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21.复合式汽车变速器最佳动力性匹配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5-01-15]
以复合式汽车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对该变速器的最佳动力性速比优化匹配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动力传动系统的数值模型,以驱动功率为动力性目标,建立了无极变速传动装置最佳动力性速比优化目标函数模型。基于simulation X软件,建立了装有复合式变速器的汽车仿真模型,按照最佳动力性的原则对CVT的速比进行了优化,并对比分析了速比优化前后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式汽车变速器最佳动力性速比优化匹配算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关键词:复合式变速器;最佳动力性;速比优化;建模仿真
-
14622.城市纯电动汽车发展模式论证方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5-01-05]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影响和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为蓄电池的储能量、经济成本以及公用基础配套设施。电动汽车常用充电模式的选择有3种,常规充电、更换电池和快速充电,其中快速充电目前仅一种应急措施,用于对前2种模式的补充。选择不同的充电模式,将对充电经济成本、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对电网产生不同的影响,故为确定各城市或地区适用的电动汽车发展运营模式,针对充电模式评价与选择,基于实践应用和理论优化两个层面对电动汽车的两种主流充电模式——插充模式和换电模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性、安全和电网影响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适应的指标评价方法,并用算例进行计算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合理有效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充电模式;指标评价;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
14623.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成本效益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5-01-05]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battery charging and swapping station,BCSS)是中国电动汽车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示范推广。BCSS的成本收益模型对BCSS商业化推广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探讨了电动汽车BCSS的组成结构和运营模式,选择以电池租赁运营模式的BCSS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其投资成本、运营和维护费用、人工薪酬等成本及充换电服务等收益,建立了基于净现值动态评价指标的电动汽车BCSS成本效益模型。最后以中国某大型电动汽车充换示范电站为实例,分析了该电站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收益模型,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了影响BCSS收益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充换电服务价格、电池租赁费用、购电价格等。该模型及分析结果为电动汽车BCSS商业化运行提供了成本收益评估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运营模式;成本效益模型;敏感性分析
-
14624.电动汽车和可控负荷参与配电系统阻塞管理的市场机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5-01-05]
研究了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和可控负荷进行协调调度,以避免负荷尖峰和配电系统阻塞。首先,根据负荷用电灵活性,选取温度控制型的居民用电负荷作为可控负荷,并考虑了具备电动汽车入网(V2G)功能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灵活性;根据可控负荷的热力学特性和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特性,分别建立这两类负荷的需求模型。之后,根据可控负荷代理和电动汽车代理的经济理性与需求侧负荷特性,代理商向配电系统调度机构上报下一交易日的初步负荷计划;配电系统调度机构对负荷计划进行校验,并采用最优潮流方法确定阻塞价格;各代理商则根据阻塞价格,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对可控负荷和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进行调整和协调。通过采用这样的机制,可控负荷和电动汽车负荷的用电计划会根据阻塞价格作出调整,从而减少阻塞时段的用电负荷,增加非阻塞时段的用电负荷,最终避免集中用电导致负荷尖峰和配电系统阻塞。对修改后的IEEE 33节点标准配电系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阻塞管理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或解决配电系统可能出现的阻塞问题。
关键词:电力市场;阻塞管理;配电系统;需求响应;电动汽车
-
1462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冷起动性能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12-26]
建立了一个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冷起动模型,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冷起动性能进行仿真,旨在通过对电堆中不同位置、不同数量的电池进行外部加热,使电堆充分利用自身的热量,以减小冷起动过程中所需的外部加热功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电堆中有更多的单电池在冷起动过程中恢复工作,冷起动的时间更短,从而明显有效地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冷起动性能。
关键词:汽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起动;外部加热功率;模型
-
14626.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混合动力汽车行驶工况预测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12-26]
针对目前混合动力汽车行驶环境适应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应于随机多变的交通状况和基于实时行驶工况预测的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采用一阶齐次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对主干道和快速路建立了行驶工况特征参数预测模型,并通过对预测准确度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滚动时间窗和预测视距的最佳值。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既定循环工况的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相比,基于工况预测的能量管理策略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为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实时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行驶工况;预测模型;马尔可夫链
-
14627.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12-26]
为降低轮毂电机转矩脉动对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提出了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策略。建立了电机的非线性模型,对电机进行了最优角度控制。针对电机转矩脉动问题,首先在直接转矩分配控制基础上,采用模糊算法对传统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整定,其次提出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与直接转矩分配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算法的引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而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不仅提高了系统抗干扰的能力,而且降低了电机的转矩脉动。
关键词:电动汽车;开关磁阻电机;最优角度控制;转矩分配;模糊PID;快速终端滑模
-
14628.轻型车非常规污染物影响因素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11-14]
联合使用MEX-7200和FTIR对轻型车进行了非常规污染物测试,研究了温度、行驶里程、驾驶循环等因素对HCHO,1,3-C4H6,C6H6和C7H8等非常规排放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常规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发动机起动后的前100s内,C7H8排放量最大,HCHO排放量最小;低温以及行驶里程增加均会造成非常规污染物的升高,其中-7℃条件下HCHO,1,3-C4H6,C6H6以及C7H8等排放量相比室温条件下增加了7.3~11.6倍;随里程增加,C7H8增幅最为明显,排放量最高达8mg/km,但C6H6与1,3-C4H6的排放量变化较为平缓,保持在2~4mg/km。
关键词:轻型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温度;行驶里程;测试循环
-
14629.汽车用罩光清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11-06]
现在市场上的汽车涂料,基本上是由聚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体系或双组分聚氨酯体系加有机颜料、助剂和溶剂组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此类涂料耐沾污性较差,灰尘黏附到漆膜表面后极难除去,留有残痕或棕黄色色斑,不符合汽车工业表面涂饰的要求。同时,目前汽车涂料普遍存在着入工加速老化试验时间低于2000h的问题,老化时间稍长,漆膜就会出现变色、粉化、失光等弊病.影响到车辆的外观及使用安全。 罩光清漆是汽车涂料的最后一道涂层,特别是金属闪光漆必须罩涂清漆。部分高级轿车也在实色漆上再罩涂一层清漆,使漆膜外观得到改善,如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所有轿车、通用汽车公司的部分轿车均罩涂清漆。罩涂清漆后,漆膜外观、耐久性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汽车;罩光清漆;制备;性能研究
-
14630.汽车水箱左右盖复杂抽芯注塑模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某名牌汽车水箱左右盖塑料件精度高、批量大、结构复杂,尤其是侧向凹凸结构多,设计了该塑料件的注塑模.注射模采用了热流道浇注系统,针阀式热射嘴,针阀由液压驱动.模具侧向抽芯机构非常复杂,分别采用了常规侧向抽芯、复合抽芯、延时抽芯和强制抽芯的抽芯结构.模具滑块数量多,抽芯方向多,抽芯动作复杂,是一副侧向抽芯机构注塑模具的经典实例.
关键词:水箱左右盖;侧向抽芯;复合抽芯;延时抽芯;强制抽芯;热流道浇注系统;car water tank left and right cover;side core pulling;compound core pulling;time-delay core pulling;forced core pulling;hot runner gat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