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4-04-02]
汇川在工控业务领域为国内龙头,2023年行业经历下行期,但公司23年Q1-3通用自动化业务营收仍实现20%+增长。往24年看,汇川仍有望实现20%+盈利增长。新能源车电驱&电源业务方面,公司在2008年成立新能源部门为吉利熊猫提供电控,历经多年亏损以及市场质疑,终于有望在2023年迎来拐点,规模效应开始展现,进入盈利阶段。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4-02]
据新华社报导,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要求“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我们认为,中央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2024 年我国能源转型仍将继续加快。消纳现状估计:我国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暂未耗尽,新能源新增装机具备阶段性上行空间。我们估算,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仍有约 150GW 调节能力,若 2024 年及之后保持 2023 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则 3-5 年消化存量调节能力;若要求 2024 年及之后新增新能源装机保持 20%-30% 增长,则不超过 2 年就会消化存量调节能力。
[汽车制造业] [2024-04-02]
国家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主要有四种:车辆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给予节能车购置补贴。部分地区 2019 年还出台了限购放松政策。受益于政策的积极影响,汽车销量增速逐渐回升。2024 年 3 月 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汽车制造业] [2024-04-02]
华为三种模式打造汽车朋友圈,技术叠加营销赋能中国车企。华为具有天然高关注度、高流量优势;通过零部件供应商(Tier1/Tier2)、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智行(智选模式,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 产品供应、宣传发布、上市销售)模式赋能车企,不造车,能力聚焦零部件及软件技术。22 年智能汽车业务贡献 21 亿元收入(占当年收入 0.3%),23 年上半年该部门收入 10 亿元。公司持续投入资源,截至 22 年末累计投入 30 亿美元,研发团队 7000 人。23 年 11 月华为成立新的子公司覆盖汽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解决方案,接受车企融资,目标建立股权多元化公司。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4-04-02]
我们在 2023 年 11 月 15 日,外发报告《美国 LNG 项目进度受阻,美国天然气供需或持续宽松》里面对美国天然气供需格局进行过预测,预计 2024 年由于美国天然气出口能力新增有限,并且国内需求也比较疲软,所以供需关系或将进一步宽松。但是在 2025 年,由于美国天然气出口能力开始放量,美国天然气供需格局相较于 2024 年将略微收紧。在 2027-2028 年,美国还有一波出口能力将会投放,那么美国气价(HH)价格是否会因为出口带来的需求增长而增长?本文将从码头的角度去展望 HH 的合理中枢。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4-02]
可控核聚变是人类终极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核聚变是几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 实现将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一般是氘、氚反应。核聚变的原料氘在海水中储量极其丰富,资源约束问题将大大缓解;聚变安全可靠,其发生条件的严苛使得其不易发生安全事故;聚变也不存在污染,氘氚聚变产物氦不存在放射性。我们认为,可控和自持将是可控聚变技术的研发方向,可控的难点在于等离子体的长时间约束和净能量增益;自持的难点在于氚材料的增殖。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4-02]
光伏产业链价格触底,需求复苏强劲。2023 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显著的价格调整,从上游的硅料、硅片到下游的电池片和组件,各类光伏产品的价格相较于年初水平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目前价格已接近底部,行业正处于去库周期。2024 年 3 月组件全球排产 55.95GW,环比+51%,需求端超预期。2024 年预计全球光伏装机 491.8GW,同比增长近 20%;其中,预计中国新增光伏装机 230GW。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4-04-01]
绿色航运目标明确,减排之路充满挑战。 ① IMO 2023年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目标到2050年前后实现净零排放,并计划制定中期法规措施推动目标达成;②达成IMO减排目标面临四大挑战——绿色燃料制备与船舶减排技术、港口及基础设施与造船技术、绿色燃料的产能及其经济性中,最核心的挑战是绿色燃料与传统燃料之间较大的成本差异。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24-04-01]
2022 年 10 月,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国企改革话题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黄金珠宝行业中,央国企龙头相对较多,我们选取的老凤祥、菜百股份和中国黄金是国企改革的排头兵,三家公司 ROE 表现稳健,同时与其他行业的优质央国企类似,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的特点。
[食品制造业] [2024-04-01]
复调行业历经“大起大落”,格局更迭优化,现迎来发展拐点: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推动复合调味品行业 C 端迎来高速增长,复调零售端市场规模 2017-2020 年 CAGR 达 12.5%。2021 年,行业迎来阵痛期,部分中小企业承压之下逐步出清。我们认为行业回调主因:1)疫情逐稳下外出就餐恢复,分流复调居家消费需求;2)企业需减少渠道库存积压;3)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大于求;4)渠道历经快速扩张后治理亟需调整优化;5)消费者教育有待提升。历经调整后,目前行业格局优化改善,逐步趋于稳定,竞争态势有所放缓,截至 2023 年底,调味品在业存续企业相比 2022 年下降 4.6%。头部企业的迎来调整契机,各企业开始内外兼修,重新规划组织架构、产品、渠道、产能及目标。我们认为复合调味品行业现否极泰来,迎来崭新发展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