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1.基于纳米金标记-适配体识别的伏马菌素B1检测新方法
[食品制造业] [2014-05-15]
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和纳米金变色效应构建了伏马菌素B1 (FB1)的可视化检测新方法.实验以纳米金为载体,首先在纳米金表面组装巯基化的适配体互补短链DNA1/FB1-适配体复合物;当加入目标物时,适配体链与目标物结合,与互补短链DNA1发生解离;此时再加入纳米金标记的与适配体互补短链1互补的短链DNA2,二者杂交可导致纳米金粒子的聚集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进而实现目标物的可视化检测.通过条件优化,有效避免了由于盐浓度过高使纳米金发生聚集所产生的误差.同时在纳米金与短链DNA孵化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使NaCl浓度达到了500 mmol/L而纳米金颜色仍不发生改变,打破了以往熟化NaCl浓度100 mmol/L就使纳米金颜色发生变化的界限,使附着在纳米金上的DNA量扩大了3倍.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125~1 500 ng/L,检测限为125 ng/L.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啤酒中FB1的检测.
关键词:适配体识别;纳米金变色;可视化
-
4802.基于GM(1,n)模型的铝需求预测
[采矿业] [2014-05-15]
科学预测产品需求可以指导产业调整和行业发展.灰色理论能够减少对信息量少的系统进行主观臆断.铝的需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资源替代、再生铝利用、政策因素和资源供给等.采用GM(1,n)模型,预计2015年GDP增长率约8%,原铝消费量2 350 ~2 870万t,相应需要铝土矿约9 000万t.预测值通过精度检验,等级最高.分析表明,预测结果合理.
关键词:灰色理论;铝需求;预测
-
4803.油酰乙醇胺对脂多糖诱导的THP-1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5-15]
目的 探讨油酰乙醇胺( OEA)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中前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OEA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PPAR-α)激动剂参与对炎症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OEA(10,20,40 μmoL/L)或非诺贝特(100 μmol/L)共同孵育1h后,用1μg/mL LPS分别诱导6或24h.采用RT-PCR、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测定细胞中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的表达的变化,并使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AR-α及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相对于正常THP-1细胞,LPS诱导后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明显增加.OEA对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OEA在激活PPAR-α表达的同时能够抑制TLR4的表达.结论 OEA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α,下调TLR4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油酰乙醇胺;炎症因子;PPAR-α;TLR4
-
4804.不同保护剂对人凝血因子Ⅷ冻干及100℃干热灭活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5-15]
目的 选择一种人凝血因子Ⅷ(FⅧ)冻干及100℃干热灭活过程的保护剂.方法 将同一批次的半成品分成多份,分别加入25,50,100 g/L的甘氨酸、甘露醇、蔗糖和麦芽糖,进行冻干和干热灭活,测定灭活后的FⅧ活性、水分残留以及复溶时间.结果 采用甘露醇作为保护剂,冻干和干热灭活后水分残留最低、复溶时间最短,而且活性回收率最高;不同浓度甘露醇作为保护剂对制品水分、复溶时间以及活性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甘露醇是FⅧ冻干和干热灭活的理想保护剂.
关键词:人凝血因子Ⅷ;冷冻干燥;干热灭活;保护剂;甘露醇
-
4805.脑胶质瘤组织中的细胞周期分析与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4-05-15]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 A、Cyclin B1和核分裂特异性抗体(PHH3)的表达特征及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D1、CyclinA、Cyclin B1和PHH3在59例脑胶质瘤组织(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15例、Ⅳ级19例)和37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 PHH3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PHH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69.5%、62.7%和84.7%.4级脑胶质瘤中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PHH3的阳性标记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胶质瘤级别升高,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PHH3的标记指数呈升高趋势.结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细胞周期的数据有利于肿瘤分级,并与预后相关.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A;细胞周期蛋白B;PHH3;免疫组织化学
-
4806.免疫失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全身感染中的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5-15]
目的:研究免疫失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全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确诊全身感染组(A组)和可疑全身感染或无全身感染组(B组).检测入院第1、3、7、10天的外周血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T辅助淋巴细胞1/2(Th1/Th2)比值,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统计患者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天数及28 d病死率.结果:55例患者平均住SICU(9.82±4.32)d,住院(24.72±10.35)d,28 d病死率为9.09%.A组病死率及住SICU天数较B组增加.A组各时间点HLA-DR和Th1/Th2均低于B组.各时点Treg值A组均高于B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SICU天数、28 d病死率与HLA-DR呈负相关.各时间点Th1/Th2值与Treg呈负相关.各时间点累及脏器数与HLA-DR呈负相关,与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全身感染患者早期即出现抗原呈递作用受阻碍,免疫失衡,增加了机体对内、外源性感染的易感性,机体不能有效清除病原体,延长了住SICU的天数,增加了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病;胰腺炎;免疫系统疾病;HLA-DR抗原;感染;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Th1细胞;Th2细胞
-
4807.野生和“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的MSAP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讨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和人工选育新品种“黄海1号”不同组织间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差异,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分别对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肌肉、鳃、血液3种组织样品基因组DNA的CCGG甲基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影响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的分子机制.采用30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带型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3.1%,22.3%和19.7%;而“黄海1号”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1.4%、19.6%和18.9%.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同一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不同,肌肉、鳃和血液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亦不同.DNA 甲基化多态性带型分析显示,鳃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水平在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间变化趋势最大,肌肉最稳定.本研究旨为甲基化修饰与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黄海1号”;DNA甲基化;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1;DNA methylation;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MSAP)
-
4808.p100蛋白慢病毒干扰载体及p100沉默的HepG2稳定细胞系的构建
[医药制造业] [2014-05-15]
目的:用表达shRNA的干扰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p100基因稳定沉默的HepG2人肝癌细胞系.方法:通过RNAi序列设计软件进行p100干扰片段设计,筛选出p100基因的RNAi有效靶序列,进一步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并构建p LKO.3G-p1001慢病毒载体,用双酶切及测序进行鉴定.将构建好的p100 shRNA表达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至包装细胞293T,包装产生病毒颗粒.运用病毒颗粒感染HepG2细胞,获得p100稳定沉默的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稳定细胞株中p100的沉默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p100干扰效果的慢病毒载体,并获得了稳定沉默p100及对照的HepG2细胞株.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90%以上细胞发出绿色荧光,Western blot证实干扰p100后,HepG2细胞株中p10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p100干扰效果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及p100稳定沉默的HepG2细胞系.
关键词:RNA干扰;细胞系,肿瘤;质粒;慢病毒载体;p100蛋白;HepG2细胞系
-
4809.盐胁迫对16种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盆栽的方法,对16种2年生幼苗盐(NaCl)胁迫40d,并进行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盐浓度的升高,各树种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甜菜碱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400 mmol·L-1盐浓度下,沙枣和水蜡的脯氨酸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662.0%和562.8%,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树种间差异较大;Na+和Cl-含量在不同部位(根、茎和叶)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鞑靼忍冬、药鼠李、风箱树和醉鱼草叶片中Na+含量增加了5~20倍.K+和Ca2+含量随树种不同表现各异.综合各树种盐害症状和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特性,认为柽柳、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卫矛和沙柳具有高度耐盐性,水蜡、沙枣、糖朴、美国皂荚和药鼠李具有中高度耐盐性,杜梨、竹柳、鞑靼忍冬、醉鱼草、风箱树和美国白蜡具有中度耐盐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含量(尤其是Na+、K+和Cl-)的变化对植物耐盐能力的影响较普遍也较大.
关键词:盐胁迫;耐盐性;渗透调节物质
-
4810.金属硫蛋白-1在小鼠肾脏的表达*
[医药制造业] [2014-05-15]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1(MT-1)在小鼠肾脏各部位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CD-1小鼠,剖腹取出肾脏,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肾皮质和髓质中MT-1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MT-1在小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定位;应用免疫荧光双标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观察MT-1在小鼠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MT-1在小鼠肾脏皮质和髓质均有表达。在皮质迷路,主要表达于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在髓放线和髓质,主要表达于近直小管、远直小管和集合管。近端小管表达最强,远端小管次之,集合管最弱。在近端小管位于上皮细胞游离面刷状缘及胞浆内;在远端小管位于上皮细胞胞浆内;在集合管位于上皮细胞基底侧。亚细胞定位在溶酶体。结论 MT-1在小鼠肾脏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定位不同,可能决定了其在肾脏各结构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肾;免疫组织化学;小鼠,近交ICR;metallothionein;kidney;immunohistochemistry;mice,inbred I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