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3-03-15]
2 月乘用车终端市场表现相对平淡:据ThinkerCar,2 月前四周(1.30-2.26), 国内乘用车上险量累计为114.4 万辆,较1 月同期(1.1-1.29)小幅增长0.8%, 较22 年2 月同期(1.31-2.27)增长13.5%(22 年2 月包含春节假期)。本 月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分化,上险量分别环比-10%/+37%。我们认为 其主要原因在于,燃油车终端折扣收窄,促销活动较少,消费者对此观望情 绪加重。展望后市,我们认为3 月新能源车消费有望进一步环比回升,燃油 车短期或继续承压。
[汽车制造业] [2023-03-15]
电驱动系统是电动车的“心脏”,我们预计2025 年市场空间将超3000 亿,多电机化和轻混是预期差主要来源。技术方面,预计在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技术引领下,电驱动行业将掀起技术变革,呈现出新技术加速渗透、供应及材料端降本和集成化三大趋势,建议关注以上三大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
[汽车制造业] [2023-03-15]
受多方因素影响,众车企中短期业绩承压,行业竞争加剧。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和乘用车降价潮的双重影响,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2023 年前两月车市相对低迷。同时众车企在年初均给出较为乐观的增长预期,力图抓住2023 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窗口期,实现销量扩张与市占率提升,从而带来规模效应与口碑效应。中短期内价格战将变得不可避免。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14]
我们复盘了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扶持政策和国内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经验,并尝试对政策深化的可能路径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政策未来可以围绕制定目标、组织协调、引导投资、支持人才、攻关机制、国际合作、财税政策、专项补贴、鼓励国产等方面展开,从当下产业安全角度出发,建议重点关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尤其是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高端芯片等易“卡脖子”、后续有望获得政策推动的环节。
[汽车制造业] [2023-03-14]
终端折扣较大+2 月工作日较1 月增加+春节后车企产销恢复正常影响下2 月产批同环比均上升。乘联会口径:2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166.4 万辆(同比+11.2%,环比+23.6%),批发销量实现161.8万辆(同比+10.2%,环比+11.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1.7 万辆(同比+47.7%,环比+31.0%),批发销量实现49.6 万辆(同比+56.1%,环比+27.5%)。2 月受春节后厂商生产恢复及供应链短缺逐渐缓解影响,行业整体小幅补库。展望2023 年3 月:3 月工作日较2 月增加3 天有助产销安排+终端需求进一步恢复综合影响下我们预计3 月行业产量为233 万辆,同环比分别+27.8%/+40.0%;批发为227 万辆,同环比分别+24.9%/+40.0%。新能源批发预计62.4 万辆,同环比分别+37.1%/+25.8%。
[汽车制造业] [2023-03-14]
新能源汽车续航延长对轻量化有迫切需求,镁合金作为最理想的轻量化金属,当前已步入高性价比区间,且中短期内镁合金价格走高可能性小。目前动力总成壳体实现0-1 的产业化突破,镁合金压铸技术水平和应用重量更上一层楼,有望开启1-N 的放量模式。内外合力下,我们认为镁合金汽车部件或驶入快车道。中性假设下,预计2025 年国内镁合金汽车部件市场规模达20 万吨,2022-2025 年复合增速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023-03-13]
粗纱周期尾部去库存,电子纱价格反转初现。2014 年至今,粗纱价格经历了三轮周期,每轮周期持续时间为3 年左右。第三轮上升周期在2020 年四季度开始,2022 年三、四季度受行业产能快速释放及海外需求下滑影响,粗纱价格快速走低,目前粗纱周期已持续两年多。我们判断,粗纱周期已处于尾部,当前粗纱价格维持稳定,待库存去化后风电及汽车轻量化需求有望带动粗纱价格回升。电子纱下游主要为电子元件印刷线路板,与PCB 行业发展相关性较高。2022 年12 月,受产能释放完毕及下游需求改善影响,电子纱价格已出现回升态势。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13]
基于我们的研究框架与产业数据跟踪,当前以手机/PC 为代表的消费类需求仍显疲弱,工业需求整体疲软,服务器/汽车/光伏等细分需求增速相对下滑。半导体行业尤其是消费类仍面临较大去库压力,23H1 产品价格整体处于下行区间,部分产品价格跌幅收敛,建议持续关注需求和库存边际变化,并关注AIGC 和Chiplet 等技术趋势对于半导体行业带来的边际提升。
[综合] [2023-03-13]
1-2 月出口同比下跌6.8%,2022 年12 月同比下跌9.9%,2022 年11 月同比下跌8.9%,1-2 月出口跌幅较2022 年12 月份有所收窄,出口加速回落趋势有所缓解。1. 全球经济边际回暖,外部压力有所缓解。全球经济景气度连续2 个月回暖,与全球经济景气较为一致的韩国出口负增长速度放缓,外部环境压力有所缓解。2. 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增速大多下降。分国别看,1-2 月我国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增速大多下降,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速下跌幅度较新兴市场国家更高。2 月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 大多处于收缩区间,但部分有边际改善。3. 汽车相关产品出口增速首次下降。分产品看:手机、汽车零件、通用机械设备等出口增速有所提升,粮食、肥料等商品出口增速下跌。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出口增速面临边际放缓压力,但绝对增速仍高,仍将对出口形成一定支撑。4. 外需边际改善带动我国出口跌幅收窄。1-2 月份出口回落的速度较2022 年12月份有所收窄,一是外需边际改善带动我国出口下跌幅度收窄;二是2022 年底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导致部分产品生产以及出口可能出现延迟。
[汽车制造业] [2023-03-12]
2 月周订单跟踪:2 月第4 周(2.22-2.28)9 家车企新增订单7.0-8.0 万辆,新增订单较1 月W4 环比+526%至+531%,4 家车企新增订单的环比增速高于整体水平,较22 年12 月W4 -5%至0%,较22 年11 月W4 +8%至+13%,头部自主品牌、合资持续回升。2 月订单跟踪:2 月(2.1-2.28)9 家车企新增订单28-29 万辆,新增订单较1 月同期+119%至+124%,1 家车企新增订单的环比增速高于整体水平,较22年12 月同期-30%至-25%,较22 年11 月同期-13%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