、超市等传统实体零售企业仍处于恢复阶段,投资现金支出和拓店节奏大幅减缓,预计未来一年内将以 现有门店内生经营效率改善为核心举措,因此传统综合电商和实体零售渠道或逐步进入供给相对稳定的阶段。然而,当前经济景气相对偏弱,消费理性化趋势延续,或仍能赋予部分新业态 结构化的增长机遇。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4-01-15]
供给:1-11 月原煤同比增速明显放缓,11 月环比上涨。2023年1-11月,原煤累计产量实现 42.39 亿吨,同比增 2.90%,增速较2022 年同期明显下降。11 月当月实现 4.14 亿吨,同比增 4.60%,环比增6.49%。需求:终端需求缓降,11 月需求端边际改善。基建和制造业坚挺,终端需求平稳。前 11 月电力和非电需求分化。
[批发和零售业,医药制造业] [2024-01-15]
复盘 2023:业绩分化,估值下调,持仓走低。美容护理板块 2023 年绝对与相对收益均较弱。背后有业绩下修+估值下调双重因素,更多是景气度走弱下的估值下调。消费偏弱下医美与美妆业绩均有分化,但分化因素各异。医美分化更多源于需求弹性差异,美妆品牌分化则更多源于个体经营差异,亦有美妆品牌内部积极调整迎来边际改善。
[综合,医药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 [2024-01-15]
化妆品:挖掘国货Alpha机遇。行业渠道红利下行,整体需求表现放缓的背景下,国货品牌表现有所分化,优质国货表现亮眼。展望未来,日本核废水事件、消费者消费理念转变、国潮风为国货化妆品提供机遇与空间,消费者对国货产品认知和需求不断加大,国货排名逐步提升,国产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强研发力成为国货发展的核心底层支撑,同时品牌矩阵、大单品产品力、功效性等助力优质企业快速发展,建议关注:1)产品矩阵丰富、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珀莱雅;2)聚焦优质赛道,打造功效优势标的:贝泰妮、巨子生物、华熙生物。
[烟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综合] [2024-01-15]
轻工作为传统制造业,一方面:伴随以地产链为代表的部分行业渐进成熟期,在当前政策预期下需求难有较大弹性;另一方面:过去三年作为资本开支大年,诸如造纸等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等问题,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产能持续去化;在此背景下,行业投资从过去“买赛道”的β式投资变成对好公司的精耕细研,当行业的毛利率被供需格局压制的背景下,优秀的公司的成本管控、组织效能等竞争要素提到更加重要的高度,关注龙一的提估值机会。
[批发和零售业] [2024-01-15]
10-11 月美妆线上增长仍以抖音渠道为主要驱动。我们认为,抖音平台延续其内容优势,协同货架场景放大品牌流量资源曝光,有效提升老客复购率与首单种 草率,平台已逐步成为化妆品类的销售重心,并在此次双十一大促表现出良好爆发力。国货品牌也紧抓抖音流量风口,高频上新兼顾新客获取&老客复购,系 列化延伸与推新思路打造品牌力,龙头凭借高效组织架构和扎实中后台体系加持,调整产品、强化投放,有望持续扩大优势。结合基本面与估值,重点关注: 珀莱雅、贝泰妮、巨子生物,关注水羊股份、福瑞达等。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4-01-15]
行业数据:1)业务量:11 月完成业务量 136.4 亿件,同比增长 31.9%;1-11 月累计完成业务量 1188.2 亿件,同比增长 18.6%。2)行业收入:11 月行业 收入 1241.4 亿元,同比增长 26.9%,1-11 月累计收入 10885.2 亿元,同比增 长 13.7%。3)单票收入:11 月单票收入 9.1 元,同比下降 3.8%,环比下降 0.1%(-0.01 元),1-11 月票均 9.16 元,同比下降 4.1%;分产粮区看,广东 11 月单票收入 8.68 元,同比下降 1.3%(-0.12 元),环比增长 0.65 元,浙江 11 月单票收入 4.8 元,同比下降 8.9%(-0.47 元),环比上升 0.12 元,其中义乌 11 月单票收入 2.68 元,同比下降 5.1%(-0.14 元),环比增长 0.08 元。 4)集中度:1-11 月 CR8 84,较 1-10 月环比下降 0.1%。11 月市场份额:圆通(15.9%)>韵达(14.1%)>申通(13.2%)>顺丰(8.6%)。
[汽车制造业] [2024-01-15]
1、我们认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体系初步形成。2、各整车品牌陆续在价格和销量之间找到平衡点,进而确定了各自的价格带,也进一步约束了后续的车型规划。3、一线品牌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有望延续强势,巩固甚至扩大领先地位。4、二线品牌依靠性价比保障销量,财务上仍有压力,以时间换空间。5、新进入品牌需要投入更大的资源在产品、营销、技术等多方面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完成向主流品牌的进阶。
[汽车制造业] [2024-01-15]
2023年11月智能电动汽车需求跟踪。11月行业产批零表现符合预期,企业库存和渠道库存整体补库提速。重点关注车企中,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上汽/广汽2023年11市占率分别为3.4%/0.6%/1.7%/0.8%/11.8%/7.1%/5.2%/4.2%/16.3%/10.6%,环比上月+0.0pct/+0.0pct/+0.1pct/+0.0pct/-0.5pct/-0.4pct/-2.5pct/-0.6pct/+1.3pct/-0.7p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