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31.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主要的多功能活性肽,其基本功能是调节血压和水、盐代谢平衡。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ngⅡ作为一种潜在的生长因子,通过作用于其1型受体(AT1R)在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近年来AngⅡ-AT1R系统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作一概述。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型受体;肿瘤;癌;血管生成
-
4632.环氧化酶1与2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目的考察环氧化酶1与2(COX-1、COX-2)的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192例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持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收集全血提取DNA,进行COX-1(1676G>A,rs1330344)、(128G>A,rs3842788)、(644C>A,rs5788)及COX-2(765G>C,rs20417)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因型分析,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光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组与非敏感组,COX-1(rs1330344)及COX-1(rs3842788)基因型分布在2组间差...
关键词:环氧化酶-1;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阿司匹林;缺血性脑卒中
-
4633.维生素D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的类固醇衍生物,1,25(OH)2D3是其主要的活性形式。维生素D主要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显示,除了影响钙磷代谢外,1,25(OH)2D3还对乳腺癌、肺癌等具有抗肿瘤作用。对于不同肿瘤,其作用机制不同。随着对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在肿瘤的防治方面具有其独特性作用。现针对维生素D对白血病、肝癌、胃癌、乳腺癌、鳞状细胞癌、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概述。
关键词:维生素D;1,25(OH)2D3;抗肿瘤作用
-
4634.没食子酸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机制的探讨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目的探讨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作用,揭示其促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MTT法观察细胞在GA作用24、48、72 h后的增殖情况;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透视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变化;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技术研究p53 mRNA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G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结果剂量为6.25~50μmol·L-1GA作用SMMC-7721细胞48 h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活性,引...
关键词:没食子酸;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细胞凋亡;抑癌基因p53
-
4635.新型抗菌剂SMT19969抗艰难梭菌和350株肠道菌的体外活性比较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比较研究了一种新型、窄谱非吸收抗菌剂SMT19969对50株核糖体型艰难梭菌、174株革兰阳性菌、136株革兰阴性肠道厌氧菌和40株革兰阳性好氧菌的体外抑菌活性。SMT19969稀释一倍对艰难梭菌(包括核糖体分型菌株027)的抑菌活性(MIC=0.125~0.5ug/ml,MIC90=0.25ug/ml)强于非达霉素(MIC=0.06~1ug/ml,MIC90=0.5ug/ml);稀释2~6倍的抑菌活性低于万古霉素和甲硝唑。SMT19969和非达霉素对革兰阴性厌氧菌(特别是对脆弱类杆菌)的抑菌活性较万古
关键词:SMT19969;艰难梭菌;抗菌剂;核糖体分型;体外抑菌活性;厌氧菌;核糖体型;体外活性;好氧菌;脆弱类杆菌;
-
4636.基于procaspase-3激活的抗肿瘤活性分子SM-1吸收机制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抗肿瘤活性分子SM-1的吸收特征,为其成药性评价以及剂型设计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采用Caco-2细胞模型及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SM-1吸收特征,并通过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综合评价SM-1在体内的吸收程度。结果在10~40 mg·L-1时SM-1的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其双向转运过程可能与浓度无关。在25~100 mg·L-1内,SM-1的Ka与Peff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药物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SM-1的小肠吸收表现为被动扩散机制,属于高渗透性化合物。SM-1在十二指肠吸收优于其他肠段(P0.05)。初步...
关键词:SM-1;procaspase-3;Caco-2细胞模型;在体肠灌流模型;肠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
-
4637.源自桑树资源的10种酚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为了深入研究源自桑树资源的酚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了Morusin、Kuwanon E等10种桑树资源酚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4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所测定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普遍优于对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所测定化合物中,Morusin、Kuwanon E和Sanggenol A的抑菌活性最强,其中Morusin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
关键词:桑树;酚类化合物;抑菌活性;构效关系
-
4638.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ArmA甲基化酶检测与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ArmA甲基化酶携带状况,为临床治疗和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标本中分离97株鲍曼不动杆菌,经VITEK 2 Compact细菌仪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氨基糖苷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再采用PCR检测ArmA甲基化酶并序列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三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率50.3%,氨基糖苷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rmA甲基化酶检出率89.6%(43/48),有5株表型耐药未检出ArmA甲基化酶。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可选择的药物极为有限,高携带ArmA甲基化酶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和传播流行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性;16SrRNA甲基化酶
-
4639.薄层CT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的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目的探讨薄层CT扫描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各个环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的137例NSCLC患者,植入前CT扫描进行靶区勾画,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方案;CT引导植入,并在植入过程中逐层扫描已植入粒子,进行实时位置验证和修正;植入后CT扫描协助进行放射剂量学验证,必要时调整粒子的分布和数量,使剂量分布符合有效和微创的原则;定期随访和疗效评价也需要CT检查。结果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均显示靶区放射剂量分布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周围危及器官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137例患者中129例(94%)植入粒子数与TPS计划的植入方案一致;植入治疗后...
关键词:癌,非小细胞肺;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质量控制;125I粒子;质量保证
-
4640.肿瘤标志物TSGF与CA19-9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4-05-28]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与CA19-9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腹水患者,空腹抽取晨间静脉血后,采用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TSGF、CA19-9水平,并对血清和腹水TSGF、CA19-9水平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腹水组血清、腹水TSGF水平和腹水/血清比值均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组;恶性腹水组血清、腹水CA19-9水平和腹水/血清比值均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方案的敏感性、准确性最佳,其中腹...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特异生长因子;CA19-9;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