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0-02-22]
疫情对经济影响广泛,汽车行业亦不例外。目前疫情下,汽车行业供需两端收缩,即使部分企业陆续复工,但由于物流运输和人员流动受限及消费信心与购买力不足,短期来看汽车企业或将面临收入下降、成本及债务负担加重、现金流收缩等压力。我们沿用广发宏观报告《如何判别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中的评估方法,结合汽车公司的财务特点对量化指标进行调整,从而评估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汽车制造业] [2020-02-22]
201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持续鼓励,产品逐步完善,消费者认知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继续保持了高速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平均续航里程的提升,续航已经再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竞争力,排除价格因素外,更智能的科技体验与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成为消费者的关注重点。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稳定高速增长,而新能源乘用车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消费结构看,未来两年逐步释放的二三线市场需求与共享汽车需求将成为主要增长点;从市场竞争看,未来市场核心竞争力将由产品性能向个人用户与共享出行用户接口大数据转变。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成本高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燃料电池技术具备高效率、零排放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技术,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目前已经应用在汽车、叉车、分布式发电、便携式电源备用电源等领域。燃料电池车的成本高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汽车行业指数1 月小幅下跌,涨跌幅位于申万行业指数第7 名。12 月(2020.1.1-2020.2.5)全A 指数涨跌幅为-7.60%,汽车行业涨跌幅为-3.24%,领先大盘3.36pct,位于SW 一级行业中第7 位。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钴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ERG 于1 月末宣布赞比亚谦比希冶炼厂因矿山枯竭暂时关闭,短期恐难以复产,影响供给2000 余吨;且嘉能可维持全年2.9 万吨的产量指引,进一步确认减产。根据我们最新的测算,钴行业今年过剩6000 吨,较此前预期再次减少,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此外,下游库存较低,若疫情缓和,钴价可能会因补库而快速拉升。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过去的数十年间,全球多数家用硬件产品(灯具、手表、手机等)由内而外发生了广泛的变革,基于能源结构、成本、效率和环保的维度,汽车电气化大势所趋。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标杆企业迅速崛起,市值直逼全球第一丰田,各大传统车企地位撼动,纷纷规划自身新能源平台及产品建设。国家意志叠加企业行为,全球汽车产业掀电动化浪潮。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近五个交易日,汽车板块跌幅3.87%,上证综指跌幅3.38%,行业跑输大盘;中信30 个一级行业中,汽车板块涨跌幅位居第18 位。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全球电动汽车行业领导者。特斯拉2003 年成立,历经十七年,遵循‚Master Plan‛三步走战略,由一家硅谷初创小公司华丽变身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领导者。1)技术: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领先传统车企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和基于视觉的低成本路线的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自动驾驶或将颠覆汽车行业盈利模式,智能汽车有望取代手机,成为单价最高生态最丰富的移动智能终端。2)品牌:品牌价值高,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和超强产品力都塑造了一个富有硅谷特色的‚锐意进取、改变世界‛的品牌形象,是其他任何品牌都不具备的。3)价格:特斯拉品牌溢价高,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相称。4)市场份额:连续两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第一。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节能减排政策倒逼燃油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成轻量化急先锋,推动汽车轻量化成为主流趋势。汽车产销量短期回落,刚性需求依旧存在,民众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汽车节能减排成为各国重点监控内容,我国采用“双积分”政策推动节能减排的实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电动车续航里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实现节能降耗,轻量化是汽车企业最易于采用并最为有效的首选方案。
[汽车制造业] [2020-02-14]
本土化稳步推进,销量提升与成本下探双轮驱动。中国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仍旧拥有较高的品牌溢价,同时国内市场较低的成本以及较高的效率能够保障较高的利润率水平。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是其国产化的重要一步,在采购、人工、折旧、物流等方面均有望实现较大幅度的成本下探。通过针对采购成本的变动进行敏感性分析,假设:(1)进口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 的毛利率为20%,价格采用停售前的价格;(2)员工成本下降为原来的1/3;(3)折旧成本变动为原来的1/2;(4)物流成本变为原来的1/3。我们测算得到国产Model 3 的毛利率水平处于35%左右。若保持上海工厂25%的毛利率水平,则Model 3 售价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不包含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