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91.电絮凝法处理铬黑T染料废水的研究
[纺织业] [2013-12-15]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铬黑T染料废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顺序:电解时间>电极板间距>电解电压>初始pH>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处理铬黑T染料废水的最佳条件:铬黑T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电解时间为30 min、电解电压为20V、初始pH为5~7、电极板间距为2.5 cm,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4.52%.
关键词:电絮凝法;铬黑T染料废水;脱色;影响因素;electro coagulation method;Eriochrome Black T dye wastewater;decoloriz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
9492.商陆色素提取及其对真丝织物媒染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3-12-15]
以70%的乙醇为溶剂从商陆果实中提取色素,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媒染剂,采用不同的媒染方式,将从商陆提取液中得到的色素粉末配制成染液,对真丝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不同条件下染色真丝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较佳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浸提45 min.所用媒染剂种类和媒染方式不同,染色织物的颜色强度和色相都不同.与直接染色织物相比,媒染可提高染色织物的耐皂洗牢度.
关键词:商陆;色素;提取;真丝;媒染
-
9493.纳米TiO2溶胶掺杂改性及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纺织业] [2013-12-15]
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通过控制反应物钛酸四丁酯与水的比例,制备了纳米TiO2溶胶,并用掺杂金属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结果表明:当Fe3+掺杂量为1%,Cu2+掺杂量为2%时,掺杂纳米TiO2溶胶对紫外-可见光吸收效果及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活性有较明显提高.将其用于棉织物整理,可提高织物对可挥发有机化合物(VOC)的降解率及抗紫外线效果,且对织物断裂强无较大影响.
关键词:整理;改性;溶胶;二氧化钛;棉织物
-
9494.棉织物低温前处理技术
[纺织业] [2013-12-15]
采用复合酶冷堆+低温氧漂工艺对棉织物进行低温前处理,探讨了复合酶001、活化剂DZ-1和双氧水用量对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大车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复合酶冷堆+低温氧漂工艺可使传统双氧水漂白的温度从98~100℃降低到80 ℃漂白;与传统前处理工艺相比,低温前处理半成品染色牢度与之相当.
关键词:前处理;低温;过氧化氢;活化剂;酶;棉织物
-
9495.微波技术在纺织品免烫整理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3-12-15]
阐述了微波技术在纺织品2D树脂整理、无甲醛整理和多功能整理中的应用.微波辐射加热与传统焙烘工艺相比,能够明显提高免烫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降低纺织品的强力损失和甲醛含量.
关键词:耐久压烫整理;微波技术;树脂;多元羧酸
-
9496.苯甲醇对腈纶黄连素染色的影响
[纺织业] [2013-12-15]
采用天然染料黄连素对腈纶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苯甲醇用量和染色温度对黄连素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加入苯甲醇后,黄连素对腈纶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及在腈纶纤维上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黄连素需在95℃以上的高温条件下才对腈纶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加入10 mL/L苯甲醇后,染色可在85℃下进行.随着苯甲醇用量的增加或染色温度的升高,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的染色速率逐渐增加,t1/2逐渐缩短.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关键词:黄连素;腈纶;低温染色;苯甲醇;吸附
-
9497.棉纤维伴生物和棉纺织品的酶精练(待续)
[纺织业] [2013-12-15]
棉纤维的伴生物有果胶质、蜡质、含氮物质、灰分等,它们的存在会影响棉纺织品印染成品的质量,必须在染整加工前处理过程中加以去除,酶精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前处理过程.介绍了棉纺织品酶精练剂的主要组分——角质酶和果胶酶,并举例说明了角质酶和果胶酶在棉精练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棉纤维伴生物;角质酶;果胶酶;精练;应用;cotton fibers accompaniments;cutinase;pectinase;scouring;application
-
9498.不饱和十八烷基甜菜碱的合成与性能
[纺织业] [2013-12-15]
以不饱和叔胺、氯乙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了不饱和十八烷基甜菜碱,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其Krafft点、润湿性、乳化性和表面张力,并与饱和十八烷基甜菜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饱和十八烷基甜菜碱的各项性能均优于饱和十八烷基甜菜碱.
关键词:不饱和十八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润湿性;乳化性
-
9499.季铵化聚醚嵌段聚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纺织业] [2013-12-15]
利用环氧基聚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PESO)与四甲基乙二胺的开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化聚醚嵌段聚硅氧烷(QBPEAS),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扫描电镜(SEM)等对QBPEAS及其乳液在纤维表面的成膜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季铵化聚醚嵌段聚硅氧烷QBPEAS乳液的平均粒径为36.8 nm,Zeta电位为+42.5 mV,其在纤维表面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使纤维表面的条纹状沟壑消失,使棉纤维表面相对平整光滑.QBPEAS用于织物后整理,能明显降低织物的弯曲刚度,提高织物亲水性,对织物白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季铵化聚醚嵌段聚硅氧烷;有机硅季铵盐;柔软剂;织物;亲水性
-
9500.纺织品和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纺织业] [2013-12-1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纺织品及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中,应用新型样品预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前者包括固相萃取技术、液液微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和一步萃取快速筛选法等;后者则有串联质谱技术和表面解吸电喷雾或化学电离质谱法等.通过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仍是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测试;禁用偶氮染料;芳香胺;纺织品;皮革