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3-05-21]
4 月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34.0%,环比+2.9pct。4 月新能源品牌渗透率上行核心来自油车品牌主动去库带来的分母下滑较多。4 月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49.5%/35.5%/4.1%,,环比分别+3.1/-0.5/+0.4pct。细分来看,4 月PHEV 车型批发销量17.0 万辆,同环比分别+152.3%/+3.3%;BEV 车型批发销量45.3 万辆,同环比分别+104.0%/-3.6%。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23-05-21]
家居:业绩筑底,经营延续复苏。1)定制家居:2022 年零售收入增长具韧性,其中欧派、索菲亚同店增长10.4%和29.5%,志邦、金牌延续渠道扩张;大宗渠道严控工程风险,江山欧派收入增长领先。2023Q1 经营环境仍存压力,龙头前端订单增长稳健,然而费用投放规模效应未充分显现。2)软体家居:2022 年内销品类融合提速,客单值稳步提升,其中顾家延续渠道结构调整、头部品牌渠道下沉加速,此外龙头加大线上获客力度,喜临门电商收入同比+34.6%;外销收入表现承压主要系海外零售商处去库周期。当前内销复苏、外销经营触底,预计伴随原材料价格回落、内部管理变革推进,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食品制造业] [2023-05-21]
2022 年上市公司休闲食品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98/34 亿元,分别同比+8.6%/-20.1%。2023Q1 年休闲食品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64/10.27 亿元,分别同比-1%/+45%。2022 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28.25%/8.52%,同比-1.28/+1.49pct。2023Q1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29%/15.2%,同比-6/-4.2pct。
[医药制造业] [2023-05-21]
4 月医药生物板块窄幅震荡,受2022 年及2023Q1 业绩验证、AACR 年会等多重因素影响,最终收跌0.44%,位列申万31 个子行业第10 位,跑赢沪深300(-0.54%)0.10 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涨幅达到1.41%,位列申万31 个子行业第17 位,跑输沪深300(4.07%)2.65 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延续分化,化学、中药月涨3.41%、2.71%,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分别下跌7.10%、2.10%。
[医药制造业] [2023-05-21]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行业规模从2015年507.1亿增长至2021年的1572亿元,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其中,民营医院年复合增长率达18.5%, 公立医院年复合增长率达16.5%。随着现代工作、学习、娱乐用眼强度大幅增加,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预计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563.1亿元,2020-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2.8%,中国眼科医疗市场持续扩容确定性高。
[金融业] [2023-05-21]
央行对外部环境的担忧有增无减,存在高通胀、金融机构稳定风险、全球格局日趋复杂等问题。央行指出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高通胀较为顽固;海外金融稳定风险上升;美联储货币政不确定性加大;关注全球秩序加速演变的可能性。全球各国分工模式面临调整,逆全球化趋势逐渐明确,海外局势更加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内外挑战仍存。海外通胀难退、增长放缓、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或对我国造成影响。国内稳增长压力来自于内生动力和需求不足。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3-05-21]
2022 年板块业绩下滑明显,2023Q1 有所好转。149 家传媒板块上市公司在2022 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221.24 亿元,相比2021 年减少了6.28%;归母净利润64.74 亿元,同比大幅减少82.30%2023Q1 随着政策的调整,行业基本面和公司业绩有所好转,传媒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加0.35%至1242.57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2.65%至109.81 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97 亿元,同比减少0.3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3-05-21]
本周(2023.5.8-2023.5.12),传媒(申万)指数下跌5.9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5%。分众传媒调研公告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日用消费品客户表现依然优于整体大盘,与2022 年同期基本持平;互联网客户下滑比例明显收窄,其中电商类客户实现了正增长。交通类客户在一季度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投放的增加。根据新浪财经新闻,2023 年淘宝天猫618 是历史上最大投入的一届,预计实现超600 亿流量曝光。我们认为,阿里巴巴是公司重要互联网电商客户。阿里巴巴加大淘宝天猫618 流量曝光,将会明显带动公司互联网板块广告收入增长。建议关注分众传媒。
[批发和零售业] [2023-05-20]
在多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居民的消费信心有所下降。而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Q1季度,同时也是后疫情时代的开始,在疫情的阴霾逐渐淡去的背景下,消费赛道又涌现出了哪些机会点呢?2023年Q1消费新潜力白皮书中为大家展示了10个高增长品类及概念,如“软水机”、“冻干宠物粮”、“养肝/护肝”等;这些品类及概念来自7个大赛道,包含“家用电器”、“母婴”、“宠物经济”等,同时也加入了 “运动户外”赛道的部分高增长品类/概念。在此次季度白皮书中,魔镜增加了单品分析的维度,采用自研社媒文本洞察产品“魔镜社交聆听”,为读者带来人群洞察等新内容,同时也改进了内容框架,增强了可读性。本次季度白皮书涵盖天猫、淘宝以及抖音销售数据,以及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推文和电商平台评论等文本数据。多平台、多维度为大家呈现电器、食品饮料、营养保健、美妆个护、运动户外、宠物、母婴等热门市场的常规类目增长情况。
[金融业] [2023-05-16]
基本面综述:1)业绩表现:低基数+投资驱动业绩高增,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3Q1,41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归母净利426亿元,yoy+86%,年初以来市场行情转暖,23Q1万得全A指数涨幅较22Q1提升20pct,券商投资收入由22Q1合计亏损21亿元提升至盈利488亿元,23Q1业绩在低基数下实现高增。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3Q1年化roe7.3%,较22年+1.64pct。2)费用支出:薪酬支出同比+38%,薪酬改革有望提升盈利能力。23Q1薪酬/营收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以人均薪酬/人均GDP指标来看,我国证券业显著高于美国,薪酬制度或有进一步优化空间。3)资负结构:增配固收投资是杠杆率提升推手,利率债供给增加或为主因。上市券商整体杠杆倍数由上年末的3.91X提升至4.04X,拆解资负两端来看,交易性金融资产/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分别为总资产/总负债中主要增量来源,23Q1利率债券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分别+28%/+9%,我们推测利率债供给显著增加或为券商加大固收投资规模的主要原因。4)竞争格局:中小券商业绩弹性更大,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3Q1,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业绩排名前三,中小券商业绩基数低,弹性大,而头部券商业绩稳定性相对较高,23Q1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