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2-01-08]
汽车四化带动汽车板空间扩大:汽车PCB有望实现超越行业平均增速增长,我们预计新能源汽车板2020-2025年市场空间CAGR为51%。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22-01-03]
高端装备行业细分领域较多、个股总数约占全市场股票总数1/10,宏观层面,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前置,机械设备需求旺盛。政策层面,专精特新倍受政策鼓励。综上,我们看好国产替代、双碳经济、专精特新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成长股投资机会。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21-12-20]
世界能源理事会预计,到2050 年氢能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量中的占比将达到25%。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预测,2030年/2050 年/2060 年中国氢能需求量分别为3715 万吨/9690 万吨/1.3 亿吨。
[汽车制造业] [2021-12-19]
2021 年11 月11 日-12 月9 日,沪深300 上涨5.34%,SW 汽车板块上涨3.03%,跑输大盘2.31 个百分点。截至2021 年12 月9 日收盘,SW 汽车行业TTM 市盈率为33 倍,相对于沪深300 的估值溢价率降至159.55%,其中,乘用车板块为40 倍,零部件板块为29 倍。11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5 万辆,同比高增121.1%,环比增长17.3%,再创单月历史新高。上游产业链方面,11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0.83GWH,同比增长96.20%,环比增长35.06%,累计装车量128.28GWH,同比增长153.08%,结构上,11 月LFP 占比55.58%,相比上月提升0.88pct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12-13]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对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增长,进而将导致全球温升和其他自然灾害。201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1.5℃升温特别报告》指出,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到2030年,全球人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必须比2010年的水平减少约45%,到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即碳中和。
[汽车制造业] [2021-12-08]
根据各国政府官网,欧洲八国新能源乘用车21 年10 月合计销量15.4万辆,同比增长21.8%,环比下降18.9%。其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分别为9.0 万辆和6.4 万辆。欧洲八国2021 年10 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24.7%,同比增长10.6pct,环比增长0.4pct。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 [2021-12-08]
电解铜箔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其中锂电铜箔在锂电池电芯材料中的成本占比达到5%-8%,是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12-08]
近年来,家电行业优势企业纷纷通过扩充新业务、布局新赛道,寻找企业第二成长曲线。而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因与空调相关产业技术路径相似,且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家电企业实现横向拓展、产业延伸的优质赛道。
[汽车制造业] [2021-12-06]
随着越来越多政府制定逐步淘汰燃油车的时间表,以实现交通碳中和,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将加快。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渗透率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年初至今增长幅度最大的中国。美国由于缺乏政策支持而落后,但由于拜登政府非常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们预计其势头将加速。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12-06]
方形电池具有成组效率很高,能量密度高等特点,预计未来仍然是行业主流。4680电池采用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同时可以适配CTC,减少结构件用量,可大幅降低电池成本,预计占比将提升。电化学变化不大,主要是机械件变成对称性的圆形类结构,产品量产的难点集中在机械件的热扩散、防短路和可靠性的开发中。与方壳相比,从单侧出极耳变成双侧出极耳后,对模具和定位等设备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机械件公司以立式冲压为主,生产精度更高但是生产节拍较慢,每分钟产出60件左右。易拉罐生产技术是立式拉伸冲压,与圆柱电池对称性、标准化、低成本的产品需求同源,每分钟产出1200件,高效生产是卧式冲压切入新能源赛道的关键契机,预计21-25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