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8-29]
复盘中国、欧洲渗透率,类似当年的智能手机和suv,均符合“S“型发展曲线,但EV渗透率加速时间更早,约10%增速。中国EV渗透率的提升前期依靠政策驱动,如今进入车型驱动。20年前政策驱动下,渗透率从0%提升至19年的4.7%,20年开始进入新车型驱动(特斯拉、小
鹏P7、五菱宏光、比亚迪汉等),在补贴退坡下渗透率逆势提升至14.8%。而欧洲渗透率从19年的2%提升至21H1的15%以上。但同期美国
渗透率仍在5%以下徘徊。
[汽车制造业] [2021-08-26]
近期全球及国内疫情波动导致制造业产业链恢复延迟,汽车芯片供应改善预计将有所延后,但我们认为不会缺席。因此,在未来芯片供应边际改善预期以及政府支持汽车消费的背景下,汽车产销有望逐步复苏,预计四季度有望实现较为明显的改善
[汽车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8-22]
全球ICT行业巨头,业务遍布全球。苹果公司(NASDAQ:APLE)1976年成立于美国硅谷,1980年12月登录纳斯达克,是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及消费电子公司,截至2020年,苹果公司拥有13.7万名全职员工,在25个国家拥有510家零售店。截至2021年1月,全球活跃的苹果产品约有16.5亿件。
[汽车制造业] [2021-08-22]
以清洁能源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先下一城,但外资跨国车企们在反扑,未来3~5 年自主品牌需要抓住超越外资品牌的宝贵窗口期,迅速扩大规模,放大优势。目前阶段造车新势力面临从1 到N 的阶段,将处于持续的高投入阶段,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阶段我们更看好转型迅速且兼具规模效应及造血能力的龙头自主品牌,强烈推荐长城汽车(2333.HK),推荐吉利汽车(0175.HK),同时建议密切关注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动态。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8-22]
中信证券研究部前瞻研究团队持续跟踪全球科技前沿。“全球科技产业”周报重点关注中美科技互联网巨头变化,以及全球科技产业前沿动态。我们重点关注的科网巨头公司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特斯拉、奈飞、英伟达、华为、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小米、三星等。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22]
借鉴德国制造业90 年代后期保持基本稳定的经验和要素,我国未来制造业占比保持稳定基本可以实现。我国优势在于:(1)基础设施建设世界领先,(2)政府有能力为企业创新提供足够支持,(3)目前的出口优势产业也基本形成,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中,工业企业家数较多、同时大中企业利润总额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相对来说更容易具备全球竞争力。与德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我国生产流程更偏向“模块化”,高素质工人需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得以实现;(2)目前来看,我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仍是大势所趋,稳定的金融环境和通胀率需要更多的政策和监管手段配合。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8-20]
本报告期计算机行情稍有回升,计算机行业上涨1.23%,沪深300 指数上涨2.80%,计算机行业指数跑输1.57pct,位于申万一级28 个行业中的第23 位。
[汽车制造业] [2021-08-18]
供给形成阶段扰动,车市需求比较强劲,以新能源、自主品牌更优。建议关 注二l自主及新能源产品力较强的企业和造车新势力:推荐长城汽车、长 安汽车、吉利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主;2)推荐汽车零部件龙头,包括 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等;I)4-))产销与新能源汽车上行周期形成共振的零部件 供应商,推荐拓普集团、旭升股份;4)短期受缺芯影响,经销商折扣收 窄、利润增厚,推荐经销商龙头中升控股、永达汽车。
[汽车制造业] [2021-08-18]
我们看好国内车载操作系统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智能座舱渗透率明显提升,一些车企也正在积极推动L3以上级自动驾驶落地,无论是座舱操作系统还是智能驾驶系统开发均面临着较好的市场机会。强烈推荐中科创达,建议关注德赛西威。其中,中科创达是国内操作系统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智能手机、智能网联汽车、IoT等多个赛道的操作系统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积累。公司在座舱领域有着丰富的操作系统开发和优化经验,在中间件和UI等领域也有着独到的能力,在车厂和芯片两端都有着广泛的客户积累,而且还是华为鸿蒙生态的重要伙伴,目前正在加大在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研发方面的投入。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车机之外,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和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在有序进行,作为合作伙伴,中科创达同样面临市场机会。
[汽车制造业] [2021-08-18]
8 月汽车产销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据中汽协8 月11 日发布的数据,2021年7 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86.3 万辆和186.4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1%和7.5%,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1.9%,降幅较6 月分别收窄1.0 和0.5 个百分点。相比于2019 年7 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2%和2.7%。2021 年1-7 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44.0 万辆和1475.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2%和19.3%,增幅相较1-6 月分别回落7.0 和6.3 个百分点。与2019 年1-7 月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和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