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全球电动汽车行业领导者。特斯拉2003 年成立,历经十七年,遵循‚Master Plan‛三步走战略,由一家硅谷初创小公司华丽变身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领导者。1)技术: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领先传统车企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和基于视觉的低成本路线的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自动驾驶或将颠覆汽车行业盈利模式,智能汽车有望取代手机,成为单价最高生态最丰富的移动智能终端。2)品牌:品牌价值高,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和超强产品力都塑造了一个富有硅谷特色的‚锐意进取、改变世界‛的品牌形象,是其他任何品牌都不具备的。3)价格:特斯拉品牌溢价高,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相称。4)市场份额:连续两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第一。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节能减排政策倒逼燃油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成轻量化急先锋,推动汽车轻量化成为主流趋势。汽车产销量短期回落,刚性需求依旧存在,民众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汽车节能减排成为各国重点监控内容,我国采用“双积分”政策推动节能减排的实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电动车续航里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实现节能降耗,轻量化是汽车企业最易于采用并最为有效的首选方案。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本土化稳步推进,销量提升与成本下探双轮驱动。中国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仍旧拥有较高的品牌溢价,同时国内市场较低的成本以及较高的效率能够保障较高的利润率水平。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是其国产化的重要一步,在采购、人工、折旧、物流等方面均有望实现较大幅度的成本下探。通过针对采购成本的变动进行敏感性分析,假设:(1)进口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 的毛利率为20%,价格采用停售前的价格;(2)员工成本下降为原来的1/3;(3)折旧成本变动为原来的1/2;(4)物流成本变为原来的1/3。我们测算得到国产Model 3 的毛利率水平处于35%左右。若保持上海工厂25%的毛利率水平,则Model 3 售价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不包含补贴)。
[汽车制造业] [2020-02-12]
市场分化阶段,研究整车个股需要用“放大镜”。2019年上半年自主龙头吉利降速,下调全年销量目标10%,公司积极调整渠道健康,“精准”完成全年销量目标。本文通过细致梳理公司主要车型的发展规划和现状,还原了车市遇冷大背景下自主龙头的调整情况,我们认为2020年将迎来公司产品矩阵迭代大年,产品向上二次发力,展现出极强的战略定力。
[汽车制造业] [2020-02-11]
汽车行业为所有生产和销售各类汽车如乘用车、商用车及其零部件等汽车产品的企业总和。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力大,一直被当成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在国家实力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汽车工业是综合性工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 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 127.05 万辆和 125.62 万辆,同比增长60.01%和 61.67%。2019 年 1-10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8.3 万辆和 94.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11.7%和 10.1%。 在过去几年,四五六线城市基本上占了市场总量的大概 60%~65%,它们的第一发力阶段大概是从 2010~2015 年,他们的换车周期大概是 12 年左右,到第二轮次基本上要向后推迟到 2022~2023 年左右。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19年全国汽车产量约为 2500 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10%。在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2020 年产量将进一步下滑至 2265 万辆。到 2019 年,我国汽车销量将降至 2541 万辆,同比下降 9.5%。到 2020 年,我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至 2283万辆左右,同比下滑 10.15%。预计 2021 年后汽车销量在消费升级及换车需求的刺激下开始回升。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0-01-20]
联手宝骏汽车,华为Hi Car 平台首次落地,加速布局智能汽车。1 月13 日宝骏全新新能源E300 将正式亮相发布,搭载HUAWEI Hi Car 系统。宝骏E300 是以HUAWEIHi Car 系统为核心打造的智能驾驶舱,承载连接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 网络的功能。目前,国内汽车品牌结合本土互联网资源大举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成为主流趋势。新宝骏计划打造智能网联体验、智能驾驶体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升级体验以及全新用户服务体验。
[汽车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0-01-18]
汽车共享出行服务业态不断丰富,多业态并行发展:汽车共享出行可细分为网约车(快车、专车等)、共享汽车、线上租车、无人驾驶出行等类型。前三者服务已相对成熟,而无人驾驶出行成为近两年尝试落地的一种新业态,可以和前三种业态融合,也有概率颠覆前三者。
[汽车制造业] [2020-01-13]
自 6 月 26 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在 7~11 月已经出现同比“五连降”,同比降幅分别为 4.7%、15.8%、34.2%、45.6%、43.7%。1~1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09.3万辆和 104.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6%和 1.3%,增速比 1~10 月分别回落 8.1 个和 8.8 个百分点。
[汽车制造业] [2020-01-13]
11 月,汽车产销分别为 259.3 万辆和 245.7 万辆,产销量恢复到 250 万辆左右的较高水平。产销环比分别增长 13%和7.6%,产量同比增长 3.8%,销量同比下降 3.6%,降幅比 10 月继续收窄;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不容乐观,同比分别下降 36.9%和 43.7%,新能源汽车销量自 7 月以来,已经连续 5 个月同比下滑;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继续位于警戒线之上,为 62.5%,环比上升 0.1 个百分点,同比下降 12.6 个百分点。
[汽车制造业] [2020-01-11]
分析内容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易观分析师综合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