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8-12]
通信板块仍将是结构性行情,行业投资机遇从设备商产业链向新一代ICT 产业转移。围绕5G、云计算、物联网三条主线,我们看好各细分领域低估值和高成长ICT 龙头公司的投资机遇。
[汽车制造业] [2021-08-12]
7 月29 日,地平线举办高性能大算力整车智能计算平台暨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征程5 高算力计算芯片。征程5 算力高达128TOPS,功耗仅为30W,同时配套了AI 开发工具平台艾迪和天工开物工具链,助力芯片量产落地。征程5首发即获得上汽、长城、江铃和理想等主机厂的合作意向,后续有望成为自主品牌自动驾驶方案的核心合作伙伴。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的快速推广,代表着国内智能汽车供应链产品、技术实力与海外龙头公司差距缩小,未来有望引领全球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方向,迎来量价齐升的历史性机会。重点推荐智能汽车产业链头部公司,如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中科创达、华域汽车、伯特利、保隆科技和舜宇光学科技(H)等。
[汽车制造业] [2021-08-12]
我们认为芯片压制即将反转,乘用车全年批售将超预期(10%+以上),而规模放量将对冲大宗的影响(类似16-17 年),乘用车盈利有望超市场预期。我们预计Q3 销售有望进一步催化板块向上,三季度盛夏似火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11]
我们长期坚定看好新能源如光伏及风电行业发展;但由于风光发电特性原因,储能、电网改造及完善电价机制同样非常重要,这也是保障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的基础;本次的新型储能意见、共享储能模式及分时电价政策,理顺了国家电网的作用,也推动工商业领域储能的应用。
[汽车制造业] [2021-08-09]
2021 年7 月(截止至2021 年7 月28 日收盘),沪深 300 涨跌幅-9.05%,汽车行业涨跌幅-2.23%,中信一级 29 行业排名第13 位。细分行业中专用汽车(3.95 %)排行最前,摩托车及其他(-10.88 %)排行最后。
[汽车制造业] [2021-08-09]
国内终端重塑。2020 年以来终端已从之前政策驱动的 B端主导,转向市场驱动的C 端主导,增速与空间全面打开。需求结构按车级呈现“沙漏”形态:A00 级电动车凭借极致性价比实现对同等级燃油车和代步车的全面替换;B+级高端电动车凭借智能化的科技体验收获市场认可。
[汽车制造业] [2021-08-09]
业绩回顾:2021Q2 特斯拉实现营收119.6 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98.6%/15.4%,高于市场预期113 亿美元;净利润(GAAP 准则下)为11.42 亿美元,同比+998%,首超10 亿美元且连续8 个季度实现盈利(2019Q3 盈利1.43 亿美元、2020Q1 盈利4.38 亿美元);EPS 为1.02 美元,去年同期0.10 美元;调整后EBITDA 为24.87 亿美元,同比+106%。2021Q2 产量20.6 万辆,同比+151%,交付量20.1 万台,同比+121%。
[汽车制造业] [2021-08-08]
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售渗透率超过12%,超出市场预期。随着新能源车型日益增加,我们认为市场呈现出显著的“供给创造需求”特点。车型方面,若扣除A00 级车型销量贡献,我们观察到主流车型渗透率提升约3 个百分点,显示终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我们将2021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自192 万辆上调28.1%至246 万辆,并预计插混车型下半年将起势,同时新势力企业将随芯片供应边际改善实现销量快速增长。面对近期市场波动,对比其它行业,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已经完成了政策规范期,成为市场上稀有的高增长高确定性资产,因此我们预计资金将持续流向这类头部资产。我们重申新能源汽车行业“优于大市”评级。基于目前市场估值水平,以及未来3-6 个月的新能源汽车环比交付增速预期,我们偏好比亚迪和理想汽车,其中比亚迪为我们的行业首选。我们对于覆盖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偏好次序为:比亚迪>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
[汽车制造业] [2021-08-08]
智能电动汽车横跨汽车、电子、计算机、IoT 等多领域,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以蔚来为代表的头部新势力品牌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精选赛道实现突围。且伴随电动智能化发展,传统汽车产业链关系重塑,部分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有望依托中国市场通过全球化配套顺势崛起为全球细分行业龙头。
[汽车制造业] [2021-08-08]
特斯拉国产车型经过数次降价,使得本土供应商成本优势尽显。我们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相关公司将持续受益。我们重点推荐:1. 精达股份:特斯拉电机国产化加速扁线电机产业趋势,公司先发优势明显,扁线扩产放量在即;2. 均胜电子:安全业务整合进入尾声、高毛利率订单逐步放量,业绩迎来拐点。同时加速布局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座舱业务,打开估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