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能源产业在新发展阶段也面临新的要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将推动能源产业发生系统性变革,现有的产业格局、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电力改革浪潮席卷而至,2023年,是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展的第8年。8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多元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电力的商品属性进一步显现,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增强,市场化交易电量大幅提升。2023年我国电力改革将加速迈入深水区,着力破解电力市场的重点难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省级现货市场实现全覆盖、绿电绿证交易全面提速……2023,新一轮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或将公布,更多新型储能也将成为市场主体,售电企业差异化服务将成为主流。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外制绿氢技术呈“多点开花”态势,国内则积极推进绿氢项目建设,全球最大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落户中国石化,整个光伏项目占地达到了9500多亩,预计年底投产后,其绿氢替代产业规模可达千亿级;11月23日,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在中原油田顺利实现中交,该项目运用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PEM),投产后将日产高纯度绿氢1.12吨,预计年利用可再生电力电量252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000余吨,有效助力我国绿氢事业发展。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的要求,传统能源企业顺应时代要求实现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战略转型是个系统工程,企业既要明确战略转型的方向,又要细化转型的路径,还要确立转型的阶段性目标并做好相关资源配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巴西是拉美地区第一大经济体,其电力生产和消费规模均位居区域第一,同时巴西也是全球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中国企业在巴西电力投资增长迅速,已成为巴西电力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巴西也成为中国在海外电力资产最大的国家。巴西电力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在于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预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需求,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持续的政策支持,以及电力国有资产私有化和海上风电开发的商业机会等。未来中国在巴西电力市场的投资热度将会持续,鉴于巴西仍面临着内外部政治、经济等不稳定因素,投资者应关注其政治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汇率、税收以及环评等风险。在进入市场的同时应积累资源,积极跟踪巴西绿色复苏的具体政策和国有电力企业的私有化机会,提前布局,通过专业机构对巴西的法律法规、税务体系、劳工政策以及环保要求进行研判和评估,建立风险识别和缓释机制,积极防范投资风险,避免在项目推进中“踩坑”。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运输管理工作是煤炭生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煤炭运输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关系着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着企业的成本。为满足现代煤炭企业运输管理工作的需要,需全方位多层次地考虑煤炭资源运输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全力转变煤炭运输安全管理思想陈旧、管理体系落后、运输安全技术设备退化等局面,提出具有时效性的解决措施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煤炭运输安全管理模式[1]。最终实现国家煤炭资源的均衡分布,以促进国家煤炭运输业的健康稳步运行,保证国民经济安全平稳发展。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转型和过渡能源的合理选择。应系统评估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突出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低成本发展,统筹做好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和跨省区输送,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体系建设,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能源技术进步是能源低碳转型、“双碳”目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应根据城市碳排放构成、能源结构现状和技术成熟度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力争实现无化石能源。在能源供给端,遵循“多能并跑,有序侧重”原则,加强光伏、风电、氢能、燃料电池、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关键技术攻关;在能源消费端,搭建能源系统集成化应用平台,提升能源跨部门间传输、利用效率。针对难脱碳行业,攻关碳捕获封存技术,全力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丰富了社会经济结构,但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导致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后果。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要求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能源类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煤电供应链是我国的支柱性供能来源,我国严格控制其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并鼓励其使用清洁类能源。论文以煤电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双碳”目标下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了我国传统煤电供应链发展的局限性,指出了清洁煤技术在煤电供应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清洁煤技术的应用策略。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加速了我国煤矿落后产能的退出,但同时关闭煤矿的合理再利用提上日程。为探讨关闭煤矿潜在的可利用资源及其利用前景,基于关闭煤矿彻底废弃的负面效应分析,对其潜在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各种资源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其在二次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关闭煤矿潜在资源主要包括剩余煤炭、矿井水、煤层气、地下空间以及生态开发与工业旅游资源;厘清剩余煤炭资源赋存特征、提高关闭煤矿信息化程度、构建关闭煤矿剩余资源评价体系以及建立健全关闭煤矿综合开发利用政策对关闭煤矿资源二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