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9-07]
进入八月,四川多地连续飙至40℃的极端高温,平均降雨量减半,使得全省最大用电负荷冲破记录,供需陷入失衡。
[汽车制造业] [2022-09-07]
百年汽车行业一直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规模效应最大化之间寻找平衡点,实现效率提升。
[汽车制造业] [2022-09-05]
在长期持续营销投入、渠道升级、产品革新之下,借助新国标带来的管理规范契机,电动两轮车行业已实现快速的格局集中;通过品牌建设、产品优化和产业链价值分配重构,头部和新势力企业正逐步摆脱单一价格竞争,将引领行业变革、拓宽盈利空间。我们判断在 3 年维度,雅迪爱玛 Top2 份额将超过 70%,小牛、九号等新势力品牌共计占 15%左右细分市场;ASP 提升和盈利能力优化将是主线逻辑。推荐完整产品矩阵及盈利弹性强的电动两轮车龙头——雅迪控股、爱玛科技;高端及智能产品线见长的两轮造车新势力——小牛电动、九号公司。
[汽车制造业] [2022-09-05]
上海10 部门联合印发政策支持临港区氢能产业发展。8 月26 日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等10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指出:1)加大燃料电池车在特色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除支持临港新片区的燃料电池重卡、通勤客车、渣土车、市委环卫车应用外,引导上海新增或更新的通勤客车选用燃料电池车辆;2)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氢能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在自设立起5 年内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基础上,对氢能企业用于生产、研发和经营的银行贷款给予最高200 基点、金额2000 万以下的贴息支持。3)加强跨区域合作。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并与宁夏吴忠、西藏日喀则等风光资源丰富的城市合作,将先进制氢技术、装备、服务在西部推广,形成“西氢东用,东链西用”的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汽车制造业] [2022-09-04]
电动车:结构分化,BEV 销量同比增长,PHEV 下降。7 月欧洲九国电动车销量12.9 万辆,同比-5%,环比-30%。1-7 月累计销量105.0 万辆,同比+4%,电动化渗透率20%。其中7 月BEV 销量7.4 万辆,同比+15%,环比-35%。1-7 月销量61.9 万辆,同比+25%。7 月PHEV 销量5.5 万辆,同比-24%,环比-21%。1-7 月销量43.2 万辆,同比-17%。
[汽车制造业] [2022-09-04]
8 月29 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通过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2022 年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走势较强,1-7 月销量达到500 万台,同比增长70%。其中,7 月销量83 万台,同比增长73%。世界新能源汽车中的商用车不足4%,新能源乘用车为主体。2022 年1-7 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份额达到60.6%,其中7 月的中国占世界份额68%。
[汽车制造业] [2022-09-04]
汽车消费的总量周期判断:跟随经济周期进行上下波动。“人口规模+消费观念“底层决定了汽车消费到底有几次高潮。而高潮往往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下发生,背后也有人性突显(冲动消费)。汽车消费的结构周期判断:每10年一次的消费习惯变迁。1)2000-2010年:轿车普及(首次购车需求主导)。2)2011-2020年:SUV普及(增换购与首购共同)。3)2021-2030年:新一轮汽车普及(增购推动EV,首/换购推动混合动力)。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9-04]
本月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维持高景气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17.4%和119.1%,销量端渗透率在6 月小幅下滑之后重回24%以上,当月24.5%的渗透率也是仅次于4 月的历史第二高点。考虑到国常会确定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至明年年底,预计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仍将维持高景气度。
[汽车制造业] [2022-08-27]
小米智能驾驶技术首次亮相,第一期研发投入33 亿元,目标2024 年进 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阵营。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决胜的关键点,小 米汽车制定了全栈自研的技术战略,全资收购了深动科技,组建了超过 500 人的精英技术团队,涵盖了自动驾驶硬件、感知规控算法、高精地 图等领域的50 位顶级专家,此外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手机相机 部也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小米一直致力于对产业长期的规划和布局, 投资了大量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涉及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 件,投资总额近20 亿元。智慧芽数据显示,小米汽车自成立以来,申请 汽车专利125 项,其中约70 项与自动驾驶相关,涉及车辆目标检测、路 径规划等方面,完成30 项相关功能的开发,目标2024 年进入智能驾驶 行业第一阵营。
[汽车制造业] [2022-08-27]
行业景气度跟踪:7 月产批同比高增长,超出我们预期。乘联会口径: 7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15.8 万辆(同比+41.6%,环比-2.2%),批发 销量实现213.4 万辆(同比+40.8%,环比-2.5%)。 7 月复工复产持续, 叠加各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延续,车购税优惠政策举措逐步显现效果, 7 月行业产批环比实现高增长。交强险口径:7 月行业交强险口径销量 为172.0 万辆,同环比分别+10.2%/-7.8%。中汽协口径:7 月乘用车总 产销分别实现221/217.4 万辆,同比分别+42.6%/+40%,环比分别-1.3%/- 2.1%。出口方面:7 月中汽协口径乘用车出口24.2 万辆,创历史新高, 同环比分别为+73.1%/+22%。展望2022 年8 月:我们预计乘联会行业 整体产量和批发环比分别为205/212 万辆,同比分别+38.1%/+40.2%; 交强险销量172 万辆,同比+10.2%;出口量整体预计20 万辆;新能源 批发预计63 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