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7-25]
随着5G 通信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下游部分物联网应用得以率先落地,这又增加了对上游传感器、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终端等硬件的需求。因此,建议关注通信模组相关标的移远通信(603236,未评级)、广和通(300638,未评级),物联网终端相关标的移为通信(300590,未评级),还有物联网终端及应用相关标的高新兴(300098,未评级)。
[汽车制造业] [2021-07-25]
相比元Pro EV,元PLUS EV在外形和空间方面都进行了升级。外观方面, 元PLUS EV 的尺寸为4455*1875*1615mm,与元Pro EV 相比,长度增加80mm,宽度增加90mm,高度降低65mm, 整车外形更运动。空间方面, 相比元Pro EV( 轴距为2535mm),元PLUS EV 轴距为2720mm。动力方面,相比元Pro EV(电机峰值功率为100kW),元PLUS EV 搭载了峰值功率为150kW 的电机,动力性能有望显著提升。
[汽车制造业] [2021-07-25]
1、整车建议关注: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2、汽车电子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在产业加速中,实现国产替代和价量齐升,建议关注:伯特利(EPB+线控制动)、拓普集团,科博达(车身控制器)、星宇股份(智能车灯)、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系统)等。
[汽车制造业] [2021-07-21]
历史复盘:我们复盘了小排量、涡轮增压、SUV等车型的增长路径,对汽车消费增长的路径总结如下:(1)均呈现出J型增长,即渗透率越高反而增速可能越快,中国的面包车市场、涡轮增压市场即表现出这种特征;(2)一般在7-10年完成渗透;(3)一旦消费者共识形成,持续性和爆发性都将超市场预期。
[汽车制造业] [2021-07-21]
乘用车需求强劲,供给紧缺。受芯片紧缺影响,汽车业6-8月受影响程度最深,产量大幅下滑。中汽协认为芯片紧缺将于2021年底或22年初缓解。整车股中长期逻辑看自主品牌业绩发展情况,关注自主品牌战略转型和技术落地变现能力,推荐转型迅速的龙头自主车企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受益智能车单车价值量明显提升的配件企业福耀玻璃。同时建议密切关注造车新势力的动态。
[汽车制造业] [2021-07-21]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6 月乘用车销量156.9 万辆,同比增长-13.7%,1-6 月累计销量984.0 万辆,同比增长26.8%,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预计与芯片产能紧张有关,随着汽车芯片产能提升及国产芯片供应商的替代,预计三季度芯片紧缺有所缓解,建议关注一线自主乘用车企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制造业] [2021-07-21]
2021 年 6 月汽车行业受芯片短缺影响,产销同比下降,产量降幅连续高于销量, 且商用车降幅大于乘用车。在政策支持以及供给驱动下,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逐渐成熟,多元化新能源车产 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保持超预期的高增长,全年产销量大 概率会再超 250 万辆左右的市场预期,或可达 270 万辆以上。乘用车产销同比降幅明显,SUV 表现好于其他车型。商用车中货车产销同比下降,客车产销同比大幅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1-07-17]
乘联会发布数据:6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153.1 万辆,同比-10.2%,环比-4.9%,较19 年6 月同比-9%;零售销量157.5 万辆,同比-5.1%,环比-3.1%,较19年6 月同比-1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7-17]
投资建议:6 月新能源车产销量超预期增长,我们上调全年新能源车产销量预期至270-300 万辆左右,建议积极关注: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天奈科技、当升科技、先导智能、三花智控。
[汽车制造业] [2021-07-16]
乘联会数据显示6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3.36万辆,环比5 月增长18%,同比增长171%;分品牌看,比亚迪销量回暖
带动A 级电动车在市场份额的提升,此外“刹车门”事件影响逐步削弱特斯拉Model3 环比大涨134%重回2w+大关,与此同时长城广汽等传统车企则表现优异,此外造车新势力表现则一般,蔚来小鹏销量均不及预期,不过合众汽车凭借哪吒EV 销量同比大增500%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有望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