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3-03-14]
PMI 数据显示1 月我国宏观经济供给、需求两端均出现回暖迹象,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但投资和退出规模同比仍有下降。1 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伴随着各地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支持重点产业发展,2023 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活跃度有望持续提升。
[综合] [2023-03-13]
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2 年及过去5 年的工作,提出了2023 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了2023 年政府工作重点任务。在认真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梳理了2023 年我国经济工作中值得关注的五大关键词,包括稳增长、优政策、扩内需、固产业、化风险,供大家参考。
[综合] [2023-03-13]
1至2月我国出口同比降幅收窄,数据改善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高端技术出口竞争力仍强,抵消了低端出口的下滑;2、美欧日景气下滑拖累对其出口,但以东盟为代表的与亚洲周边经济体贸易出现明显改善;3、汽车、资源品出口贡献较大,且主要归功于数量扩张。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虽然随着基数抬升,出口增速为负是大概率,但不必对出口过度悲观,PMI 新出口订单连月好转指向我国出口数量有望进一步扩大,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上升意味着外需回落斜率或偏缓,叠加稳外贸政策加持,我国出口韧性仍然值得期待。
[综合] [2023-03-13]
出口表现较好,进口不及预期。基数影响下,外贸增速放缓,1月的春节假期对进出口有负面作用,但我国复工节奏较快,出口增长超预期,进口不及预期。按美元计,1-2月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同比下降6.8%,降幅较前值收窄3.1个百分点,好于预期,受国内复工节奏较快、外需积极因素及地缘政治等因素提振。受到价格效应减弱,春节因素等影响,进口同比下降10.2%,贸易顺差有所扩大。后续随着春节效应的消退,进口或有好转;外需仍偏弱,仍会对未来出口形成拖累。
[综合] [2023-03-13]
出口增速延续负增,表现仍具韧性,前期挤压订单集中释放带来支撑,外需走弱对出口的压力尚未达峰。2 月PMI 新出口订单较1 月环比改善,疫情影响减弱,供应链逐步修复,前期挤压订单集中释放,出口表现好于预期。美国制造业PMI 底部小幅反弹,全球制造业PMI 有所上行,欧元区1-2 月PMI 表现均好于去年12 月,海外国家经济基本面仍具一定韧性。美国制造业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新增订单和存货同比均在延续回落,新增订单1 月同比转负,美联储控通胀诉求仍强,加息周期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韩国外贸数据增速也表现偏弱。
[综合] [2023-03-13]
外需边际回暖,对出口有一定支撑。2 月份全球制造业PMI 跳出收缩区间,且主要经济体预期好转。受此影响,2 月份我国制造业、非制造业新出口订单PMI 指数时隔近2 年重返扩张区间。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分化明显。对美国出口降幅扩大至20%以上,且对香港出口也取得20%以上的高降幅,反映发达经济体需求收缩和外部打压遏制不断上升。对东盟出口取得9%的增长,增速进一步扩大。防疫物资和地产相关商品拖累出口。一方面,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1-2 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降幅显著高于整体。另一方面,海外地产周期下行,家电、家具出口金额降幅在两位数水平。 国内需求修复有望带动进口增速回升。1-2 月进口降幅扩大,很大程度上是受进口商品价格回落拖累。2 月份国内制造业、非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预示着国内经济复苏提速。预计国内制造业、建筑业需求回升,将带动进口降幅收窄。
[金融业] [2023-03-12]
保本储蓄仍是当前居民的核心需求,养老储蓄需求趋势上涨。在资本市 场波动、银行理财破净等外部环境影响下,居民风险偏好仍然较低,倾 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持续提升,由21 年末的51.8%提升至22 年末的61.8%,持续推动保险储蓄类产品的旺盛需求。此外,人口老龄 化背景下国家鼓励居民加大个人养老储蓄。2 月25 日,中国人民银行 原行长周小川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提出,“未来国家统筹 养老金的水平是比较基本的,需要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以支持配合,才能 使养老保障达到更满意的水平”。保险得益于产品抵御长寿风险以及配 套养老服务两大优势,预计养老储蓄需求趋势上涨。
[医药制造业] [2023-03-12]
三条路径打开特色原料药长期成长空间:1)“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巩固制造优势,制剂出口加速+集采放量打开成 长空间;2)优异M端能力带来业绩弹性,CDMO业务步入产能释放周期;3)基于创新技术平台的高稀缺性、高壁垒 业务有望打破周期属性,长期成长确定性高。
[医药制造业] [2023-03-12]
Omicron 变异株层出不穷,近日我国本土首次检出XBB.1.5。国内五款新冠小 分子药物已获批,第二梯队产品持续推进临床开发,疫情应对准备充足。辉瑞 Paxlovid 商业化成果显著,2022 年全球销售额189 亿美元,新冠小分子药物 市场广阔。若未来国内新冠疫情反复,新冠小分子需求有望增加,建议关注新 冠小分子药物产业链及疫情相关原料药需求改善,同时关注服务于新冠预防、 检测、治疗等环节的抗疫品种。
[综合] [2023-03-12]
2023 年1-2 月进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降幅扩大至-10.2%,其中,机电产品进口对整体进口金额同比的拖累加剧。值得关注的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等部分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数量有明显改善,但由于价格的拖累,原材料产品进口金额同比增速的带动有限。因此我们认为,2023 年1-2 月进口数据偏弱的主要症结并非内需弱,而是与国际政治博弈、商品价格调整等多因素有关,因而不妨对工业需求改善多释放一些乐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