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 [2022-04-12]
2022年1-2月,房地产市场主要运行指标延续下行趋势:一是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在适度水平区间持续下行至100点以下;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三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累计增速持续回落并转为负增长;五是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增速继续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继续扩大,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增速转为负增长;六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增速继续下滑并转为负增长;七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持平或下降。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4-12]
2022年1-2月份,我国经济恢复势头向好,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回升,新动能成长壮大,创新驱动态势明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对电力行业的支撑力度稳中加固。电力行业主要运行情况具体呈现以下特点:投资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向好。其中,从电力投资结构来看,电源投资增速窄幅波动下行跌入负增长区间,电网投资增速加快;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近9成;从电源投资结构来看,火电、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水电、风电完成投资依然延续负增长趋势。供给侧,电力生产增速由降转升,电源与装机结构继续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从电源结构来看,清洁能源发电成为增长的主力,除风电外,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火电发电量增速持续回落,水电发电量增速由负转正。从装机容量来看,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加,其中以水电、风电、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加较多;全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保持快速增长,抽水蓄能发电投产装机规模逐渐增多,成为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水电装机保持平稳增长的主力,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均延续高增长态势。输配侧,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全国累计跨区、跨省送电量同比负增长。消费侧,全社会用累计电量同比增长,增速逐步趋缓。其中,从各产业用电情况来看,三大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同比增长;从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以及用电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依然是电力消费的主要动力,同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同样贡献突出;从工业用电情况来看,四大高载能行业中化工行业用电正增长,建材、黑色和有色行业用电负增长。工业和制造业用电增速均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但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从区域用电情况来看,17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除云南、天津和内蒙古外,其他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营收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保持较高增速,利润总额延续同比下降,现筑底企稳态势。
[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5]
2016年河南对外贸易进出口呈现前低后高,总体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进出口产品结构技术含量提高;主要贸易伙伴依然为传统贸易国,但出口格局发生变化;外商投资企业是河南省外贸发展的重要支柱,民营企业进出口成外贸增长新引擎;聚焦重点领域,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跨境电商处于高速发展期,生鲜货物进出口成航空口岸国际货运业务亮点。本文在深入分析河南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后,认为河南2017年外贸发展还将平稳推进,但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跨境电子商务推动河南外贸供给侧改革,二是要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三是大力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建设,四是深入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水平。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 [2022-03-25]
2019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增速略有回升。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加速增长,集中度继续提升;零售行业集中度、连锁率进一步提高;医药物流向智慧物流迈进,专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药电商进入快速成长阶段。2020年,受整体经济环境和各种因素影响,药品流通行业增长将承受更大压力。
[医药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5]
随着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实现了多重转型。本文对药品流通行业转型的政策及社会背景进行梳理,归纳了当前药品流通行业转型的主要方式与表现,包括商业模式转型、行业集中度提高、供应链整合以及“互联网+药品流通”等新业态发展,并指出了转型过程仍存在价格管制未实现预期效果、“4+7”药品带量采购的价格形成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在转型方向预判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药品流通行业转型的管理对策。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 [2022-03-24]
201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是对目录品种进行的一次全面梳理,共纳入2643个品种,包括西药1322个、中成药1321个(含民族药93个)。同2017年版相比,共新增148个品种,其中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本文从目录调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目录总体变化情况、目录调整与国家基本药物的对接情况、中药饮片由排除法改为准入法的原因、支付限定的考虑因素、国家谈判准入的标准、与地方原有增补目录的关系、重点品种分析及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政策等方面进行解析和探讨,为该目录的理解和执行提供参考。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4]
本文在梳理我国医药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演变历史的基础上,介绍我国医药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现状,以及医药流通企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功能定位。从完善医药应急储备体系的法律法规、设立应急物流专项资金、优化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医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2-03-24]
本文介绍了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中药协会在商务部等部门的指导下,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认真组织企业开展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在2019年取得的有关进展情况。
[金融业,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4]
上市公司数据是反映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据25家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9年年报资料,分析其收入增长、盈利水平、费用控制、资本运作和战略实施的情况,揭示2019年国内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的现状,并试图发现一些行业变迁的新趋势。医药政策的渐次推进、资本的催生作用、新一代信息及时应用,都对医药流通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医药流通企业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努力保持高质量发展。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医药制造业] [2022-03-24]
2019年典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在九大类医药商品中,化学药和生物制品销售额不断增长,中成药销售额与上年基本持平。随着“两票制”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对终端的销售占比趋于稳定。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不断推进,正在改变整个医药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