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5-06-27]
超导:全称超导电性,是指某种材料在降至某一临界温度时,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则被称为超导体或者超导材料。超导现象的首次发现可以追溯到1911年,当时荷兰物理学家海克·昂尼斯在氦气液化的过程中进行了一项关键性实验。昂尼斯将金属汞冷却到了4.2K(约-269°C), 发现汞的电阻突然下降到零。由于这一发现,昂尼斯在1913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同时首次提出了“超导”这一术语。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6-26]
在线音乐行业具有强双边效应,且与经济相关性较弱,我们认为音乐行业的“一超一强”公司属于优质长期现金流资产。音乐行业 特点:1)集中度高,主要系高版权费,新进入者将面临高额投入,因此竞争格局集中(国内腾讯音乐占比约66%,第二名云音乐约 27%)。2)音乐付费供给侧推动音乐付费增长,用户生命周期长,订阅流失率较低。如Spotify 2020年以来订阅用户流失率基本在 4%以下。随着版权意识逐渐变强,平台可以调节付费墙比例和精细化运营,提升订阅渗透率。24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同比增长15%, 高于全球。根据环球音乐公司指引,美国流媒体时代人均音乐消费(剔除通胀)对标CD时代有翻倍空间;中国录制音乐占比GDP来 看,与美国、日本甚至东南亚仍有差距。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5-06-26]
三大增量助力推理算力需求加速。AI 算力消耗开始从训练走向推理,并且带来显著的算力增量,探究背后增量需求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各家互联网大厂纷纷加速 AI 与原有业务结合;二是 Agent 和深度思考推理的结合,通过两者结合,Agent 执行任务准确率大幅提高,Agent 执行一次任务平均消耗 token 达到十万亿的量级,大幅超过 AI 搜索单次问答 token 消耗,并且能延伸到更多开放式场景,同时多 Agent 协作的 群体智能也已开始逐步商用化,过去复杂、多步骤的任务可通过Agent 实现,Agent 的普及将带来推理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三是多模态,随着多模态生成的图片及视频质量今 年均显著提升,今年 AI 营销内容占比提升十分明显。
[金融业] [2025-06-26]
2025 年 5 月人民币贷款增加约 0.62 万亿元。5 月存量社融同比 8.7%,增速环比基本持平,增量结构上来看,社融主要支撑项为政府债及企业直接融资。2025 年 5 月 M1、M2 同比增速为 2.3%、7.9%,增速环比上升 0.8 个百分点、下降 0.1 个百分点。
[金融业] [2025-06-26]
2025 陆家嘴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聚焦四点:全球金融治理;更宽领域、大幅度金融开放;资本市场促进科创和产创融合;一揽子外汇创新政策。
[综合] [2025-06-26]
文旅:关注暑期旺季催化,同时关注文旅结合 IP 的新消费逻辑延伸,以及“苏超”对于江苏区域性的主题带动。近期主题方面,建议关注 IP+景区的概念延伸,关注峨眉山 A、长白山、祥源文旅、海昌海洋公园等。第二个主题“苏超”热度持续提 升,建议关注江苏片区出行、体育相关公司主题机遇,建议关注天目湖、金陵体育等。
[综合] [2025-06-26]
5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326 亿元,同比增长 6.4%。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37316 亿元,增长 7.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5 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36057 亿元,同比增长 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5269 亿元,增长 5.4%。1—5 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76490 亿元,增长 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6681 亿元,增长 4.9%。
[金融业] [2025-06-26]
5 月消费表现亮眼。5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4%,增速环比加快 1.3pct。5 月国补政策与“618”网购促销提前形成双重利好,显著释放线上消费活力,家用电器(yoy+53.0%)和通讯器材(yoy+33.0%)增速环比提高 14.2pct/13.1pct。服务消费稳中有升,1-5 月服务零售额增长 5.2%,文旅休闲和餐饮需求持续释放。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5-06-25]
舜宇光学 1984 年创立,专注光电 50 年,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商,是“从乡镇企业向现代化生产迈进的典范”。近 20 年来,坚持“名配角“战略,深耕 8 大应用。“财散人聚,共同创造”,舜宇光学与员工共享成长收益,高管持股低于 10%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5-06-24]
中国软饮料沉浮四十年,结构性增长开拓新空间。复盘我国饮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历经多次变革浪潮,上世纪 90 年代前国际巨头占领市场,碳酸饮料成为主导,之后行业 进入繁荣期,品类多元化成长,百亿级单品涌现,但 2015 年行业增长出现拐点,增速有所放缓,具备强消费粘性、健康低糖属性的品类快速成长,饮料行业呈现结构性增长态势。细分来看,瓶装水规模占比最大,2024 年占比达 36%,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增速远高于饮料行业整体,此外细分子品类也快速成长,低糖碳酸饮料、椰子水和其他植物水、100%果汁 10-24 年收入 CAGR 分别为 30%/25%/8%。借鉴日本软饮料行业发展路径,预计未来我国瓶装水、能量饮料、即饮咖啡、无糖茶等行业仍有增长潜力,部分品类有望凭借差异化优势走出自身的成长曲线,带动产业消费升级以及结构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