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1.小麦逆境胁迫相关基因TaC2DP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5-04-28]
【目的】克隆与逆境胁迫相关的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和表达特性进行分析,探讨该基因在小麦抗逆调控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解析植物的抗逆机制提供候选基因和理论依据。【方法】以cDNA芯片数据获得的水分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基因EST序列为探针,对小麦EST数据库进行搜索,筛选与探针同源性在97%以上的EST序列,通过电子克隆结合RT-PCR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比较克隆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及序列特征;采用MEGA6.0软件构建该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将测序正确的该基因片段通过EcoRⅠ和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终浓度为0.3 mmol.L-1IPTG诱导1—5 h后,用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及其在低温、干旱、高温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成功获得小麦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TaC2DP1。该基因序列全长为1 356 bp,包含一个1 20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5′端非编码区50 bp,3′端非编码区97 bp,编码402个氨基酸,推导编码蛋白质的预测分子量为43.41 kD,等电点为4.30,属于酸性蛋白,BLAST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一个与钙离子结合的结构域,称为C2结构域(C2-domain)。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表明,TaC2DP1与乌拉尔图小麦TuC2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编码的氨基酸一致性达到91%;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显示TaC2DP1无跨膜螺旋和双硫键,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TaC2DP1,在IPTG诱导下得到90 kD左右的蛋白,与理论值一致。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TaC2DP1表达分析,显示该基因在小麦的根、茎、叶、幼穗、未成熟籽粒、胚及胚乳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幼穗中表达量最高,在花后5 d籽粒中表达量最低。TaC2DP1可被植物激素ABA诱导而上调表达;干旱胁迫过程中,TaC2DP1受胁迫诱导呈稳定上调表达趋势;高温和低温胁迫过程中,TaC2DP1均在胁迫后的0.5 h迅速诱导上调表达,分别为对照的21和17倍。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小麦ABA信号通路中对逆境胁迫的抗性反应。【结论】获得小麦TaC2DP1的全长序列,其编码蛋白含有与钙离子结合的C2结构域;在低温、干旱、高温和ABA逆境胁迫下,TaC2DP1属于依赖于ABA胁迫响应基因调控网络,可能在干旱、低温和热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麦;C2结构域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2822.UV-791对PA6抗紫外光老化和热氧稳定性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5-04-26]
在己内酰胺水解开环聚合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光稳定剂(UV-791),合成改性聚己内酰胺(PA6)树脂。研究了UV-791对PA6光稳定性、热氧稳定性、末端氨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791的加入能明显提高PA6的耐紫外光及热氧稳定性,空气氛围下的起始分解温度提升26℃左右;在185℃空气氛围下老化30 min,改性PA6相对黏度下降百分比极低(UV-791含量0.2%时,相对黏度仅下降了1.3%),热氧稳定性明显得到改善。同时,加入量为0.05%时,端氨基含量提高了7.4 mmol/kg。而UV-791对PA6的熔融温度与结晶温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UV-791;紫外光老化;热氧稳定性;端氨基;己内酰胺
-
2823.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赤泥-钛白废水综合回收中的微量钪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5-04-21]
采用铬天青S作显色剂,研究了在赤泥-钛白废水综合回收过程中微量钪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考察了反应条件、共存离子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了硫酸浸出液中钪的最佳检测条件为采用伯胺N1923为萃取剂,HCl为反萃剂,相比为1.0,萃取时间为10min,显色剂铬天青S(CAS)的体积为4.00mL,显色溶液的pH值为1.0~1.5,显色时间为30min。加入1.00mL盐酸羟胺溶液、2.00mL邻菲罗啉溶液作为掩蔽剂可消除残留于溶液中少量Fe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5×105L·mol-1·cm-1,钪的质量浓度在0~0.18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1。对钛白废水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实验方法与ICP-AES法测钪的相对误差在5%之内,钪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4%~4.1%。
关键词:钪;钛白废水;赤泥;分光光度法;铬天青S;伯胺N1923
-
2824.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多组分智能测控平台的设计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5-04-15]
针对分析仪器需求品种多、数量少的问题,分析仪器的结构正向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按照分析仪器结构单元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文中以DSP TMS320F2812作为控制核心,利用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设计了工业以太网接口,给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分析仪器智能测控平台的软硬件设计方法。该智能测控平台主要包括两个单元:可供用户选择的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板和DSP信号处理电路板。测试结果表明:该智能测控平台响应快速,灵敏度高,使用灵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DSP;工业以太网;分析仪器;RTL8019AS
-
2825.镍磷物质的量比对负载型Ni_2P/MCM-41催化剂结构及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4-15]
以MCM-41为载体,采用一种简捷、温和法制备了负载型Ni2P/M CM-41催化剂。用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1%(质量分数)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研究了初始Ni/P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HDS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初始Ni/P物质的量比为1/2和1/3的前驱体,在390℃下还原时得到单一的Ni2P相。初始Ni/P物质的量为1/2时,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340℃、压力3.0 MPa、氢/油体积比500、质...
关键词:加氢脱硫;磷化镍;次磷酸铵;氯化镍;二苯并噻吩
-
2826.顺-2-苯基-1;3-二噁烷-5-醇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提纯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4-15]
制备了对甲苯磺酸铜,替代腐蚀性强、副反应多的质子酸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甘油和苯甲醛缩合反应。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甘油)/n(苯甲醛)=1.3,V(石油醚)/V(苯甲醛)=1.3,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醛物质的量的0.9%,缩醛收率为96.0%。该缩醛是两种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混合物,考察了两种物质间的转化条件,并以甲苯为溶剂,在-20℃下,通过结晶法大量分离出了高价值的顺式六元环,收率40.8%,纯度为96.8%。探讨了相关反应机理,并利用GC-MS、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关键词:甘油;苯甲醛;2-苯基-1,3-二噁烷-5-醇;缩醛;对甲苯磺酸铜;精细化工中间体
-
2827.β_2-SiW_(11)/PANI/SnO_2三元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4-15]
以杂多酸盐β_2-K_8SiW_(11)O_(39)·14H_2O为掺杂剂,采用固相法制备了β_2-SiW_(11)/PAIN/SnO_2三元复合催化剂,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染料废水(8 mg/L)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其光催化性能,与一元催化剂SnO_2、β_2-SiW_(11)和二元催化剂/PAIN/SnO_2比较,三元催化剂β_2-SiW_(11)/PAIN/SnO_2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经30W紫外灯照射120min后,其降解率为94.63%,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关键词:β_2-SiW_(11)/PANI/SnO_2复合材料;杂多硅钨酸盐;光催化;亚甲基蓝
-
2828.数字输出型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5-04-15]
针对目前国内数字输出型热膜式空气流量计设计较少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硅MEMS新型热膜式AFS07空气流量传感器和PIC16F1786微控制器的数字输出型车用空气流量计。详细分析了该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检测电路、恒温差控制电路的设计,通过PIC16F1786微控制器产生了ECU所需频率范围为1.8~11 k Hz、占空比50%的方波流量信号和频率为19 Hz、占空比可变的矩形波温度信号。在此基础上对样机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实现了对不同流量气体和进气温度的检测,且具有良好的温度补偿功能;同时得出该空气流量计输出信号的周期与其对应信号的输出电压之间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数字输出型;AFS07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PIC16F1786;线性关系
-
2829.润滑剂对温压成型Fe_(78)Si_(9)B_(13)非晶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5-04-15]
以机械破碎的Fe78Si9B13非晶粉末为原料制备非晶磁粉芯,研究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锂这两种润滑剂的添加量对磁粉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800MPa温压成型条件下,对应相同的润滑剂添加量,以硬脂酸锌为润滑剂制备的磁粉芯其综合磁性能优于以硬脂酸锂为润滑剂制备的磁粉芯。随着硬脂酸锌添加量的增多,磁粉芯的密度ρ先增大后减小,当添加量为1.5wt%时,达到最大值,热处理前为4.98g/cm3;相应的有效磁导率μe也达到最大,50kHz时μe可达47.8,磁损耗Ps也最低。
关键词:非晶磁粉芯;润滑剂;有效磁导率;磁损耗
-
2830.1949—1957年中国邮政网路的发展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5-04-15]
邮政网路是改进通信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至"一五计划"末,随着邮政网路的恢复和发展,邮政局所、邮路和邮运工具得以持续扩建,从而对函件、包件、汇兑及报刊发行等邮政主要业务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邮政网路;邮政局所;邮路;邮运工具;邮政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