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2-03-24]
持续跟踪分析药品短缺的市场状况,研究短缺原因及短缺风险的变化趋势,对了解和掌握药品短缺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2019年调查并对比分析2016~2019年的研究结果,从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适度干预两方面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或缓解药品短缺的策略与建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医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4]
本文对2019年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1037家医药物流企业的仓储、运输、物流运营水平及物流信息化等情况进行整体分析;指出当前医药物流呈现相关法规政策陆续出台和健全,全国及区域医药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医药物流骨干网络布局,新模式、新需求牵引医药物流服务创新转型,医药物流向智慧、智能、标准化物流迈进,为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等行业发展特点;并指出传统医药商业公司存在全渠道供应链整合能力不足、跨省多仓运营协同难、医药供应链物流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
[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医药制造业] [2022-03-24]
从药品流通行业大环境来讲,近几年医改政策迭出,传统的药品流通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医药供应链的扁平化运作势在必行。本文对涉药物流企业分类分级评估标准的作用、主要内容、推进过程、阶段性成果等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医药行业相关标准化工作提出建议。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3-24]
2021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在12月份供需两端企稳回升中收关。纵观全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投资结构优化,主要用钢行业增速逐步放缓,钢材需求稳中略降。钢铁行业按需释放产能,实现了钢材供需动态平衡、钢产量同比下降。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价格、钢材价格均创历史新高的条件下,深入挖潜降本、提质增效,经济效益亦达历史最好水平。
[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 [2022-03-23]
本文通过对2019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概述、主要特点的分析,揭示出药品零售行业适应形势变化不断进行变革、调整、发展的轨迹。未来,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药品零售行业格局将会加速重塑,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优势凸显,借助大数据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服务模式,预防保健、治未病等健康服务将成为零售药店的重要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和提质增效的管理手段等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 [2022-03-23]
随着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慧化信息技术赋能药品流通势在必行。分会课题组通过企业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未来需求,了解企业在信息化系统规划与应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应用、药品追溯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规划并加以分析,希望能为企业决策者、信息化建设参与者提供有效参考,参照对标企业的应用情况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做出修正和优化;同时,也可为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优化、技术和专项资金支持提供参考。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2]
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来,大连、天津、青岛、宁波、舟山、厦门、广州七城也相继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各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了针对海洋经济建设、科教创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影响力增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等一系列发展措施,但由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中国仍处于建设探索、起步阶段,各省在海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水平、资源承载力、文化重视程度、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各城市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过程中要逐一解决的。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2-03-22]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沿海地区遭受的海洋灾害风险逐渐增加,海洋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但近两年海洋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呈下降趋势。本报告以时间为轴线,简要梳理了2019~2020年海洋灾害及其社会应对的基本情况,从不同应灾主体阐述了海洋灾害的社会应对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完善防范海洋灾害的法律体系、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引导和加强基层社区防范。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 [2022-03-22]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审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能直接反映我国在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中的缺陷。2020年是很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建设的关键节点,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示范区建设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管理保障五个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下,示范区建设在海洋产业优化、海洋管理制度、对外海洋合作等领域还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也呈现出某些特点,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化、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交融化、海洋执法建设突出等。未来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应该牢牢把握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回温的大趋势,在海洋产业优化、落实海洋管理工作的责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海上合作等方面逐步改革,力图打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3-22]
在2020年的国家海洋督察中,部分地区根据国家海洋督察组的反馈意见,继续进行整改落实。在国家海洋督察的强大压力下,省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形成了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压实的工作态势。自然资源部根据整改情况组织海洋督察“回头看”,开展了海南省整改情况专项督察。总体来看,国家海洋督察打破科层制运作下的常规治理,实现督察制与科层制的互为补充。实施国家海洋督察“回头看”,确保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的贯彻落实。重构国家海洋局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依托省级政府将督察压力传递给各级地方及其相关部门。与此同时,国家海洋督察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国家海洋督察可持续性不强,督察“回头看”的比例偏低,督察制与科层制之间的协调有待加强等。为此,应有针对性地对国家海洋督察制度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