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 [2023-02-09]
投资策略:地产板块迎来开门红,在内部、外部环境都向好的情况下,行 业信心和基本面将进一步回暖,活下来的优质房企估值将进一步提升。我 们首选“有钱有地有人”的国央企地产物管,推荐绿城中国、越秀地产、 建发国际、华润置地、中海物业、保利物业,近期股权激励落地的越秀服 务值得关注;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度提升,我们更关注自身改善空间更大的 优质民企,推荐新城发展、旭辉永升、宝龙商业、新城悦服务、融创服务。
[综合] [2023-02-07]
制造业订单恢复强于生产,供给侧限制大于需求端 1 月份制造业PMI 在疫情达峰的背景下如期反弹,产需均有回复且需求强于生产,产成品库存在供给限制下仅小幅上行,原材料类购进价格明显上升。疫情的快速达峰除了带来需求的环比回升外,也缓和了供给端的瓶颈:雇员的逐步恢复助力生产上行,配送时间也有所加快,不过制造业供给端目前受到的压制大于需求端,是未来改善的重点。需要注意(1)1月内需环比改善更多是环比修复而非全面复苏,53%的企业依然表示需求不足,短期新订单扩张会受限制;(2)私人部门预期逐步改善、部分超额储蓄释放和消费政策使上半年需求复苏概率较高,进一步带动生产。
[综合] [2023-02-07]
12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大幅改善,一方面税收收入超季节性增长,主要源自出口退税的大幅减少,通过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予以退税,全年实际出口退税额并不低;另一方面非税收入延续高增,12 月同比增速达44.4%;支出端,增速显著放缓,继续向卫生健康、社保领域倾斜。整体来看,收入显著回升、支出放缓带动下,全年收支进度基本匹配,收支不平衡压力明显缓和。向前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引下,2023 年财政加力提效,中央政府政策空间打开,地方债务压力掣肘加杠杆。一方面,“财政加力提效”意味着基调持续积极,赤字率或有所上调;另一方面,“财政可持续、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新增债务规模难以大幅上行,将依赖于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可选项,补充基建资金。
[综合] [2023-02-07]
2023 年1 月3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 年1 月PMI 数据,制造业PMI50.1%,前值47.0%;非制造业PMI 54.4%,前值41.6%。
[综合] [2023-02-07]
制造业PMI 回升超预期。1 月制造业指数重新回到临界点以上,高于市场预期。五项分类指数较上月均有所改善,其中生产、需求及物流配送回升明显,一方面疫情第一轮高峰已过,对经济的短期扰动减弱,另一方面春节假期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3-02-07]
数据综述:12月份,1)油运逐步步入淡季,BDTI均值有所下滑,成品油运价因采暖需求保持强势,但是1月进入淡季后油品运价均大幅下挫;2)12月7日新十条出台,17日“第一波冲击”达峰,其后民航客运航班量短期回落后迅速复苏,各航司12月运营数据相比于11月环比明显改善;3)受全国各地疫情达峰影响,短期用工紧缺、供给受损,导致12月全国快递件量同比仅增长1.2%,但增速环比11月有明显改善;4)受疫情传染干扰,铁路和公路客运量同比仍然大幅下滑。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23-02-07]
1 月机械行业(申万分类)指数上涨8.80%,跑赢沪深300 指数0.28 个pct。机械行业TTM 市盈率/市净率约为32.17/2.47 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细分行业看,子行业呈现普遍上涨态势,工业自动化行业涨幅最高,单月涨幅15.1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3-02-07]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2022 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853 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 亿元,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6.1%、3.5%、5.7%。
[综合] [2023-02-07]
2022 年财政收支平稳收官、波澜不惊,2023 年财政政策重在适当加杠杆发力和提质增效。二十大后产业政策驱动经济结构转型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主线,考虑财政受到的多重约束,未来将逐步形成产业政策驱动财政、货币协同发力的政策格局,我们提示重点关注中国特色的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1、再贷款资金继续强化支持制造业。2、PSL 为新市民公共基础设施及新基建提供资金支持。
[综合] [2023-02-07]
制造业PMI生产指数环比回升5.2个百分点至49.8%,而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7.0个百分点至50.9%,为2021年7月以来最高值。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有春节临近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三年疫情期间部分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生产能力恢复相对缓慢。同时,国内物流运输不畅、交货时间滞后等现象有明显改善。分企业规模来看,各类型企业景气程度均明显回暖,大型企业改善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