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4-11-14]
中国人民银行 2024 年 11 月 8 日发布《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的解读如下:对于下阶段的货币政策,央行表示,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我们认为,9 月 24 日发布会以来,政策端已经发生积极变化,而且在经济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政策暖风会持续。货币政策会保持稳健宽松基调,未来政策利率、存款利率调整仍会渐进式进行,但不会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11-14]
PDF+AI,赋能高效办公。PDF 阅读与编辑,是严肃办公应用的高粘性工具, “+大模型”和“大模型+”是两条产业落地路线。办公领域是 AI 落地优选场景之 一,更注重大模型的正确性、效率与溯源准确度,我们认为 AI 在办公领域的 赋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查询知识库:对于企业内、外部数据的及时查询、 对于当前处理文档表格类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希望借助大模型的知识、推理能 力实现办公提效;(2)执行操作命令:对于繁杂重复性工作,或不便于 UI 交 互的连续操作,用户希望通过自然语言实现 RPA(机器流程自动化),也就是 办公场景的 Agent。当前主流 PDF 厂商 Adobe、福昕软件、万兴科技、金山办 公都推出了 PC 端或云端的 AI 对话窗口,同时也有大模型厂商如文心一言、 讯飞星火、Kimi 等推出了在大模型交互窗口添加 PDF 文档的功能,并制定了 不同的商业化模式,可以视为“+大模型”和“大模型+”的两种不同形式。 外接基础大模型,“文本+UI”控制奠定应用软件基础形态。 “+大模型” 模式下,实现“文本+UI”的高效配合,以及与应用软件 know-how 结合的流程 自动化技术将构筑产品的壁垒。我们认为,C 端办公工具类应用(如 Office、 PDF 类)“+大模型”的模式,主要体现在外接通用基础大模型 API 提供服务, 并结合专用场景定制开发(与基础大模型做适配,或训练小模型满足特定功 能)。其中,为了接入大模型功能,需要对操作界面进行重塑,添加 AI 助手 面板,便于与模型交互;同时,也应做好 Agent 相关适配,实现文本控制操作 命令功能。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11-14]
在行业应用能力领域,文心一言、通义千问及 混元大模型等凭借其强大的泛化能力和深度学 习技术,能够灵活适应并高效解决各行业复杂 多变的实际问题,在各类行业能力评测中均展 现出卓越的表现和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 一些关键行业的能力评测中,这些头部大模型 展现出了显著的领先优势,例如文心一言与通 义千问已经在超过10个以上的行业中确立了其 专业能力的领先地位。然而,对比之下,目前 排名较为靠后的大模型在应对不同行业领域的 专业问题时,其处理能力和适应性略显不足, 尤其在面对行业细分场景和复杂任务挑战时, 表现一般。这意味着,对于这些大模型而言, 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加强其行业特性和专业能力 的优化提升,以满足更多行业需求,实现更全 面、深入的应用落地。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11-14]
智能体时代来临,小型端侧设备无法消化大模型大参数,而具身智能则有望 成为最佳载体。从具身智能训练层面看,仿真软件可为大模型提供海量、低 成本数据,解决真实数据高成本、难收集的问题,仿真软件有望实现大范围 应用。相比于刚性物体的仿真,柔性、流体的仿真技术壁垒更高,具备相关 技术积累的厂商优势突出。从具身智能商业化路径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商业 落地途径主要包括三种:(1)通用机器人路径对于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目 前特斯拉等行业巨头正加速布局。(2)纯软件路径的核心是设计通用的操作 系统使多个硬件厂商共享同一套软件,英伟达 Project GR00T 以华为鸿蒙 操作系统核心合作厂商有望深度受益。(3)垂直领域软硬一体路径能够使公 司形成数据壁垒,细分领域龙头具备核心优势
[汽车制造业] [2024-11-14]
Q3 终端进入销售旺季,规模效应+成本下降减轻企业经营压力;绑定优质客户实现高增长,降本控费稳定盈利能力 .
[汽车制造业] [2024-11-14]
华为赋能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引望构建智能开放平台;华为汽车领域业务发展历史:迎时代之势,以实力入局;五大解决方案+三大商业模式,华为凭强劲实力深度布局汽车市场;车企入股引望加深合作,华为有望与更多车企实现“向奔赴”; 乾崑 ADS 智驾功能升级,技术生态成型深度赋能;ADS 3.0:实现全场景贯通的类人智驾,向上树立标签;ADS 3.0 全面升级,ADS 4.0 在路上;功能进阶,实现全场景贯通的类人智驾;买断付费价格提高,有望加速形成智驾商业闭环;ADS SE:推动智驾普向下切入主流市场;全栈自研实现垂直一体化,多面协同保持智驾第一梯队;数据、算力储备持续突破,助力乾崑智驾快速迭代;构建全频谱感知能力,乾崑 ADS 坚持多传感融合;自研自动驾驶硬件底座,掌控硬核技术;以智能化深度赋能车企,加速行业格局演化
[汽车制造业] [2024-11-14]
2024 年 11 月预计有 6 款重磅新车/换代新能源车型上市,其中小鹏、吉利、比 亚迪新车对其相关标的股价潜在影响较大,建议重点跟踪关注上市情况及市场 预期变化。 1) 新势力:小鹏 P7+(20-25 万 C 级轿车)。 2) 传统车企电动车:广汽埃安 RT(10-15 万 B 级 SUV)、吉利银河星舰 7 (10-15 万 B 级 SUV)、比亚迪夏(25-30 万 C 级 MPV)、比亚迪方程 豹豹 8(30-40 万 C 级 SUV)。 3) 传统车企燃油车:吉利缤越 L(0-10 万 A 级 SUV)。 11 月重点关注小鹏 P7+、吉利银河星舰 7、比亚迪夏、方程豹豹 8。
[汽车制造业] [2024-11-14]
事项: 9 月全球轻型车销量约 678 万辆、同比-3.2%、环比+10%,海外合计约 410 万 辆、同比-4.9%、环比+7.3%,其中北美 145 万辆、同比-10%、环比-15%,欧 洲约 143 万辆、同比-3.9%、环比+44%,中国 268 万辆、同比-0.5%、环比 +16%。 评论: 海外轻型车销量同比延续下滑态势。9 月海外轻型车合计约 410 万辆、同比- 4.9%、环比+7.3%。具体各地区: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11-14]
光伏三季报综述;季度盈利能力变化趋势 ;期间费用:24Q3 环比上升;资产减值损失:24Q3 减值出现大幅下降 ;光伏板块经营质量分析;现金流环比继续改善,货币资金小幅下降;周转速率环比改善,负债率略有提升;主材环节:借款环比提升,现金流流出持续下降; 投资策略 ;24 年前三季度光伏装机延续增长趋势,未来仍具发展空间;光伏产业链价格跟踪:产业链价格筑底 ..
[房地产业,金融业] [2024-11-14]
、 成都市房地产政策:建筑规范率先调整,打开改善产品发展空间 • 成都市是率先进行设计规范调整的核心城市,于2017年对房屋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容积率下行、楼面价上涨,助力房企提升产品力以及改善型需求的释放。 本轮周期中,建筑规范调整为市场产品迭代打下基础,改善型产品的推出在稳住成都整体房价、推动改善需求入场及提高土地市场热度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2、成都市新房及二手房市场:市场回暖势头延续,供给侧房价底部有望率先形成,产品出现明显代际差异,部分项目实际得房率超100% • 新房及二手房总量持续放量,十一假期之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单周维持40万方以上量级,较9月周均成交几乎翻倍;二手房市场在十一假期后第三、四周成交 面积保持60万方以上成交规模,显著高于2023年周均成交量45.8万方,成交量高位企稳;10月成都二手房新增挂牌量环比下降2.8%,且二手房看房人数持续 上涨。此外,926新政后部分开发商收回折扣、主动涨价,表明开发商销售信心回升,挂牌量下降也表明二手房业主对房价回稳信心提升。我们认为,本轮周 期房价企稳较成交量企稳更加重要,若房企端及二手房业主端率先形成房价底,则有助于市场进一步“止跌回稳”。 • 2023年成都市产品代际差异显现,新一代产品实际得房率比前代产品增加约15-20%,部分项目得房率超100%,产品力大幅迭代推动改善型需求持续入场。 • 2023年成都市新房及二手房合计成交面积5213万平,同比增长18.4%。2024年1-10月合计成交面积3552万平,同比下降18.6%,但整体成交规模仍与2022 年水平相当,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且重点城市对比来看,成都市在房价韧性、去化周期及开盘去化率方面均表现良好,基本面优势显著,具备率先回暖的潜力。 3、成都土地供应:缩量稳价,新规变化带动土地热度提升 • 2024年1-9月成都市成交69宗土地,合计3468亩,同比下降38%,土地市场成交金额位居全国第6。成都市土地市场整体呈现出“缩量稳价”态势,9月两宗 核心板块宅地高溢价成交,其中天府新区麓湖37亩地块是新规划理念实施后的首宗“第四代住宅”土地入市,溢价率高达87%,有效拉升了市场预期。 4、成都产业发展:西部转移大潮核心城市,人口增长总量领先,有望率先带动就业改善 • 2023年成都市GDP为2.2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7位;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GDP16734亿元,同比增长5.2%;GDP总量及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常住人口2140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5万人,同比增长0.6%,10年常住人口CAGR达4.1%。在千万人口城市中人口增量排名TOP3,人口总量及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 9月国务院发文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其中提到通过产业转移来带动充分就业。本轮房地产行业购 买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居民对就业及收入预期不足,若产业转移能够带动充分就业,则有望提高收入预期,进而提振当地房地产市场。 5、成都城中村推进现状:24年计划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安置补偿资金规模不及商品房成交额10%,成都房地产市场韧性较强主要受内生发展动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